步入中年,理想变成了不上班或者混日子,是否正确?

明天的戰鬥


我觉得

理想没有对错之分,在不违背法律道德伦理的前提上,只要你有理想,努力实现就对了。

虽然理想看起来有点消极,但我感觉这只是中年人的一个借口,只是表达自己对目前生活状态的不满,舒缓一下压力,并不会真的去混日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一句话暴露了中年人的生活现状,整日要为工作、生活劳碌奔波,不能随心所欲的生活,内心充满压力、心酸与无奈。

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负担重、压力大,我们不得不逼自己努力拼搏奋斗,一刻也不敢懈怠,只为了家人生活可以过得更好。

我们也有劳累心烦的时候,有时甚至有些撑不下去,这时心里难免在想,什么时候可以不被生活所累,结束现在的生活状态?什么时候可以不上班,什么时候可以轻轻松松地混日子?

以此来激励自己奋发向前,能早日过上我们内心向往的日子,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

再者,人到中年,工作事业家庭生活基本已经定型,大部分人只是勤勤恳恳的保持目前的生活状态,很难再有所突破。

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出成年人心中的不甘,表达对目前生活状态的不满,以此作为理想只是为了舒缓一下压力,并不是真的要去不上班混日子。

当然这也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期望自己可以过上那种可以不管不顾,随心所欲的生活。

总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追求只要不违背伦理道德法律,无论是什么样的理想,并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是自己希望的,努力实现就对了。


馨黎物语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最好。因为我在不同的企业工作多年,深知其中道理。我是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来到一个通讯公司做总体设计工作,专业知识由计算机→通讯专业,由软件设计到了总体应用设计,有些相似但大相径庭,由随心所欲到了似懂非懂。后来单位与另一国企合并,又去了一家通信公司基本上搞销售工作、管理工作、客户经理工作。十几年过去了,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转眼间人到中年、青年入职、一浪髙于一浪,技术也由过去的主力变成了预备队、后援会甚至顾而不问队。再过十年八年,以老卖老、话不入耳、見事乱评、领导反感、一脚踢开……

领导喜欢听话的、吃亏的、任怨的、被骗的……

久而久之留有的”革命干劲儿”也没有了,各种不顺心的烟越来越多了,不大的鞋子也多了,人心惶惶混日子,还不如离开企业,退了走了顺心。。转图





京都雅士


这只是人生的无奈,年青的时候没奋斗对,步入中年后又输不起了,不敢给后代增加负担,只能稳定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