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是你的人生》: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也是一种人际关系

我们现在谈教育孩子,大多是从父母角度,要求父母给与孩子平等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而作为成年的我们,在逐渐看清父母的不完美,意识到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对自我成长的牵绊后,又该如何与父母和解,与父母重建亲密的亲子关系?这是一个家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人生重要的命题。蔡康永老师在《因为这是你的人生》中,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是人际关系,需要用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态度去看待。

《因为这是你的人生》: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也是一种人际关系


01 你不是要别人懂,你是要别人宠

我们经常埋怨父母不了解我们,而不愿去跟父母多做沟通。而作为孩子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不了解父母?我们与父母生活的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观念不同、时代在变迁,生活方式在改变,我们本身都在发生着变化,又怎么能一味任性的让父母了解我们?只是我们想从父母那里索取的并不是“了解”,而是父母的“宠爱”。

你不是要别人懂,你是要别人宠。如果懂你,却不宠你,那个懂,对你来说也没意义。

作为父母,理应在孩子小时候对孩子赋予更多的爱,对孩子多加关注。但如若你的父母没有做到这一点,而你又慢慢长大了,又该如何修复自己的心灵,正确的去看待这件事?

收拾好你的情绪,不要再喋喋不休的对朋友倾诉你对于真实父母的失望。你可以试试在自己心里,幻想出一对理想的父母。把你对父母所有抱怨、所有愤怒,都向这对幻想的父母尽情倾诉。然后,因为这对父母是你所幻想出来的理想父母,他们会依照你所希望的方式,来回应你的抱怨与愤怒。

内心是我们应对外在世界的最重要的宝库,我们应当训练自己善用这个宝库,发挥各种力量。借由想象出来的光明的力量,支持我们渡过难关。一个人懂得动用想象力来解决心灵的困扰,他在物质方面自立自强的能力就一定会越高。

《因为这是你的人生》: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也是一种人际关系


02 如果被勒索,别马上投降,要讨价还价

父母作为强势的一方,仅仅利用他们父母的身份,就可以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有些甚至构成了“情感勒索”。而不少子女,由于内心对父母有亏欠感,无法像评估正常的人际关系那样去正确的看待与父母的关系,容易被“勒索”。有时候,我们确实应该理性看待,一味的躲在孝顺的背后,会使得双方越来越窒息。如同在一般的人际关系中,一旦你感觉到被勒索,那么谈判的机会就来了。你在对方心目中分量越重,那么谈判的筹码也就越重。

谈判,首先要分清楚自己心中各种愿望的轻重缓急。为了争取自己最优的目标,可以在次要目标上让步。父母要求的越多,越有谈判的空间。对于父母提出的各种要求,孩子可以依据能够接受的程度,排列出轻重缓急。

但是,“情感勒索”的字眼一旦动用了,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当成一个完全无辜的、无力可使,也无责任可担的受害者。这是一种偷懒,可惜偷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因为这是你的人生》: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也是一种人际关系

03 你的人生,为什么要拿来让大家都欢喜

这又是一个关于“讨好型”人格的人的评判。“讨好型”人格的人必定是最先从讨好父母开始的。很多性格温顺的小孩,由于受到传统”百姓孝为先“的观念,或者小时候受到父母关爱较少,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而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愿望隐藏,千方百计的去顺从父母,满足父母的愿望。

有些不成熟的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生命的延长,把自己的愿望和儿时未实现的梦想强加到孩子头上,这在幼小孩子成长中,会发生思维的混乱,分不清自己的愿望和父母的愿望。有个钢琴家弹了半辈子钢琴,有一天终于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并不是钢琴,从此与钢琴诀别。

一生很短,能完成的事情有限。如果爸妈的愿望与自己的愿望不可能统统实现时,就需要分出轻重缓急,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上满足父母的愿望,这也是为了能在大事上希望父母能尊重我们自己的选择。如果真的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所做的决定,就要让父母知道你的这份心意。可以很认真的,也可以很幽默的让父母知道我们这样做的目的。

有的孩子在感觉遭受到了父母的“情感绑架”,按照父母的意愿在处理自己的生活,终于有一天,产生了叛逆,对父母抱怨不已。其实也是没有必要的,大多数父母是体谅孩子的,如果我们能与他们沟通,父母也是懂得孩子没有办法完成所有的愿望,不至于影响彼此的感情。反而是,如果孩子幸苦了一辈子却不快乐,最后一股脑把人生方向的耽误都怪在父母头上,这种处境的爸妈才是含冤莫白的吧。

与父母和解,与自己和解。不委屈自己,不迁就父母,大方的相处,大方的付出。平等的沟通,尊重父母,尊重彼此。

《因为这是你的人生》: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也是一种人际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