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爾德童話》:心碎,何嘗不是成長?

王爾德說,心是用來碎的。

心碎了,就不會愛了吧?

不,這也許會是“鳳凰涅槃”的重生呢。

讓我們跟隨王爾德的腳步,在童話的世界中漫步,慢慢感受這種心碎中的成長。

《王爾德童話》:心碎,何嘗不是成長?

王爾德

01 走進王爾德

奧斯卡·王爾德,46歲光年如文學歷史上的曇花一現,但這位才氣橫溢、卻自認生不逢時的奇男子,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

家境優渥的他,年輕時特立獨行,標新立異,妙語連珠,一身天鵝絨的華麗禮服,手拿一朵向日葵花式的百合花,便是他的唯美主義宣言。

或許世俗的愛情,在王爾德眼中是單調、乏味的,或許在這位天才作家的眼中道德已不再是束縛,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的出現,是誘惑王爾德陷入深淵、走向“同性戀”的推手,他將王爾德拉入他與自己那位暴虐的父親間的戰爭,最終使得王爾德以“同性戀”的罪名鋃鐺入獄。

當王爾德回顧自己入獄的緣由,檢點走過的人生時,曾寫道:“當我入獄時,我只有一顆像頑石一樣的心,我只得追求享樂。現在我的心完全碎了,現在是同情充滿了我的心胸,現在,我知道同情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最美麗的東西。”

破碎的心,雖然得以昇華,但時光躲不開疾病的摧殘,出獄三年後,王爾德死於巴黎的一家小旅館,跌宕起伏的一生落下帷幕。

他唯美派的風格早已在監獄中葬送,而他入獄前留給世人的童話故事,卻完美得融合了唯美主義色彩與他對世間百態入木三分的洞察力,無論是快樂王子悲天憫人的大愛,還是啼血的夜鶯對愛情的執念,或是年輕的國王捨棄繁華後對樸素的堅守,都如同冬日的暖陽,讓內心充滿力量。

就像王爾德所說,“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落入陰溝,心碎是難免的,是痛苦的,但心碎也可以是重生。生活並非一帆風順,甚至風雨交加,電閃雷鳴,你可願意做那個仰望星空的人?在人生的至暗時刻,重新認識自己。

《王爾德童話》:心碎,何嘗不是成長?

王爾德

02 愛自己,是我們的宣言

“愛自己是畢生浪漫的開始”,王爾德如是說。

怎樣才是愛自己呢?

像快樂王子的前生,在無憂宮中享樂、歡娛,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快樂至死?像年輕的國王,以對美的奇特熱情到處搜刮稀有珍貴之物?還是像自私的巨人,嚇跑玩耍的孩子,建高牆圍住自己的花園,獨享花園的美麗?

像他們這樣,追求心的感官體驗的狂喜生活,滿足自己對物質極度奢靡的需求,這樣是愛自己嗎?

不,不是的。只有我們細細品味,才發現其中的空虛,才發現唯美何嘗不是建立在痛苦、寂寞之上。

當快樂王子站在高處看到世間所有的痛苦,並將鑲嵌全身的鑽石和金片送給受苦受難的人,他內心的富足讓快樂不再是低級的享樂;當年輕的國王,在夢境中看到自己的奢靡生活是用多少窮人的辛苦甚至生命換來的,他換上最儉樸的黃袍,連上帝都為他加冕;當巨人放下心中的芥蒂,真誠地與孩子們分享,遲遲不來的春天又重新為花園披上美麗的盛裝。

其實,愛自己就是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內心的美好遠勝於外在的唯美,但你以為只有追求內心的美好就夠了嗎?現實會再次很很踹你一腳。

王爾德童話告訴你,世間的人往往是隻看你的外表,走進你內心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時候你所走的路是充滿荊棘,甚至不為世人所接受的。

快樂王子的雕塑因缺少金片和鑽石的裹身,變得醜陋,被世人所嫌棄、拋棄;甚至連窮人都怨恨年輕的國王,麻木的人們竟然喊出“給苛刻的主人賣命是苦,但沒有主人讓你為他賣命更苦”的怨言。

現實生活中,又何嘗沒有這樣的人,“愛心大使”叢飛資助過上百名貧困兒童,那些被他資助的人卻在他生命垂危之際仍然苛刻地要錢。還有一年前喪心病狂的“保姆縱火案”,造成一位心善的母親及其3名子女的死亡,這怎能不是對善良最大的褻瀆。

王爾德童話的悲劇,在於他刻畫了世界的真實,哪有什麼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有的只不過是一顆堅強的心。

《王爾德童話》:心碎,何嘗不是成長?

03 愛他人,是我們的自由

現實是冰冷的,人們都在尋找愛的路途中互相取暖。

在格林童話中,我們看到王子和灰姑娘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我們以為這就是愛。

然而,在王爾德童話中,我們卻看到了求而不得的愛。《夜鶯與玫瑰》中那個迂腐的學生,以為在寒冷的冬季送給愛慕之人一朵紅玫瑰,就能得到愛;《西班牙公主》中的小侏儒,以為公主為他的表演而開心,並送給他美麗的花朵,便是愛了;《漁夫和他的靈魂》中的漁夫,沉迷於自己打撈上來的美人魚的歌聲中,併為跟隨她而剪掉靈魂,他認為這就是愛了。

這是愛嗎?如果是,愛怎麼讓人如此心痛、悲哀呀。

不,這絕不是愛的樣子。

我們不禁思考什麼才是愛?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告訴我們,“愛是為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

所以,真正的愛,應該像快樂王子與燕子之間的感情,燕子為快樂王子的付出而感動、做他傳遞愛心的信使,快樂王子也為陪伴他救助窮人、卻不忍離開葬身嚴寒的燕子而心碎。這樣的愛,是彼此之間價值觀的認同,是彼此之間靈魂的付出。

不僅愛情如此,友情也是如此。

如同伏爾泰所言,“友誼是靈魂的結合,這個結合是可以離異的,這是兩個敏感、正直的人之間心照不宣的契約。”

對於友情,我們首先要學會付出,不要像《了不起的火箭》那樣活得如此自我,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太高,將自己看做蒙塵的金子,卻不知道自己只是一顆石頭。自大的人,希望所有的人都捧著自己,註定孤獨,無人願意與之為伴。

當然,也不要成為“老好人”,只會付出,卻不知對方是否是值得的人。就像《忠實的朋友》裡面的小漢斯,有一個“情懷高尚”的磨坊主朋友,這位磨坊主總是打著“高尚無私”的旗號要求小漢斯為他送花、修房屋,卻從來不給貧窮飢餓的小漢斯任何東西作為回報,還美名其曰“人在遇上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讓他清淨,不應該去拜訪他;也不要請他來我們家,他看到我們溫暖的爐火、豐盛的晚餐會妒忌的,妒忌會破壞人的天性,我不想破壞漢斯的天性。”

可憐的小漢斯卻以這樣的朋友為自豪,也終究因為幫助這樣的朋友而淹死,而這位磨坊主朋友卻只是認為小漢斯的死,對他是一大損失而已。

這樣可笑至極的事,在現實中也常常發生,總有一些人的善良被別人當槍使。你無法左右別人的價值觀,就像你沒法勸醒那些真睡的人一樣。

當你認清自己的價值,堅定內心的選擇,就更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所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與真愛相伴,與靈魂同行。

作者簡介:墨竹,90後的愛書人,擁有37度的溫暖,在文字錯落間與世界交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