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好墓”(15)• 墓主的配偶 Ⅱ

一、犧牛祭帝嚳


“婦好墓”(15)• 墓主的配偶 Ⅱ

① 《祭禮》:“牛祭天帝,妃配享。”

② 《祭法》:“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


墓中出土的白石牛是殷後人獻給身為“帝王”的嚳的供犧,而墓主簡狄作為帝妃陪享。

白石牛下顎處所刻之銘文釋“司辛”,釋意為“獻牛以祠辛帝(妃陪享)”。

“司”應釋為“祠”、“伺”、“飼”,即侍奉、供奉之意;

“辛”指“高辛”帝,它是王嚳死後之廟號。夏殷之禮,君天下,生稱王,死稱帝(廟主),而天亦帝也,故《祭禮》曰“牛祭天帝”。

“辛”為十天干之一,父系時代,女性生不為王,死亦不稱帝,故女性不會有“天干”的廟號,古史也沒有任何一位女性,擁有以“天干”為代稱的廟號,所以石牛上的“辛”並不是指墓主。

《說文解字》:“辛,秋時萬物成而熟;金剛,味辛。從一、䇂。辛承庚。”

五行:庚辛為西方,為秋,為金,為辛味。

辛,言從“辛”從“自”(鼻子),而“自”古時為“鼻”,有“起始”之意,故“辛”也指“鼻祖”。 《祭法》“殷人禘嚳……”中的“禘”,即表示“祭祀鼻祖”。

綜上,墓中出土的白石牛,是殷後裔為了祭拜他們的鼻祖“高辛”帝(嚳)所獻的犧牲,銘文也明確表達此意。牛是“天帝”的供犧,殷人尚白,故以白牛祭之,嚳廟號“高辛”,故牛上刻有“辛”銘。

石牛所擺放的位置也具有特殊的含義,它對殷後人來說就像墓碑。白牛在“簡狄”墓之上,頭部指向南方,其等級、位置及所代表之寓意,與墓主不可同日而語。換言之,它不是墓主受用之物,白牛在此是“導向”而已。

殷人特意在墓中安置這樣一頭白石牛,目的主要是為了“禘”嚳“揚”始母,既表明殷人之源又有光宗耀祖之意。


二、帝嚳的圖騰標誌


“婦好墓”(15)• 墓主的配偶 Ⅱ

五號墓出土一個銅箕,箕柄上鑄有銘文和圖飾。

對於圖(三)這樣的紋飾,宋代《宣和博古圖》採用“饕餮紋”的叫法,至今依然在沿用。也有學者認為它是一種圖案化的獸面,故亦稱“獸面紋”。

這樣來理解是錯誤的。其實,它代表的是人物,古代通常會用特殊的圖騰形象,來作為人物的象徵或者標誌。這類圖騰標誌,雖然看起來相似,但是不同的人,其圖騰各有不同,以便區分。

圖(三)就是帝嚳的圖騰標誌。額頭正中,插有一紋飾,墓中出土的青銅器銘文跟它類似,學者把它釋為“帚”,如果它是掃帚,那把它插在臉上、頭上是何用意?道理講不通啊。

把它獨立出來,其實便是圖(四)的樣子,紅色部分代表帝嚳,綠色部分代表方國,嚳在四方之上,即表示帝嚳有方國。

帝嚳的標誌(1),是早期文字,在唐、虞、夏、殷、周早時期,它是帝嚳的帝標。嚳的形禽為鷹(魚鷹),所以圖(四)中的 ① 為羽冠或鷹翅;帝嚳木屬木行,所以又用 ②來表示;兩者組合演變就成了(1)的樣子,代表“帝”(嚳)。

箕為古代婦女所用之物,而五號墓出土的銅箕及其銘文、銘飾,表明該女子(墓主)嫁給的是有方國之人,併為他箕除和育子。


(備註:“婦好墓”內容太多,將分篇介紹,要完整了解,請參閱上下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