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這些好習慣要堅持

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這些好習慣要堅持

垃圾分類齊參與

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這些好習慣要堅持

垃圾入桶從娃娃抓起

近日,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社會交往中存在的公共衛生問題,為引導廣大群眾增強公共衛生意識,四川省啟動“倡導社交文明加強公共衛生”倡議行動,並向公眾發出倡議書,倡導從社交禮儀、行為規範、日常交往、衛生習慣等日常生活的10個方面,養成文明社交行為習慣。倡議行動效果如何?4月28日,記者針對倡議行動中“愛護環境擔責任,垃圾雜物別亂扔”和“良好習慣靠自律,隨地吐痰要摒棄”兩部分內容進行了探訪。

隨地吐痰行為漸少

當天,在廣安城區城南望江公園內,不少市民或在樹蔭下休息,或在散步。市民楊小芬輕咳一聲,便拿出紙巾,將痰吐在紙巾裡面,包好後扔進了垃圾桶。

“隨地吐痰是不文明的行為,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們更要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在楊小芬看來,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靠自律和持之以恆,不止是當下,在今後的生活中,也要注意個人衛生,愛護環境。

在建安中路,記者看見幾名環衛工人正在清掃路面。吳春梅負責建安中路思源超市至鄧小平圖書館之間的路段,今年是她工作的第14個年頭。

每天上班後,吳春梅都會依照慣例在自己負責路段進行路面清掃,垃圾桶則是她重點清理的地方。“垃圾桶的清理是每天工作的重要環節,一定要仔細清理,保持桶身乾淨,桶內垃圾不外溢。”吳春梅說。

對於市民衛生習慣的變化,吳春梅有著切身體會。“現在隨著大家素質的提高,隨地吐痰的現象少了許多,我們的工作量也輕了不少。”吳春梅告訴記者,以前隨地吐痰的現象比較常見,路面、人行道上都能看見,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清掃,對城市的環境也有影響。

“如今很多市民不會隨地吐痰了,不少市民會吐在紙巾裡面,再扔進垃圾桶裡。”吳春梅直言,雖然存在向垃圾桶直接吐痰的現象,但這種現象也在逐漸減少,市民的文明意識在不斷提高。她也向市民建議,痰用紙巾包起來再扔進垃圾桶比較好。

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在廣安城區公交站臺、火車站、生活小區等一些地方,都張貼著“良好習慣靠自律,隨地吐痰要摒棄”的公益標語。

“這些標語能讓我們在潛移默化中規範自己的行為,做一個文明的廣安人。”市民李雪說,公共衛生需要大家共同行動、共同維護。

垃圾雜物不亂扔

道路乾淨整潔、花壇鮮花怒放、湖面碧波盪漾……走進前鋒區城市中央公園,記者看到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公園內,一名環衛工人正在清掃落葉。

前鋒區城市中央公園作為勾畫“公園城市”的“點睛之筆”,包括城市綜合體、麒麟湖、打紙巖、涼水井四個片區,是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為了避免亂扔垃圾的現象發生,營造良好的衛生環境,環衛工人王顯超除了每天做好本職工作外,還會勸導市民不要亂扔垃圾。

“現在清掃的基本都是落葉,很少會看見其他的垃圾,市民們都會把垃圾扔進垃圾桶。”王顯超說。

記者發現,在前鋒城區,街上行人都會主動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街上的垃圾桶隨處可見,扔垃圾十分方便,只需要走幾步路就行了。”市民徐輝表示,亂扔垃圾實在沒有必要。

“垃圾一定要扔進垃圾桶裡,做一個有公德心的孩子。”在廣安城區城南市民廣場,記者看見一位媽媽讓孩子把剛吃完的零食袋子扔進了垃圾桶,並告訴孩子不要亂扔垃圾。

隨後,記者來到廣安城區城北五星街的一個居民住宅小區,草坪、步道乾淨無垃圾,垃圾桶周邊整潔衛生,樓道里也沒有堆放任何雜物。另外,每個單元樓前都設置了兩個垃圾桶,供居民投放垃圾,並有專人定時前來清運。

“以前有居民喜歡在樓道里堆放垃圾,味道十分難聞,現在,這樣的現象沒有了。”該小區居民郭興國說,如今的小區環境好了許多,居民逐漸有了愛護環境的意識,看見路上的垃圾也會撿起來扔進垃圾桶。

記者走訪發現,越來越多的市民重視公共衛生問題,都認為“愛護環境擔責任,垃圾雜物別亂扔”的文明社交行為很重要。

信息來源:廣安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