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建國史,百年血淚史

秦國,一個位於周朝西北的諸侯國。上溯秦人先祖,或說是秦君先祖,是輔助大禹治水的大費,後水患平定,大費留在舜帝身邊,為其馴養鳥獸。以其馴服有功,舜帝便賜姓為“嬴”。在歷史這個大舞臺上,正統者總要為自己營造一個華麗的登場,誰知道呢?就像秦人永遠不會喜歡別人提起他們有一個為周王室養馬的先人,而自詡秦人嬴姓沿襲助禹王治水的大費。


大秦建國史,百年血淚史


一開始,秦國只是一片小小的西陲封土,自秦襄公護周東遷後始封諸侯國。相比於中原各國,秦物力維艱,民眾教化鄙陋,於是東進爭霸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西邊卻是西戎夷族,在秦人眼裡,西方戎族就是中原各國眼中的他們,粗鄙不堪、不服教化。且收服異族,不會引起周王朝和其他諸侯國的不滿,雖不能說師出有名,但至少不會受阻。於是秦穆公滌盪西方戎族十二國,開闢國土千餘里,這才有了秦國國土的雛形和將來立業的根基。雄才大略的秦穆公也憑藉這來之不易的疆土和連年征戰的威名,躋身“春秋五霸”之一。


大秦建國史,百年血淚史


但最初的秦國人在中原各國眼裡不過還是隻上下蹦躂的猴兒,猴子可以持矛,可以執劍,也可以像人一樣拿起石子在地上畫出一個圈,以此作為自己的領地,並且在這個圈裡行使捍衛和征服的權利。但猴子終究還是猴子,他學不會作揖,學不會自以為聰明人的謀略和佈局。因此,各國欺負秦人就成了名正言順且毫無壓力和風險的事。再加上各國本就眼紅秦人從西邊得來的疆土。於是,領土劃分最為彆扭的魏國首先發難,接連不斷地進攻秦國,奪取河西之地。秦國國力孱弱,自是不好也沒有能力多說什麼,你進一步,我只能退一步。於是秦國退守洛水之西。


大秦建國史,百年血淚史


看似佔盡風頭的魏國卻在秦人心裡埋下了發憤圖強的種子。這種子裡更映射了對中原諸國的不甘和野心。從那之後,秦人不單隻想做一隻只有領地的猴子了,更想做一頭慢慢把自己餵飽然後將眼光瞄向別人,讓他們不寒而慄的狼。毫無疑問,秦孝公無比完美地演繹了這頭狼。商鞅變法,一改秦國落後面貌。讓秦國從其餘各國“夷狄遇之”的西陲蠻國搖身一變,成了“虎狼之師”。


大秦建國史,百年血淚史


當亂世中,有一批號稱縱橫家的人提倡“合縱連橫”的時候,或許秦以外的各個諸侯國他們自己都沒有發現,東方各國再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單獨與秦相抗衡了,秦一掃六合的王圖霸業似乎指日可待。


但六國掙扎之中似乎還在等待著,等著那個給他們最後一擊的人……於是,亂世之中,有王翦,有白起,有蒙氏父子,這些百死無生中拼命廝殺的將士,將秦國的熱血撒到了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秦國曆經商鞅變法,惠文王東出六國,白起穰侯將相合力,誅滅六國主力,兵鋒一指,便是半個天下。東方六國是每況愈下,將無將,兵無兵,而反觀秦國,名將輩出,代有明君。


大秦建國史,百年血淚史


他們恪守著商君之法,他們時刻不敢忘記祖輩的恥辱,於是,那個號稱“祖龍”的千古一帝終於出現了。秦國之強,六國經歷了兩百多年才明白,強國之不可阻擋,從東周開始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於是,六國開始承受著他們當初親手製定的一切規則。世上沒有什麼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強弱在須臾之間轉變,生死存亡也在須臾之間發生,強者生,弱者死。於是,秦國撕扯著東方六國,這一路上都是鮮血與屍首……秦國,這個當時當世第一帝國,有著睥睨一切的實力,摧枯拉朽的解決了六國軍隊。可是在秦國人勵精圖治的過程中,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商君為了變法留下的鮮血,不應該忘記秦孝公頒佈的求賢詔令和他為大秦帝國的締造所留下的血淚,不應該忘記世世代代的老秦人那一句“糾糾老秦,共赴國難”的許諾。這一切的功成,無疑,沒有他們的付出,是無法想象的,始皇帝不過僅僅是完成了最後的收尾工作罷了,當然,他確實完成的十分突出,七國演義,被這個千古一帝完美的收官。也許,有人會說一切都是歷史的車輪去推動的,即使沒有秦國,也會有一個諸侯國去完成統一戰國的任務,但在我看來,秦國的運氣並不是天給的,是血和淚堆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