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10)

含哺而熙;鼓腹而遊

“含哺而熙,鼓腹而遊”中的“哺”,意為口中所含的食物;“熙”即遊戲的意思。“鼓腹”即鼓起肚子,形容吃得飽飽的。這一成語的意思是口含食物,拍打著肚皮四處遊逛。形容閒暇無事,自得其樂,亦形容太平時代無憂無慮的生活。

典故出自《莊子·馬蹄》:“夫馬,陸居則食草飲水,喜則交頸相靡(通作‘摩’,觸摩),怒則分背(背對著背)相踶(dì,踢的意思)。馬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車轅前面的橫木)扼(亦作‘軛’。叉馬頸的條木),齊之以月題(即馬額上狀如月形的佩飾),而馬知介(獨)倪(睨,側目怒視之意)、 (屈曲)扼(即軛。 指曲頸不伸,抗拒木軛)、鷙曼(指馬兒暴戾不馴)、詭銜(意思是詭譎地想吐出口裡的橛銜)、竊轡(意思是偷偷地想脫出馬籠頭)。故馬之知而態(能的意思)至盜(與人抗敵的意思)者,伯樂之罪也。夫赫胥氏(傳說中的古代帝王)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鼓腹而遊,民能以此矣。及至聖人,屈折(矯造的意思)禮樂以匡(端正,改變)天下之形,縣(同‘懸’)跂(通作‘企’,企望。‘縣跂’意思是空懸而不可企及)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爭歸於利,不可止也。此亦聖人之過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馬,起初生活在陸地上,吃草飲水,高興時和夥伴頸交頸地相互摩擦,生氣時背對背相互踢撞,馬的智巧就只是這樣了。等到後來把車衡和頸軛加在它身上、把配著月牙形佩飾的轡頭戴在它頭上的時候,馬就會側目怒視,僵著脖子抗拒軛木,暴戾不馴,或詭譎地吐出嘴裡的勒口,或偷偷地脫掉頭上的馬轡。所以,馬的智巧竟能做出與人對抗的動作,這完全是伯樂的罪過。上古時的赫胥氏時代,黎民百姓安居卻不知道做些什麼,走動也不知道去哪裡,口裡含著食物嬉戲,鼓著吃飽的肚子游玩,人們所能做的就只是這樣了。等到聖人出現,矯造禮樂來匡正天下百姓的行為,標榜不可企及的仁義來慰藉天下百姓的心,於是人們便開始千方百計地去尋求智巧,爭先恐後地去競逐私利而不能終止。這也是聖人的罪過啊!

文中的“伯樂”,原指在天上管馬的神仙,後來人們用它來指代那些擅長辨認良馬和治馬的人。在我國曆史上,第一個被尊為“伯樂”的是春秋時期的孫陽。據說,孫陽是個相馬的能手,善於發現千里馬,他曾在秦國國君秦穆公手下謀事,因為他善於相馬且精有馬,被封為“伯樂將軍”。他曾經借說相馬之道,向秦穆公舉薦賢者九方皋,並且指出查人觀事應該“將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即觀察其內在的精粹而忽略其表象,洞察其實質而忘記其外表),由於相馬與舉賢有很多共通之處,後來人們便將“伯樂”一詞的含義延伸,用來稱呼那些善於發現人才的人。唐代大文豪韓愈曾寫有《馬說》,他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強調世上的人才常有,而能發現人才的人卻不常有,因此像伯樂那樣的人就十分可貴。

伯樂相馬比喻善於發現和選拔人才。而莊子卻認為,伯樂相馬且治馬,是對馬的最大傷害,因為他制約了馬的天性,以此提醒人們不要一味地站在伯樂的立場上觀馬,也要站在馬的立場上看伯樂。在莊子看來,伯樂治馬無非是通過扭曲馬的本性,讓馬符合人為制定的所謂“良馬”標準,名為“治”馬,實為害馬。治人、治世不能這樣,不能為了實現某種目標而犧牲人的天性、本真。莊子的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在宣揚道家思想。作為道家的創始人之一,莊子主張不受任何約束的“絕對自由”的思想境界。

例句:“當此之時,萬民猖狂,不知東西,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淮南子·俶真訓》)

(1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