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談:美國校園規劃 「陸」

三日談:美國校園規劃 「陸」

大家好,這裡是三日談。

大學圖書館是高等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他以靜態存儲知識信息,並提供閱讀空間作為主要建築功能,具有知識殿堂的代表作用。但隨著知識的獲取由紙質分類檢索變為線上搜索後,幾乎大部分文獻信息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各種信息終端獲得,同時碎片化學習對於圖書館這種行政機構也帶來了管理衝擊,所以美國高校在可持續規劃理念的推動下,不斷思考、改革圖書館的發展可能性。

三日談:美國校園規劃 「陸」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是一所位於美國紐約州,類似於公私合營的研究型大學,另有兩所分校位於紐約市和卡塔爾教育城,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 康奈爾大學的校訓非常有意思:來自於其中一位創辦者埃茲拉·康奈爾的一句話:我將創辦一所任何人在此都能獲得所有學科教育的學府【I would found an institution where 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依據這句樸實無華的校訓,康奈爾大學在美國曆史上是第一所向本科生開放,允許他們借閱大學圖書館資料的學府,同時,康奈爾大學還免費面向普通公眾開放其圖書館資源。

三日談:美國校園規劃 「陸」

康奈爾大學有20多所圖書館,改造的何梅藝術圖書館【Mui Ho Fine Arts Library】,位於紐約州的以薩卡。該項目是在原有蘭德樓的基礎上改建而成,原有的蘭德樓位於康奈爾校區的北面出入口處,這棟有著108歲高齡的工業建築,歷經了18個月的改造工程。何梅女士作為學院62級的校友,同時也是加州大學退休的一名教育者和建築師,在2013年為這所藝術圖書館捐贈了6百萬美元的贊助資金,為紀念何梅女士這一善舉,該圖書館被命名為何梅藝術圖書館。

何梅藝術圖書館共可容納約10萬冊的總藏書量。四層的圖書館配有相應的電梯、樓梯和碎石人行道,用於通勤所需。同時,建築師在立面上設計了充足的玻璃開窗,旨在為內部的用戶提供通透的視線空間,使其足以享受外部的自然風光;而外部的行人,則可以透過玻璃,對內部的空間佈局一目瞭然。同時新建了一個帶有底板的多功能屋頂,以給學生和教職工提供一個臨時實驗結構展示平臺。

這次改造後,校方和學生都非常滿意,因為他以混合業態的模式,將學術、學習活動與原來圖書館的信息存貯功能融合在了一起。康奈爾建築、藝術和規劃學院【AAP】的院長J. Meejin Yoon這樣評價了本次改造:“我認為這個項目最精彩的地方,在於其同時容納了圖書館和教學設施這兩大需求,從而為新知識的產生和建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樣一來,不論是學術研究還是藝術品製造,都可以在這個空間裡毫無阻礙地完成”。

三日談:美國校園規劃 「陸」

如果仔細探究圖書館設立的初衷,其實圖書館存在的真正價值在於,促進學術交流和加速信息獲取,那他的改造方向就應該加強如何更有效的促進學術交流等一系列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中來。從資源保管者變為促進資源流動的中心。而康奈爾大學何梅藝術圖書館,將其由傳統的大而全傳統圖書館模式,改造為進入相對垂直細分的學術領域,將學術交流活動整合成為模塊化空間,插入何梅藝術圖書館,形成了康奈爾大學的“靈感孵化場“。

同時,這也給如何說服捐助者資助學校舊項目改造,提供了一個新思路,長久以來投資機構和捐助者,都希望新建項目以展現自己對學校發展的貢獻,而何梅藝術圖書館融合了捐助者何梅女士的學術、職業背景,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造項目,賦予老舊建築項目以新的時代意義,可以說是未來解決學校舊建築項目,改造資金來源的一個新思路。

下一期,我們將從歷史進程和建築的形式基礎變遷,來審視一下美國著名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百年校園規劃歷程。

謝謝大家,關注三日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