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談: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規劃史「壹」

三日談: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規劃史「壹」

大家好,這裡是三日談。

1749年,美國著名科學家和政治家、《獨立宣言》起草人之一,本傑明·富蘭克林在費城成立高等教育和慈善學院,原因是他認為美國應以世俗,而非宗教為中心設置高等教育課程,新設學院要用現代語言提供課程,並結合自然科學的最新進展,為新興產業,提供技能培訓,以服務於當下的需求。

三日談: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規劃史「壹」

本傑明·富蘭克林

賓夕法尼亞大學建校時深受當時蘇格蘭教育改革的影響,這在當時的北美洲是絕無僅有的。學校的第一任院長,富蘭克林的朋友威廉·史密斯先生就是一位蘇格蘭啟蒙運動的支持者和追隨者,將科學學科引入當時一例創舉。可以說賓夕法尼亞大學開創了現代美國教育,不僅首先設立了科學課程,同時還是第一個開設歷史、數學、農學、英語和現代語言等課程的美國大學。這也和富蘭克林自身的博學多才和信奉實用主義的價值觀相吻合。也正是基於此辦學目標,他主張校園應建設在城市,而非與城市生活相對隔離的郊區,位於第四街建於1740年的懷特菲爾德教堂,成為當時的第一階段校舍。

1779年,學校被費城革命委員會更名為賓夕法尼亞州大學;

1791年,名稱進一步縮短為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也擴展到北至市場街,南到慄樹街的第九街和第十街之間;

1842年,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樓和教學樓建成;

1871年,校方通過談判獲得位於斯庫基爾河【Schuylkill River】西岸,政府原來用於希望用作扶貧和公立醫院建設的一些物業,學院樓【College Hall】成為第三校園的第一棟建築。然後是洛幹樓【Logan Hall】和賓夕法尼亞新醫院。

三日談: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規劃史「壹」

在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窘迫的成本控制,使得設計師們不得不放棄當時流行的傑佛遜式校園建築風格,新建築的選址通常只需依據秩序和使用的需求,而非前期的整體規劃。

在1871年—1880年的斯蒂萊【Stille】教務長時期,主要是以綠色的蛇紋石、以及維多利亞時代的哥特式風格為主,校園建築主要出自設計師托馬斯·理查德斯【Thomas Richards】,以對稱和獨立的建築風格為主,新建築相互分離,各自面向不同的街道,更像巨大的雕塑平行佈局與綠色草地上,相互之間只在材料、細節上有些許關係。

在1881年—1895年期間,徘普爾【Pepper】教務長時代,校園轉向採用紅磚和表現主義形式展現內部功能,他們依然相互獨立放置在綠色的草坪之上,延續了典型的維多利亞美國式校園風格。

整個十九世紀,賓夕法尼亞大學在費城地區獲得了穩定而持續的發展,並逐步奠定了當代校園的基本格局。

三日談: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規劃史「壹」

賓夕法尼亞大學在整個十九世紀發展,還有一個美國社會發展背景值得注意,就是專利申請的保護制度,1787年,美國各州專利權的授予幾乎達到峰值,發明人之間也開始出現衝突,包括州與州之間。於是,費城制憲會議上,頒發專利的權力被賦予給了國會。1790年,當時的美國總統華盛頓簽署了首部專利法,要求申請人申請時須“三同時”,也就是同時交齊,專利說明書、圖示和模型。法案還設立了由國務卿、國防部長和司法部長三人組成的“實用技術促進委員會”,負責審查和授權。這種嚴格的專利保護制度,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美國社會能夠不斷創新,新生事物層出不窮。

而以科學技術傳播、創新作為己任的新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正是這一時期美國創新制度在教育領域的縮影,說明大學的發展要融入社會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來,才能獲得不斷擴大發展的機遇。下一篇我們將進入20世紀的賓夕法尼亞大學。

謝謝大家,關注三日談。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於《美國大學校園的可持續規劃與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