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鉴宝真迹被否定,收藏者亮明身份,父亲的杰作假不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现如今复古风又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在以前很少看到在街上穿汉服的小姐姐、小哥哥,也很少会在街上或者网上看到以传统复古元素为主的店铺。现在有一个词很流行——“文创”。这个词就是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加入创新的色彩,当然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够脱离文化。不然就没有了意义和灵魂的存在了。

除了已经融入现代生活特色的一些复古物件外,从以前流传下来的珍贵文物更有收藏和品鉴的价值。

节目鉴宝真迹被否定,收藏者亮明身份,父亲的杰作假不得

每当隔着屏幕或者到博物馆去见一见这些“穿越时空”的文物时,仿佛当时的古人就站在你的面前。让人想要去了解这一些文物是怎样被制作出来的,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做这样一个东西?做这件东西的人会是谁?最后又是怎么流落到此地的?这些问题都太让人好奇了。

而且文物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每一个时代的人是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制造符合自己心意的东西,所以我们通过这些文物可以和古人“对话”。这“对话”的意思就是能够通过文物来了解古人当时的生活和文化。

节目鉴宝真迹被否定,收藏者亮明身份,父亲的杰作假不得

现如今很多栏目组纷纷讨论成立鉴宝节目,一来是可以用视频传播的方式来宣传民间的一些文物,让大众通过专家的解读和介绍来了解文化;二来是可以帮助民间收藏者鉴定收藏品的真假,衡量宝物的真正价值,避免民间收藏者上当吃亏。在一档节目中,一位大龄女士来到了节目现场,她带来了一件宝物,说是吴焕章的真迹,想要让专家进行鉴定。

大龄女士参加吴焕章画作参加节目

节目鉴宝真迹被否定,收藏者亮明身份,父亲的杰作假不得

这位大龄女士的来头可不小。她自身也是绘画界的一位有名人士。虽然比起徐悲鸿、张大千等画坛巨匠,可能这位女士的名气要小得很多,但是在绘画界还是有她的一席之地的。她的师从齐白石的弟子,按辈分来算,那也是齐白石门下的子弟,可以说是师出高徒了。现如今这位女士在国外的两所大学任教,传授学生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术,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老师。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当她在节目上亮明自己身份的时候,现场的观众、主持人和专家都大为惊叹。

现在我们先来看下她带来的这件宝贝。

专家鉴定之后认为宝物是假的

节目鉴宝真迹被否定,收藏者亮明身份,父亲的杰作假不得

这位女士走上台,按照规矩她将自己带来的宝物交给专家进行鉴定。这位女士的藏品是出自吴焕章先生之手的一幅画作。在节目上,女士说出了自己此次上节目的目的:她是想和观众一起欣赏这幅作品,特并不在意这件宝物的实际价值,因为在她眼里,这件宝物就是无价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交换和衡量。

节目舞台上,这位女士信心满满,鉴定的专家也十分负责。他们考量了很久,最终下了一个结论——这件宝物是赝品。

节目鉴宝真迹被否定,收藏者亮明身份,父亲的杰作假不得

专家给出了理由:这幅画的绘画风格和吴焕章先生的没有什么差别,如果光从内容上来看,确实是吴焕章的真迹。可是之后专家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就是在这幅画上有一个特别的题字。这题字的笔迹并不是吴焕章的。所以,专家通过这一细节推断这有可能是一个赝品。

可是一听到这一结论的女士一下子脸色就暗了下来。她认为专家实属误判,而且也不尊重自己。

女士不满专家鉴定结果,亮明身份

节目鉴宝真迹被否定,收藏者亮明身份,父亲的杰作假不得

这位女士不满专家的鉴定结果。为了让专家相信自己的言论和收藏品,这位女士向专家亮出了自己的身份。专家听了之后大为感叹。原来这位女士正是这幅画的作者吴焕章的女儿。接着这位吴女士还说出了在这幅画上面的题字的那个人正是吴焕章老先生的友人潘洁兹。

这样一来真相也就表明了。这幅画确实就是吴焕章老先生的真迹。只不过这一出现在画作上的题字让专家失去了准确的判断能力。所以,才会做出所谓的误判。

节目鉴宝真迹被否定,收藏者亮明身份,父亲的杰作假不得

节目组的专家误判这副画作也是情有可原,毕竟这题字成了这幅画的一大干扰项,所以也就很难做出正确的评判。但其实历史上别人代为题字的现象还是有的,乾隆皇帝不久喜欢在前人的作品上题字、盖印章,一个原本好好的作品,竟成了“狗皮膏药”。乾隆皇帝的那份热情着实太可爱了。

这一场误会最终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场,吴焕章的女儿也表明愿意将这件藏品上交国家,好让它可以得到更多的保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