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格妮效应:为什么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

蔡格妮效应:为什么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当我们尝试完成某项任务,但被中途打断之后,我们的心里就会特别难受,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想去完成任务的冲突,直到欲望被满足,否则便会一直耿耿于怀,无法忘记。

但另一方面,一旦我们完成了任务,那种想要完成任务的欲望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释怀,然后把任务抛到脑后。

比如有个音乐家喜欢睡懒觉,他的妻子为了催他起床,故意用钢琴弹了一首曲子的一部分,但这是不完整的曲子,这位音乐家在床上辗转反侧,最后终于从床上爬起来,把剩下的曲子弹完。

又比如你在跟一个朋友聊八卦,聊的很开心,突然被一个电话打断,当你接完电话之后,紧接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朋友把刚才那个没有聊完的八卦继续说完。

很多人说初恋很珍贵,总是对初恋恋恋不忘,有一部分原因是,初恋大多是年龄小、学生时代,那个时候很大可能是没有发展到那一步,没有进行更亲密的身体接触,所以总感觉两个人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做。

蔡格妮效应:为什么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


为什么得不到的总是让我们恋恋不忘

其实早在1920年,心理学家布尔玛·蔡格妮就发现了这个现象。

他在一家餐厅用餐时发现,餐厅里的服务员只有在上菜的时候才能想起来客人们复杂的菜单,如果客人的菜齐了,服务员一般就再也想不起来客人点了什么。

蔡格妮为了证实心中的猜想,展开了一系列的实验和研究。

他随机抽取一部分人,分成甲乙两组,让这些人做相同的数学题目。期间,让甲组顺利完成题目的演算,而乙组则让他们中途停止,不能顺利完成题目。然后询问甲乙两组演算的题目内容,结果显示,乙组的记忆明显优于甲组。

这项实验说明:人天生就有一种做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当任务完成时,热门的“满足欲”得到了满足,就把已经完成的任务抛之脑后了,而对没有完成任务的人,满足欲无法得到满足,便耿耿于怀,无法忘记。

这就是著名的蔡戈尼效应。总结一下就是:人们对那些未完成的事情比已经完成的事情拥有更深刻的记忆。蔡格妮效应:为什么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


蔡戈尼效应,可能会让你忽视眼前人

虽然人天生有做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可以让我们快速完成任务,从中获得收益。但这个驱动力有时候也会让我们盲目追求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已经得到的那份幸福。

我们都知道徐志摩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可就是这样一位甘愿为爱献身的翩翩君子,却对结发妻子鄙视而冷漠。

奉父母之命娶了张幼仪的徐志摩,对她百般挑剔。早在定亲前,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她照片时,就用嫌弃的口吻说了一句:“乡下土包子。”,而实际见过她的人都评论说“线条甚美,雅爱淡妆,沉默寡言,秀外慧中”。

1920年,张幼仪坐船抵达伦敦。两人在沙士顿住下后,不久张幼仪就怀孕了。

而此时的徐志摩已经疯狂地爱上林徽因,根本无暇顾及张幼仪,一听便说:“赶快打掉”。

那年头打胎是危险的,张幼仪说:“可是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

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接着又补了一句:“这种事在西方是家常便饭。”

类似的这种现象还有很多,有句流行的话,“老婆还是别人家的好”,无不映射了蔡戈尼效应,可如果这个人真的成为了你的老婆,情况就大不同了。

蔡格妮效应:为什么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


如何摆脱蔡戈尼效应,珍惜当下拥有的

第一,用理性战胜感性的冲动

很多时候未完成的事情,在心里留下的是一阵冲动,想去完成它。但当我们回归理性,去思考这件事值不值得做、应不应该做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有比冲动更重要的东西。

多问自己:

这件事还有做的必要吗?

如果去做这件事,会对现在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去做这件事,会伤害到我已经得到的嘛?

蔡格妮效应:为什么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


第二,用其他替代方案

比如跟朋友聊八卦,然后朋友突然有事情离开了,你没办法再继续下去,但又不能喊朋友回来,你的替代方案可以是跟其他朋友聊八卦,换个对象。

不要执着于具体的形式,主要是将内心完成事情的驱动力释放出来就好。

又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性意识,这个时候不一定要通过发生关系来释放这部分冲动,可以通过踢足球、打篮球等其他方式释放这部分能量。

蔡格妮效应:为什么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


第三,不断通过小事磨练自己的意志力

比如追一个70集的电视剧,追到40集的时候,发现剧情越来越拖沓,很不想看了,但又觉得“既然开始了,那追完吧”,这个时候可以告诉自己,果断放弃这部电视剧,这样就不用浪费看接下来30集电视剧的时间。

不断地训练自己,告诉自己做什么事情才是有价值的,什么事情坚持下去是浪费时间、没有意义的,你会越来越能够控制自己。

蔡格妮效应:为什么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