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把錢弄丟了”孩子的話真真假假分不清?這樣處置才妥當

文/糯豆包(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孩子撒謊,對大多數父母而言都是如臨大敵的一件事,為了糾正孩子不當的行為,很多家長會當機立斷機敏地“戳破”謊言。但殊不知,這樣處置並不高明,反而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媽媽,我把錢弄丟了”孩子的話真真假假分不清?這樣處置才妥當

“媽媽,我把錢弄丟了”孩子的話真真假假分不清?這樣處置才妥當

反面案例:

8歲的小喬終於有了人生第一筆零花錢,她興高采烈拿著零花錢去買了想吃的糖果。回家後,小喬撒謊了:“媽媽,我把錢弄丟了。”

憑著家長敏銳的直覺,小喬媽媽認定女兒說謊了,她用成年人的精明與嚴密邏輯,一一戳破了女兒的謊言,最終得出結論:“你怎麼這麼小就成了謊話精?以後長大怎麼得了!”

聽完媽媽對自己的評價,小喬傷心極了,原本開朗的少女,一度變得鬱鬱寡歡。

“媽媽,我把錢弄丟了”孩子的話真真假假分不清?這樣處置才妥當

正面案例:

同樣8歲的敏敏拿著購買練習冊的錢去買了心儀已久的髮夾,回家後跟媽媽說了同樣的話:“媽媽,我把錢弄丟了。”

敏敏媽媽自然看見了女兒頭上的新發夾,但是她不露聲色,蹲下身子放柔語調對敏敏說:“錢是丟了還是你買東西了?不管你幹什麼用了,媽媽都不會責罵你,因為你敢於說出真相就是一個誠實的孩子。但如果你不敢於面對自己的錯誤,用謊言來掩蓋,那麼媽媽真的會很失望。

媽媽的一番話,打消了敏敏心中的顧慮,她坦誠的所作所為,也獲得了媽媽的原諒。

孩子的謊言是家長心目中的洪水猛獸,人人都恨不得“除之而後快”,一些家長甚至將揭穿孩子謊言當作教育路上的成就感。

“媽媽,我把錢弄丟了”孩子的話真真假假分不清?這樣處置才妥當

據統計,兒童說謊是有多樣性的原因,67%由於畏懼和怕嘲笑引起,10%與兒童想象、誇張有關,只有20%的孩子是故意說謊。

面對孩子真真假假的說辭,家長不能一概而論就下“撒謊”的定論,然後劈頭蓋臉的嚴厲教育。

​孩子說謊,父母高明的處置方法,應該按照下面的

1、觀察形勢:

家長不要下結論孩子就撒謊了,首先應該客觀瞭解事情經過,保證事實的準確度,不要因為個人的主觀判斷而誤會了孩子,破壞了親子關係。

“媽媽,我把錢弄丟了”孩子的話真真假假分不清?這樣處置才妥當

2、 接納情緒

如果已經確定了孩子是撒謊,家長也不要第一時間就急於否定和質疑,否則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一口咬定“謊言”不鬆口,這樣的處理結果是毫無意義的。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要接納孩子的情緒,通過真誠、關注的注視,或者是一些肢體語言來緩解孩子緊張、忐忑的心情,讓孩子真正感受到來自於家長的關心。

“媽媽,我把錢弄丟了”孩子的話真真假假分不清?這樣處置才妥當

3、 闡述事實

當孩子情緒趨於平和後,那麼家長就可以正面闡述事實,讓孩子學習直面事情本身,通過平易近人的溝通方式,鼓勵孩子說出事情的真相。在這個過程中是並不是急於指出孩子的錯誤,一味的批評只會讓孩子產生膽怯心理。

“媽媽,我把錢弄丟了”孩子的話真真假假分不清?這樣處置才妥當

4、

親自示範

孩子撒謊有其自己的道理和理由,大多數情況孩子會因為逃避指責而說謊。那麼家長就應該做出一個示範,告訴孩子不小心闖禍,如不小心打碎了花瓶這種事,其實爸爸媽媽也會犯,不用害怕就不承認,事實上,做一個敢於尊重事實、承認錯誤的孩子更棒。

“媽媽,我把錢弄丟了”孩子的話真真假假分不清?這樣處置才妥當

在兒童心理學的理解範疇中,孩子撒謊屬於比較高級的認知活動。

家長要想糾正孩子撒謊的“壞習慣”,那麼粗暴的批評顯然是行不通,必須要具有同理心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取得孩子的認同感,幫助他們正面面對事實真相。

今日話題:您家的孩子有過撒謊經歷嗎?面對孩子的謊言,您又是如何解決呢?歡迎留言交流您的經驗。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糯豆包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