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如此討厭「誰弱誰有理」?

為什麼我們如此討厭「誰弱誰有理」?

“你弱,不是我的錯!“


01

誰弱誰還有理?


一起小得不能再小的普通交通事故,引起了全國網友的關注。6月17日,杭州臨安,一名大媽不走斑馬線,不看信號燈,直接橫穿馬路,導致一輛轎車閃避不及,撞上路邊隔離護欄。


對此,杭州交警首次裁定行人負主要責任,轎車司機負次要責任。被撞護欄損失都由行人賠償,車損由行人和車主按7∶3比例賠償。


面對這個裁定結果,很多網友感到大快人心,甚至表示司機有點冤,行人應負全責,賠償全部損失。


為什麼我們如此討厭「誰弱誰有理」?


很難得,“誰弱誰有理”這條“神仙法則”失效了。畢竟在中國這個“人情至上”的國家,處處講究人情,時常會忽略規則。


港真的,我們有時候真的很容易被“誰弱誰有理”綁架。尤其是在職場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弱勢”同事踢過來的皮球。


“這個我不會做,你幫忙弄下吧。”


“不會做,難道就不能學嗎?我天生就會的呀?憑什麼,我要幫你做?”即便是心裡忍不住吐槽,還是會把工作接過來。


次數多了,看到這個同事就躲,眼不見心不煩。


為什麼我們如此討厭「誰弱誰有理」?


同情弱者,固然是一種美德。但是,作為弱者要知道:同情情分,不同情你是本分。不用整天端著“誰弱誰有理”的姿勢來頤指氣使。


02

弱不是一種特權


對於弱勢群體我們會報以關愛之情,譬如給公交車、地鐵上的老人、小孩、孕婦等讓座等行為。

這種由於客觀因素造成的弱,是沒有任何殺傷性的,我們願意讓出“坐著”的特權。


但是,弱者和弱勢群體並不是一個概念。弱者把相對之下的某種弱勢當做一種“特權”,堂而皇之的提出時,不好意思,我們真的關愛不起來。


為什麼我們如此討厭「誰弱誰有理」?


這種丟掉尊嚴而享有到的特權,讓我覺得有失尊嚴。他們讓原本屬於這個群體該有的氣質和尊嚴蕩然無存,甚至有種“我弱我自豪”的意思,完全將弱者的尊嚴掃地,這真的讓我覺得很卑劣。


木心先生說過:“懦弱會變成卑劣。懦弱,如果獨處,就沒有什麼。如果與外界接觸,乃至劇烈周旋,就卑劣起來,因為懦弱多半是無能,懦弱使不出別的手段,就只有一種:卑劣。


而,妙了,懦弱自稱溫柔敦厚,懦弱者彼此以溫柔敦厚相許相推舉,結果,又歸於那個性質,卑劣。”


關於弱者,用這句話解釋很到位。


03

沒有人天生就是強者


生活不易,沒有人天生就是強者!那些看起來“無所不能”的人,都是一步一步由弱變強的。


為什麼我們如此討厭「誰弱誰有理」?


演技封神的張曼玉,作為港姐進入影視圈,拍的都是花瓶類角色,長得漂亮有知名度但是沒有演技,那時香港影評界對她的評價是:除了美麗之外,實在沒有什麼值得一提。


直到遇上王家衛,她的境遇發生了改變。出演《旺角卡門》中劉德華女友,也就是從這部電影開始,張曼玉開竅了。


此後,《花樣年華》《青蛇》《阮玲玉》等作品,讓張曼玉的演技爐火純青,開始走上“封神”之路。


張曼玉,從花瓶走向“曼神”,靠的不是“我弱我有理”,而是自己的努力。


為什麼我們如此討厭「誰弱誰有理」?


我們喜歡張曼玉,崇拜強者。


我們也要努力成為一名強者,而不是理所當然做個弱者。


04

弱者不信命


前段時間看完了黑塞的《荒原狼》,我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命是弱者的藉口,運是強者的謙詞。


其實,我們有多討厭誰弱誰有理,我們就有多喜歡弱者不信命。


為什麼我們如此討厭「誰弱誰有理」?


所以,我們在看《阿甘正傳》時,會為殘疾和智弱的阿甘從平凡走向成功而感動,並從阿甘身上汲取力量。


我們在看《無人知曉》時,會心疼那四個被單親媽媽拋棄而獨自生活的兄弟姊妹,我們會為死去的妹妹而悲傷難過。


生活中,我們都是弱者,如果都抱著“誰弱誰有理”的態度生活,那日子真是舉步維艱,幸好還有很多人“不信命”。


如果下次遇到“誰弱誰有理”的事情,建議你用兩句話懟回去,第一句:同情你是情分,不同情你是本分;第二句:你弱,不是我的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