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参观“曾品堂”老酒博物馆

10月29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办公室主任刘雪清,在江西省酒类流通协会会长邹竹翚和“曾品堂”老酒博物馆馆主、中国著名陈年白酒收藏家曾宇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曾品堂老酒博物馆。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参观“曾品堂”老酒博物馆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参观“曾品堂”老酒博物馆

曾品堂老酒博物馆馆主曾宇为刘会长讲解


该馆展馆面积达4500平方米,馆藏11000余种老酒,万余件酒文化藏品,藏品数量、种类、稀缺度及专业度均名列前茅,被誉为“中国最大的老酒博物馆”。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参观“曾品堂”老酒博物馆


曾品堂老酒博物馆分为四大场景(民国场景、红色文化场景、赣鄱场景、老北京场景),有十八个主题展厅( 民国厅、建国初期厅、红色文化厅、中国名酒厅、中国特色酒厅、赣鄱厅、湘鄂厅、华南厅、中原厅、京津厅、东北厅、西北厅、川贵厅、出口酒厅、拓板文化区、酒标文化区、休息鉴赏区、品鉴体验区),陈列着老酒、酒器具、酒标、酒文化藏品共计一万一千余件,其规模堪称宏大。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参观“曾品堂”老酒博物馆


这是一场酒文化之旅。在曾宇带领下,刘会长一行沿着中国老酒地图,来了一场深度的地方酒文化体验:从赣鄱到两湖、从两广到中原,从京津到东北,从西北到川贵——每一个厅,都是一段地方文化的纪录,每一瓶酒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甚至详载了一家酒厂的兴衰过往。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参观“曾品堂”老酒博物馆


我们从实物和资料的结合中,看见了中国酒文化的深度。比如在“红色文化场景”。该场景大量出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家具、生活物件,特别是与麦田交相呼应的拖拉机,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该时期的很多酒标签上,也有不少拖拉机图案。通过本场景的参观,游览者能够了解当年中国人的生活风貌,以及酒的存在价值。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参观“曾品堂”老酒博物馆


在参观中,曾宇表示:“一瓶酒的背后是一种工艺、一段历史、一方水土。无论是江南的小曲米香、江浙的花雕元红、北方的二锅头、四川的浓香白,还是贵州的酱香酒,代表的都是一方水土的特色传承。”每一瓶老酒,都藏有中国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参观“曾品堂”老酒博物馆


刘会长对曾宇的观点表示赞同。同时,他也对曾品堂老酒博物馆四大文化场景、十八大主题展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对丰富馆藏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参观“曾品堂”老酒博物馆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参观“曾品堂”老酒博物馆


中国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曾品堂老酒博物馆馆藏的每一款藏品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需要吸引广大市民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参观结束后,刘会长赞誉:“曾品堂对江西老酒行业有着重要影响,在赣酒文化传播上也有着特殊地位,是江西酒业的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