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欄

  柳河歷史悠久,經千年朝代更迭,至清光緒二十八年建縣,距今已近百年。這樣一個承載著悠悠時光的縣城,卻因山地、丘陵和溝谷平原互為交錯的自然地貌,讓以農耕為主的柳河人,戴上了貧困的帽子,成為吉林省東部的省級貧困縣。讓群眾“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是幾代柳河人的希望。

“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2019年末,柳河縣35個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末新識別的1戶5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002%,順利通過市級初審,省驗收,並接受了海南省省際交叉互檢和國家財政資金績效考評,取得了較好成效。

“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幾代人的脫貧難題,是如何被攻克的呢?2015年柳河縣時家店鄉開啟光伏扶貧項目,從此柳河縣打開了“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的開關,產業疊加治窮根,在保障貧困戶基本生活的基礎上,持續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成功實現全縣脫貧。

  安裝“鐵板子”能掙錢?

  柳河縣時家店鄉是該縣貧困地區之一,2016年有貧困戶1144戶,3248人。為了探索脫貧之路,經過嚴格考察,利用吉林省能源局包保優勢,2015年時家店鄉引進了光伏扶貧項目,鄉政府補貼後,每戶僅需6000元在屋頂安裝光伏太陽能發電板,就能靠國家補貼和賣電收益等獲利,電錶每走一度電,村民就能獲得一元錢的收入,真正實現了一次投資,長期受益、穩定增收的扶貧效果。

“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最初,村民們都很懷疑,“屋頂上按幾塊‘鐵板子’就能掙錢?”“還沒掙錢就要先掏錢?”“不種地搞發電能行嗎?”為了打消大家的疑慮,柳河縣在時家店鄉最貧困的村子之一——農安村實施光伏扶貧試點,為全村20個貧困戶裝上了3千瓦的分佈式光伏發電設備。

“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過程中,柳河縣委、縣政府積極與電力部門溝通,協調省電力相關部門開闢“綠色通道”,各專業人員多次現場辦公,為項目提供政策指導、技術諮詢、業務受理等“一條龍服務”。

  產業疊加,讓貧困村變幸福村!

  農安村村民楊恩友是第一批安裝光伏發電項目的村民,他也是最早脫貧的貧困戶。現在的楊恩友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都去看看電錶,因為電錶上的數字和他的收入息息相關,“走一度電我就掙一塊錢”,成了他的口頭禪。

“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2015年4月,農安村的20個貧困戶裝上了3千瓦的分佈式光伏發電設備,除去自用,每發一度電,就能穩定獲利1元錢。一個3千瓦光伏發電站,一年發電4000度左右,各級部門補貼全算上,第一年僅光伏發電就為一個貧困戶增加收入4000元左右。全村一年發電約8萬度,年增收7.68萬元。

“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除了光伏發電,柳河鎮還大力發展產業疊加項目,讓錢上加錢。根據時家店鄉的情況,開展了光伏大棚蔬菜種植、光伏泥鰍魚繁育等項目。利用光伏發電為蔬菜大棚照明、取暖,有效改善水稻生長條件,提高品質,進而提高水稻附加值。還建立了40畝泥鰍魚繁育基地,利用光伏來控制溫度和水質,進行現代化魚苗繁育。該項目在時家店鄉有180戶農戶參與,其中貧困戶120戶,每年可以增收4000元以上。

“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農安村從此擺脫了窮根,從貧困村變成了幸福村,家家戶戶都靠房“鐵板子”過上了柳河縣提出的“兩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

  一次投資,長期受益,穩定增收!

  農安村這20戶貧困戶的成功經驗,讓扶貧幹部心理有了底。柳河縣開始全力推進發展縣級光伏主導產業,扶貧光伏電站一期投資1.1億元,建設6兆瓦縣級光伏電站一座和合計4兆瓦的村級光伏電站38座,於2017年6月29日實現併網發電,每年能夠為全縣貧困戶人均增收200元。

“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2018年投資1.13億元實施的15兆瓦縣級光伏電站項目,6月28日實現接連信號。光伏項目全部投入運營,2019年,扣除運維成本和稅費後,共分配收益763.57萬元,貧困戶戶均增收2890元、人均增收1200元。

“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這些扶貧電站不僅在脫貧攻堅期內能夠為貧困戶帶來分紅收益,而且還為每個貧困村留下了一個年收益近10萬元的村集體資產,為縣級建設了一個年創造近2000萬元扶貧資金的國有資產,並持續20年發揮扶貧作用。

“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目前,柳河縣已經把建設縣級光伏電站作為扶貧主導產業,整合中央、省和縣級涉農資金2.23億元,規劃建設兩期共25兆瓦縣級光伏扶貧產業園區,收益覆蓋全縣貧困人口。

  光伏發電項目讓老百姓脫貧不返貧,實現了一次投資,長期受益、穩定增收的脫貧效果。

  光伏項目成柳河特色產業啟示錄

  光伏發電項目讓柳河人看到了發展特色扶貧產業的前景,尤其是資源整合和產業疊加,給貧困戶更多致富之道。

“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依託各類扶貧資金,累計投資5773萬元,建成姜家店鄉前川扶貧產業園、紅石鎮四清扶貧產業園、聖水鎮產業園等13個扶貧產業園,帶動1873戶貧困戶戶均增收1060元。

“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統籌使用幫扶資金2081萬元,根據各村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人力優勢,因村發展村級扶貧產業,目前發展食用菌、中藥材、特色養殖等項目60個,帶動930戶貧困戶發展生產,戶均增收950元。

“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通過開展春風行動、招聘周、招聘會等活動和創建就業扶貧車間、返鄉創業基地、就業幫扶基地,積極搭建用工創業平臺,推動貧困戶通過就業創業實現脫貧。

“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柳河縣將圍繞著“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以“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成效”為根本任務,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提供堅強保障。

  柳河脫貧大數據

“光伏”打開特色產業的開關 照亮了柳河的脫貧路

柳河縣是省級貧困縣,轄15個鄉鎮、3個街道、219個行政村,總人口38萬。

2019年末,全縣35個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新識別的1戶5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002%。

2019年,順利通過市級初審,省驗收,並接受了海南省省際交叉互檢和國家財政資金績效考評,取得了較好成效。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殷 維

圖片由柳河縣扶貧辦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