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太子胤礽贬低胤禛之后,为何康熙突然转移话题?

康熙转换话题,是因为胤礽站错了立场,说错了话,但为了维护太子的脸面和权威,康熙又不便当众批评,所以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一方面为了转移话题,另一方面也是旁敲侧击地对胤礽进行暗示和教育。

《雍正王朝》一开篇,就是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发大水,而国库存银却不足以救灾赈济,康熙只好派一位皇子前往江南筹款赈灾。

至于派谁去,下面有很多争议。比如八爷党就商量着这差事一定得让老八胤禩拿下,因为九爷胤禟的大本营就在扬州,而且八爷党的不少人脉和关系都在江南。一旦让外人介入,极有可能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

真正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挺身而出的是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他们自告奋勇,对康熙说愿去江南筹款赈灾。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贬低胤禛之后,为何康熙突然转移话题?

康熙问胤礽的态度,胤礽眼见老八等人在江南势力如此之大,便考虑派个自己人去办这一趟差事,一方面把江南这趟水搅浑,另一方面自己也落了个举荐得当之功,更何况胤禛和胤祥正是太子一党,于是便顺着康熙的意思,也举荐了二人。

但是,胤禛和胤祥在江南的所作所为,却引发了朝野内外的极大争议。他们不仅以九爷门人任伯安为突破点,迫使江南士绅捐款赈灾,还纵容灾民去抢劫那些为富不仁的富户,由此小民百姓的利益得到了一定保障。

于是,官员士绅天天活在恐怖中,唯恐让胤禛这个“冷面王”盯上,希望他赶紧滚蛋,而小民百姓呢,又害怕胤禛一旦回去,地方一切恢复如常,自己又要被官府和士绅欺压到底了。

很快,一首顺口溜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

天不惊,地不惊,就怕四爷调回京。

那么,康熙本人的态度究竟如何呢?

为君者一般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态度,而是释放一些只言片语,蛛丝马迹,聪明的臣子自然能够领悟,并按照皇帝意志行事。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贬低胤禛之后,为何康熙突然转移话题?

所以,在一次临时召集的上书房会议上,佟国维、马齐和张廷玉见康熙还没到,便闲聊起这首顺口溜来。

张廷玉说:“要说这国家,也非得四爷这样的人痛加整治才行。”

马齐好像不太认可张廷玉的观点,他说:“你不知道外面是怎么评价四爷的,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

这时康熙和太子胤礽走了出来,康熙接着马齐的话说:“那老百姓又是怎么说的呢,说是天不惊,地不惊,就怕四爷调回京。”

康熙是接着马齐的话说出了下半句,话语中隐约责怪马齐没有听到老百姓的态度,只是单纯考虑官员士绅的态度。可见,胤禛和胤祥为了灾民和百姓的利益,行“非常之法”,康熙还是比较认可的。

接着,康熙又说:“这胤禛一行人在江南搞得挺热闹。”这话语中更是掩饰不住的赞许和赏识。

暗示完了,康熙开始让大家发表意见,首先便看了眼胤礽,意思是让胤礽先说。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贬低胤禛之后,为何康熙突然转移话题?

胤禛是太子党,去江南也是胤礽推荐的,虽然办事剑走偏锋,但总算没有让灾情蔓延,保障了百姓和灾民的利益,给朝廷和国家解了燃眉之急。按理说胤礽作为胤禛和胤祥在朝中的最大支持,此时应该站在百姓的立场,挡在胤禛等人身前,替他们与官员们据理力争,这才是一个合格储君的做法。更何况,康熙已经反复暗示了,自己也是支持胤禛的。

但胤礽又是如何说是呢?他说:

儿臣以为四弟的才具是有的,办事也肯尽心尽力,这次筹到了款也购到了粮,也算是解了朝廷的一次燃眉之急,功不可没。但是,皇阿玛经常开导儿臣们,要以德为本,以仁导行,激烈激诈的手段并非立身之本、治国之道,要说在这方面,四弟是欠缺了点。

胤礽不仅没能意会到康熙的暗示,而且还本末倒置,对胤禛为朝廷分忧,为百姓做主的行为视而不见,反而站在官员和士绅的立场,抨击起胤禛来,这让康熙十分失望。

康熙更担心的是,以后胤礽继位为君,他将站在谁的立场,他会如何治国,他又会如何对待百姓,他和支持他的弟弟胤禛、胤祥等人又将以怎样的君臣关系相处?

可是,胤礽毕竟是储君,是太子,这时上书房大臣还跪在那里,康熙总不能当着他们的面给太子点明了,更不能训斥太子,要给他留住脸面,留权威,怎么办?

康熙只能转移话题,不能让胤礽再继续说下去了,但他还要继续点拨和敲打胤礽,并重申自己对胤禛的态度。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贬低胤禛之后,为何康熙突然转移话题?

于是,康熙巧妙地借着天津桂顺斋进上来的萨其马做起了文章,他说:

那个天津桂顺斋新进上来的萨其马,用的是真狗奶子加蜂蜜,和御膳房做的不一样。李德全啊,给大人们各上一份尝一尝。

在这里,康熙把民间的声音比作“天津桂顺斋进上来的萨其马”,对其赞不绝口,说它是“真”狗奶子加蜂蜜,一个“真”字说明了它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口碑;相反他又把官员和士绅对胤禛的反对声浪比作“御膳房做的萨其马”,看似官方正统,但其实不过是为迎合皇帝喜好而人云亦云。

康熙用“萨其马”这个比喻,再次暗示和教育胤礽,作为储君,你应该站在百姓的立场,以他们的口碑去陟罚臧否呢,还是只听官员的一面之词,坐在宫禁之中被蒙蔽呢?

而且,康熙还说让李德全给三位上书房大臣也各上了一份桂顺斋的萨其马尝尝,这恐怕也是在暗示他们,在这次筹款赈灾的问题上,自己对胤禛的赞许态度是不容置疑的。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