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涉滄溟探灜涯”:淺析明代的航海

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夏季,蔚藍的南海海面上,“太監”鄭和率領著一支龐大船隊,“維綃掛席,際天而行”。他們掌著舵,扯著篷帆,行經祖國的南海諸島,“舟行巨浪若游龍”,一派乘風破浪的雄偉氣勢。船隊南航訪占城(今越南南部),抵爪哇(今屬印度尼西亞),又西行穿越馬六甲海峽繼續航行在浩瀚的“西洋”。

“遠涉滄溟探灜涯”:淺析明代的航海

從這年起,到宣德八年(公元1483年),二十八年間,這支船隊七次往返航行於太平洋、印度洋上,從東經118°到東經44°,從北緯27°到南緯7°,共跨經度74°、緯度34°,航程十萬餘里,到達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和東非等地區的三十多個國家。這在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壯舉。

遠航“西洋”的同時,還詳細記錄了所涉海洋和所到國家與地區的見聞,繪成了航海地圖。明代茅元儀曾收集歷代有關名著,編輯而成《武備志》,在這部鉅著中就收有《鄭和航海圖》。由鄭和船隊的士兵費信、鞏珍和翻譯馬歡分別著作的《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和《瀛涯勝覽》,流傳至今。這些珍貴的遊記,極大地豐富了祖國的文化寶庫擴大了人們的地理視野。

“遠涉滄溟探灜涯”:淺析明代的航海

一、《鄭和航海圖》的繪製過程

大海茫茫,廣漠無垠。“夫千里之遠,不足其大。千仞之高,不足其深。”不僅如此,海洋運動不息,變幻莫測,那兀立海面的山岩島嶼,直逼汪洋的峭壁懸崖,固然可以迴避,而隱伏在水下的暗礁、淺灘,還有急流、漩渦,卻不是一目瞭然。因此,為了保證航海安全就需要一張準確無誤的航海地圖。

在現代的航海地圖上,詳細地標記著瀕海陸地岸線的曲直、聳峙的島山丘、港口碼頭的分佈和各種人工建築;還用成百上千個水深符號,展示海底地形的起伏:哪是露出最高潮面的明礁,哪是平均海面以下落潮時才出露的乾溼樵,哪裡又有隱藏於最低潮水面下的暗礁、沉船。海圖清楚地指示船舶前進的道路。但是,在鄭和船隊“遠涉洪濤泛滄溟”的年代裡,並沒有人為他們現成地提供這樣一張圖。

“遠涉滄溟探灜涯”:淺析明代的航海

“洪濤浩浩湧瓊波,群山隱隱浮青螺。”浩瀚的海洋是那樣瑰麗多姿,它深深地吸引著鄭和船隊。沒有海圖,他們自己動手繪製。事情總是從無到有,知識的積累總是由少到多。海圖就在這幾次的往返航程中逐步完善。

鄭和船隊堅持觀測探路。觀,就是把沿途所見山、灘、礁、沙詳細記錄下來;測,就是利用指南針測定方向,用帶有鉛錘的繩索測量海水深度,用宋代人曾經用過的特製的鉤子沉至海底取泥,瞭解大海的底質,以供識別航路,用繩子拴上雞毛做成“雞毛海流計”,放在海面測定海水流速。觀測所得,都形象地標明在一張圖上,最初稱它為“對景圖”。顧名思義,航船根據這張圖,對照沿途所見景物,就可以判斷本身所在的位置,瞭解前進方向和正確選擇航路。

“遠涉滄溟探灜涯”:淺析明代的航海

當時,航海知識不夠,木船靠風航行,觀測探路冒著極大的生命危險。西沙群島中的珊瑚島北面大約30海里的北礁,是南海有名的航行險區之一。1974年4月,我國廣東漁民曾在那裡發現過一隻沉船殘跡,經過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考證,認為這隻沉船很可能就是當年鄭和船隊中的一隻。不難想象,鄭和船隊為了觀測探路,發展同各國之間的海上交往和聯繫,曾經付出了多麼重大的代價!而在征服驚濤駭浪,繞過暗礁險灘,爭取順利往返的漫長航程中,又表現了何等的機智勇敢?

二、《鄭和航海圖》的具體內容

鄭和等人在繪製航海圖時,不用傳統的網格,而是採用了形象、示意的方法,把在不同海域獲得的對景圖,一字展開式地繪製成圖,這就是傳至今日的《鄭和航海圖》。這幅圖被收入《武備志》時分成為二十幅、四十面。圖上的起點是龍江關(今江蘇省南京下關),標明由長江口出海,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南下,到海南島瓊州府(共九圖),再往下,就是海外的國家(共十一圖)。

“遠涉滄溟探灜涯”:淺析明代的航海

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標有航線的精密針位,以“更”數計算的距離,以及平潮時的礁石、淺灘和港口等,海島一般還繪有內線和外線。船隊還把我國人民早就發現並世代居住的南海島嶼,分別注在圖上,並用石塘、萬星石塘、萬生石塘等名稱加以標明。茅元儀認為《鄭和航海圖》“詳而不誣”,因此收入《武備志》“以昭來世”,可供日後人們遠航和海防時參用。至今,國外有的學者還把這幅海圖稱譽為“一幅真正的航海圖”,倍加讚揚。

三、遠涉瀛涯超前人

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五月,經過了二年時間的充分準備,鄭和船隊第五次駛向西洋。他們一行循著以往航行過的路線到了波斯灣口的忽魯謨斯(今霍爾木茲)之後,又沿著阿拉伯半島南岸經佐法爾(今阿拉伯半島東南海岸)到阿丹(今民主也門的亞丁),再越過亞丁灣,沿非洲東岸往刺撒(今索馬里北部的澤拉)、木骨都束(今索馬里的摩加迪沙)、卜刺哇(今索馬里東海岸布臘瓦),一直到達了赤道以南的竹步(今索馬里東南海岸準博)、麻林,然後,又南航穿經莫三鼻給海峽,繞馬達加斯加島的南端返航。這次大規模出訪是鄭和七下西洋中最遠的一次航行。

“遠涉滄溟探灜涯”:淺析明代的航海

我國是一個海洋國家。早在漢代,我國人民就已經開闢了北起渤海、南至南越(今廣東省境內)的海上交通線。西漢時代,我國航海家的足跡已經到達印度半島南部。東漢,太平洋東岸的漢王朝和印度以西的羅馬帝國之間,就建立了海上交通聯繫。三國時期孫權曾派朱應、康泰出航林邑(位於今越南東南部)、扶南(地當今柬埔寨及越南最南端一帶),遊歷南沙群島的一些地方,後來他們把耳聞目睹寫成《扶南異物志》和《吳時外國傳》。唐代對外交通有了進一步發展,地理學家賈耽在《皇華四達記》中曾詳細記載了從我國廣州經南洋、印度洋到達波斯灣的見聞。到了宋元時代,我國海上貿易,已廣達地中海區域和非洲東岸。

但是,前人通過遠航而留下的一些有關外國情況的著作或記載,有的全已散佚,有的只記航程,也有的過於簡略。就以總結唐宋以來前人對南洋和印度洋地區地理知識的元代汪大淵所著《島夷志略》來說,它所記述的最遠國家,陸路最西只到地中海之濱,以及紅海東岸的麥加,海路最西也不過到達印度半島西岸和波斯灣口。而鄭和一行所達地區的遼遠,大大超過了前人。在《星槎勝覽》一書中,就記述了40個國家,《西洋番國志》記載了20個國家,《灜涯勝覽》包括20條,涉及20國。這些書中包括印度支那半島、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岸的許多國家,還記載了所到國家的氣候、水文、生物、物產、民族、風俗、歷史等。

“遠涉滄溟探灜涯”:淺析明代的航海

異域風情圖

在十五世紀的初期,外界對於非洲的知識是茫然的,那時候歐洲人心目中的非洲,只是一條狹長的海岸而已。而《星樓勝覽》卻對赤道南北的非洲東部海岸國家作了生動、詳盡的描述。那些國家“天旱少雨、土地赤黃”,“居民捲髮”,“壘石為屋”;野生動物很多,大象、獅子、虎豹出沒無常,麒麟(長頸鹿)、斑馬、羚羊成群結隊,當地人豢養駱駝、牛羊;物產有乳香,象牙、金珀之類。那裡的國家常常以象牙、香料等商品,向鄭和船隊換取絲綢和瓷器,還曾將當時東非的珍禽異獸贈給中國,中國也以禮品回贈,這都成了我國和東非國家悠久傳統友誼的象徵。

四、結語:

大海浪濤翻騰不已,歷史長河奔流向前。鄭和船隊當年氣宇軒昂七下西洋;早已成了五百多年前的史蹟。可是,時至今日,在我國福建的泉州和長樂縣,還留存有當年鄭和遠航所立的碑石使人想起鄭和及其船隊七下西洋。

“遠涉滄溟探灜涯”:淺析明代的航海

主要參考資料:

(英)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

(戰國)莊周《南華真經·外篇秋水》

《廣東省西沙群島文物調查簡報》,刊《文物》,1974年,第十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