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弟弟“青春期vs更年期”大碰撞,一位姐姐對爸媽放出“狠話”

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已經在家裡待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了。自從上大學之後,我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和父母、弟弟這麼長時間地待在一起了。

之前不在家時,媽媽就經常會打電話跟我抱怨弟弟,說她管不住他。而這次宅家,我親眼目睹了一部家庭熱播劇——“當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面對弟弟“青春期vs更年期”大碰撞,一位姐姐對爸媽放出“狠話”

圖|《小歡喜》劇照

弟弟比我小10歲,今年上八年級,是父母和老師眼中“學習不好的孩子”;全班60幾個人,他的成績會排到40幾名左右。

因為成績不好,所以媽媽每次給我打電話都要對我抱怨一大堆諸如弟弟又被老師批評了,老師又在群裡點他的名了……等等之類的事情。

好好的一個陽光小夥,被媽媽說得好像有多麼“十惡不赦”似的。而宅家的這段時間,親眼目睹種種的我,真的很想對爸爸媽媽說:

爸爸媽媽,你們眼中“不成器”的弟弟,成為所謂的“差生”,最大的責任在於你們。

01

即使孩子不優秀,也不能給予否定

我聽到你們對弟弟說得最多的話,都是對他的否定句。

“你學習這個樣子,以後肯定啥也幹不好,看你以後就要飯去。”

“現在就讓你學個習,你都學不好,以後還能幹啥。”

……

不止如此,你們還經常當著弟弟的面,跟親朋好友們說弟弟的學習不行等等之類的話語。

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你們口中不經意的否定,會讓弟弟形成慣性思維——認為自己就是不行的,而這樣的標籤會影響他一輩子。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有一段這樣的臺詞,父親告訴他的兒子說:

“不可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包括我也不行。”

面對弟弟“青春期vs更年期”大碰撞,一位姐姐對爸媽放出“狠話”

這位父親,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依舊不允許讓兒子否定自己,讓他忘記不要追求自己的夢想。

社會很現實,作為成年人,我們都有過被人質疑、被人否定的經歷,也知道那種滋味並不好受。所以爸爸媽媽,希望你們不要將社會的世態炎涼和悲觀認知,過早的帶給自己的孩子。

我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一位母親,她從幼兒園開始每次去給兒子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都會批評她的兒子,說他有多動症、智力有問題、還說他不會考上高中。

然而這位母親每次在開完家長會之後,雖然覺得很傷心,但她都是這樣跟自己的兒子說的:

“老師鼓勵你了。老師說,如果你做得更好,你會越來越優秀。”

每次從母親口中聽到老師的評價,她兒子黯淡的眼神都會充滿光,小臉的沮喪也會被振奮所代替。

在母親善意的“謊言”下,兒子成長的很快,最終拿到了清華大學的的錄取通知書。

如果從小就對孩子進行大拇指式的教育,那他會一直肯定自己,也會一直自信下去;如果從小就進行小拇指式的教育,那他一定不會有太多的勇氣和信心去拼搏自己想要的東西,遇到任何事只會往後退,認為自己根本不可能做到。

鄭爽的父親曾在微博中曬出鄭爽成長的舊照,並配上一段感人肺腑的文字:

經常有人聊起:要孩子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

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爭臉,更不用幫我養老,只是這個生命健康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走一遍,讓我們有機會與他們同行一段……

這段話太美了,美到讓人想哭。不管鄭爽在事業上還是生活中飽受怎樣的非議,她的父親都一如既往的支持與鼓勵她,還感謝她,讓他幸運地參與了一個生命的成長。

面對弟弟“青春期vs更年期”大碰撞,一位姐姐對爸媽放出“狠話”

我相信弟弟和我一樣,也想要這樣的父親,也想要這樣的家庭。但一個人的出生其實並不由他去選擇,不過即使有機會選擇,我也不想逆轉。因為能夠生為你們的孩子,可以參與你們的人生,這同樣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弟弟才14歲,人生還有太多的時間,還有太多太多的機會與可能。雖然我認為“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其實沒有一點點的依據,但小時候的的經歷與習慣,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是可以肯定的。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自己成長的故事,可能與夢想有關,與堅持有關,也可能與孤獨有關,但絕不會是水到渠成的童話。而故事當中最重要的一環,必定少不了父母的支持與肯定。

02

不要拿他和其他孩子比較

媽媽,在家的這段時間,我經常會聽到你說弟弟的字兒不如他們班群裡的很多同學寫的;表弟來到家裡的時候,你也會說弟弟學習不如表弟……

用弟弟的話說,就是你覺得他什麼都沒有別人好,別人家的孩子就什麼都好。

媽媽,我想對你說,其實很多東西都是沒有辦法比較的。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在紙上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其實在於父母。

2017年《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武亦姝,對你們來說,應該妥妥是“別人家的孩子”了吧?滿腹詩書,去年又高分考上了清華。

但你們知道嗎?她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厲害的。據說當年,她是以墊底的成績考入復旦附中的。她為什麼能“逆襲”呢?是因為她的爸爸每天下午都會抽空回家陪孩子閱讀學習,而且為了讓自己能靜下心來陪伴,他4:30之後手機就關機了。

面對弟弟“青春期vs更年期”大碰撞,一位姐姐對爸媽放出“狠話”

萬般皆有因,萬事皆有果。

爸爸媽媽,我們小的時候,除了上學,其餘時間都是自己學習。你們在我們懵懂無知需要接受知識薰陶的時候,並沒有為我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沒有培養我們自主的學習習慣。

你們可能並不知道,你們拿弟弟去比較的對象,他們的家庭到底提供了什麼樣的教育。

所以,人與人之間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孩子也是。你們比較的,只會是孩子們背後的家長和其教育。

03

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教育

弟弟喜歡打遊戲,而且經常會玩兒得不亦樂乎,這是他學習成績一直上不去的原因之一。

你們沒有去挖掘其中深層的原因並想辦法去解決,只會每天都用粗魯重複的言語對著弟弟嘮叨。我想跟你們說,這其實一點用都沒有,而且你們說得越多,越會讓弟弟有逆反的心理。弟弟有一次反駁你們時說的話,讓我很有感觸:

“你們不也是每天拿著手機一直盯著,憑什麼說我啊。”

他並沒有說錯。在批評他的時候,你們似乎都忘了:你們也是自己口中那個整天離不開手機的人啊。

作為成年人,你們都抵擋不了手機的巨大誘惑。更遑論是弟弟這樣一個不諳世事、對是非界限沒有很深認識的未成年孩子。

由於時代的發展,手機平板等通訊產品,已經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割捨的一部分;與其強硬地阻止他玩,讓他想方設法地偷著玩,倒不如每天都給他一定的娛樂時間讓他可以盡情玩。

在我的身邊,許多優秀的人並不是從來都沒有娛樂;只是他們在玩的時候,會玩得特別盡興,而認真做事起來也會非常的認真,如此而已。

面對弟弟“青春期vs更年期”大碰撞,一位姐姐對爸媽放出“狠話”

圖|pexels

在我上學的那個年代,手機的功能並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我們能夠玩的東西也很少,所以你們口中的認真學習,是我們唯一的任務,我們當然只能努力學習了。但是現在不一樣,現在的科技與信息都那麼發達,現在的孩子有了更多和這個世界交流的機會;瞭解得更多,也就會有更多想要去探索這個未知社會的想法,你不應也不能強硬地去阻隔他們與世界交流的機會。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顆心靈喚醒另一顆心靈。”

說教千遍,不如自己做一遍。如果你們肯放下手機,拿起書本學習,相信他也一定會學著你們的樣子去改變的。

爸爸媽媽,時代不同了。作為父母的你們,其實也需要跟著這個時代一起成長,摒除你們的舊觀念,探討更多更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0

4

願你們能多聽聽我們的聲音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著自己的想法,我是,弟弟肅然也是。我知道理解父母,是每一個子女應該做的。但是爸爸媽媽,你們偶爾是否也能聽一聽我們的想法?

弟弟經常告訴我他喜歡畫畫,不喜歡學習英語和數學。說實話,弟弟在畫畫這方面確實很有靈性,你們不是不知道,只是不願意去深入瞭解。

因為在你們看來,考上好的大學才是最好的出路,也是唯一的捷徑。當然,作為一個已經步入社會的人,我必須承認,努力學習並考上好的大學確實是最好的、也是最省力的途徑,但這個途徑並不適合所有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短處,世界正是因為有著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人才會變得如此精彩。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而追求也是各不一樣;但正是因為這個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有那麼多的未知與可能,才會著吸引我們去品見未來。

面對弟弟“青春期vs更年期”大碰撞,一位姐姐對爸媽放出“狠話”

圖|unsplash

爸爸媽媽,經過我的瞭解與相處,弟弟雖然成績並不算很好,但他一定是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哪怕你們總是在否定打擊他,你們對他來說,始終有著旁人難以企及的感情,他在心裡肯定也暗暗許下過孝順你們的宏願;所以,希望你們在接受他的愛的同時,能不能也試著去學習:

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可愛”的父母呢?

文丨尖叫童年原創作者 南溟

面對弟弟“青春期vs更年期”大碰撞,一位姐姐對爸媽放出“狠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