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蒙太奇》:當下沒有滿足的觀影情緒,是為了更好的反思

還記得年前在電影院中熱映的《誤殺》嗎?

裡面的主角李維傑通過用障眼法來給自己製造一起不在場的完美犯罪,從而保護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兒,當時在電影院看完,真是歎為觀止連連稱奇,更被李維傑強勢安利了一部電影——《蒙太奇》。

電影《蒙太奇》:當下沒有滿足的觀影情緒,是為了更好的反思

畢竟,警官在調查李維傑觀看的電影單子的時候,特別留意了《蒙太奇》這部影片,甚至就是因為這部影片,才確定了李維傑是用電影剪接的思維讓所有人給自己做了不在場證明,是十分關鍵的一條線索,想不注意也困難,這兩天在看完《蒙太奇》之後,也是完完全全被影片的故事所吸引,怪不得李維傑能受它啟發。

《蒙太奇》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孩子死於綁架案的母親在公訴時間結束時,得知警察沒有將兇手逮捕歸案後,決定自己追尋兇手,並且完美還原兇手十五年前的犯案過程,最終讓警察將兇手逮捕歸案的故事。

整體節奏非常棒,也十分抓人,就是到了最後發現原來一切都是那位母親做的時候,心中有些情緒沒有被及時滿足,反而讓繃著的情緒一瞬間緩和了下來,對於我這樣一個看慣了爽文的觀眾來說,有一瞬間不那麼適應。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和我一樣,但關上屏幕再仔細回味的時候,才發現這是導演精心安排好的效果。

影片開場比較冷靜,但矛盾衝突十分強烈,西珍媽媽從一片寂靜的黑暗當中直接進入到了十五年前女兒死亡,而調查此案的吳警官抓捕犯人失手的可怕夢境中驚醒,而後就是吳警官和西珍媽媽說十五年的追訴期馬上就結束了,這個案子沒有辦法繼續查下去了。

電影《蒙太奇》:當下沒有滿足的觀影情緒,是為了更好的反思

這個開場後,就直接進入到了正片,開始了電影第一幕的講述。在吳警官發現十五年前兇手的蹤跡後,利用還剩下的幾天時間繼續追蹤兇手,不斷的平移鏡頭和快速剪輯將節奏調的很快,然而這麼激動人心的過程,也只能是在抓捕兇手再次失敗中告一段落。

吳警官選擇辭職並焚燒案子的相關資料,卻因為一場大雨而澆滅了燒資料的火焰,由此用相似的場景轉入兇手偷車的畫面上,直接進入了第二幕的講述,也開始了導演用蒙太奇"欺騙"我們的過程。

電影《蒙太奇》:當下沒有滿足的觀影情緒,是為了更好的反思

什麼是蒙太奇呢?蒙太奇就是導演拼接鏡頭的想法,因為可以隨意變動鏡頭的拼接方式,所以在電影當中的畫面是和我們在正常生活中的時間不一樣的,這也是《蒙太奇》這部電影的關鍵和巧妙之處。

導演就用這樣的特點,將十五年前發生的事、幾天前發生的事和正在發生的事拼接在一起,讓我們誤以為這些都是交錯正在發生的事件,從而進行的將近一個多小時的"欺騙"。

第二幕一開始的畫面,正是十五年前兇手偷車的畫面,直接給了我們一個兇手還會再作案的訊號和心理預期,順著這個心理預期走的我們,成功的上了導演的當!

當看見兇手去追小男孩的時候,我們將這樣一個心理預期直接變成了確定,卻不知這是十五年前的事情。

電影《蒙太奇》:當下沒有滿足的觀影情緒,是為了更好的反思

正是有了這樣的心理預期和確定,當看到爺爺帶著孫女小春在外面玩,有些粗心的直接回屋中接電話的時候才會緊張到爆炸——別進去接電話了,外面有個針對兒童的罪犯在晃悠!

電影《蒙太奇》:當下沒有滿足的觀影情緒,是為了更好的反思

結果,當然毫無意外的是小春被綁架了。

而後,在看到西珍媽媽去飯店詢問老闆、去銀行職員那裡調查兇手消息的時候,同一時段警察們也在全力偵破小春的綁架案,我們又被導演安排上了新的心理預期和願望——趕緊讓西珍媽媽和警察取得聯繫,這是一個人作的案,只要能和西珍媽媽聯繫上,這個案子肯定馬上就破了。

電影《蒙太奇》:當下沒有滿足的觀影情緒,是為了更好的反思

但誰知道,這也是導演在騙我們,因為西珍媽媽調查兇手的情節是幾天前發生的事情,並不是像電影當中蒙太奇所拼接出來的樣子,是同時進行的。

不過,在真相尚未揭開的時候,這種緊張情緒的調動是導演的巧妙手法,於是當警車路過兇手的時候,這種被誤導出來的緊張情緒到了極致。

電影《蒙太奇》:當下沒有滿足的觀影情緒,是為了更好的反思

後面,我們看著一個男人在公共廁所背對著鏡頭穿上了軍人的衣服剃頭時,誤導和緊張還在延續。

電影《蒙太奇》:當下沒有滿足的觀影情緒,是為了更好的反思

而在警察們抓住了犯人,發現是小春爺爺的時候,我們幾乎和發現問題不對的吳警官一樣,認定一定是抓錯了人,犯人的犯罪手法比較十五年前又升級了,這次直接栽贓給了受害者,自己根本一點責任也不用負責。

電影《蒙太奇》:當下沒有滿足的觀影情緒,是為了更好的反思

此時的我們,在這種情節下,可能會產生一個不太正確的情緒和觀影願望——沒被抓住的兇手請再搞一次事,打一下這些冤枉好人的警察的臉。

然而並沒有,第二幕的連番誤導馬上告一段落。

在導演巧妙的安排下,我們跟著吳警官查案的線索發現,十五年前綁架西珍媽媽的女兒的人就是這位爺爺,而十五年後與小春媽媽說話的,是十五年前兇手的錄音,更驚人的是,這次綁架小春的人,竟然就是想要將兇手捉拿歸案的西珍媽媽。

電影《蒙太奇》:當下沒有滿足的觀影情緒,是為了更好的反思

於是,畫面在此刻一轉,變成了西珍媽媽找到了爺爺的隱秘住所,看到了爺爺迎接孫女小春的畫面,至此,觀眾才豁然開朗,西珍媽媽查案的時間不是影片當中現在進行的時間,而是幾天之前發生的。一切看似連貫緊張的情節其實都不是連貫的,不是一條時間線上發生的。


電影《蒙太奇》:當下沒有滿足的觀影情緒,是為了更好的反思

如此,第二幕也就在這裡結束了。

只是,我們之前的那個願望忽然沒有被滿足,從被導演調動的狂熱情緒裡面一下子冷靜了下來,將目光聚焦在了人性之上,雖然深刻,但總感覺差些什麼。

但所幸,男主角吳警官替我們說出了心中真實的想法。

電影《蒙太奇》:當下沒有滿足的觀影情緒,是為了更好的反思

這個想法有些黑暗,有些不太正常,其實兇手不再犯罪才是對社會最大的好處,不是嗎?

這部電影當中,當年爺爺是為了救自己的孩子所以選擇綁架別人的孩子,並索要錢財,真是自私而又真實。

而影片外面,我們卻要思考,是不是有時候被自己那所謂的正義感給支配了?

電影《蒙太奇》:當下沒有滿足的觀影情緒,是為了更好的反思

不要期盼兇手繼續犯罪,電影當中,是西珍媽媽重現十五年前的案件,所以被綁架的小春才能安然無恙的回來,那如果是真的喪心病狂的兇手可怎麼辦?

這是導演留給我們的一個思考,有人說,故事是生活的比喻,引導我們去看生活的本質,如此一看,鄭根燮導演辦到了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