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智慧農業“高大上”,卻很難“接地氣”

每畝平均8000元,智慧農業產業化推廣仍有距離


蘇北某縣近日準備斥巨資推進農業物聯網項目,按照設想,這一物聯網農業項目包括水產養殖、糧食種植等,建成之後有望成為省內最大的物聯網農業試點區。

物聯網農業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花費巨資搞這個項目是否值得,引起當地農技人員和農民的議論。發展物聯網農業的最大障礙還是投入成本太高,在養殖領域和高端設施農業領域有較大的推廣價值,但用在種糧食上,至少就目前而言,還是“看上去很美”的事情,大規模推廣還沒到時候。

無錫市錫山區太湖水稻示範園是省內較早運用物聯網技術種植糧食的試點區,示範園有2000畝地使用了物聯網技術,每5畝地安裝一個傳感器,管理人員坐在中央控制室就可實時瞭解每塊地的土壤溼度、水位、肥力等;需要灌溉時,工作人員只要輕點鼠標就能實現遠程操作。示範園負責人孫志明說,物聯網農業首先是節約勞動力成本。運作2年下來後發現,與一般的種糧大戶相比,每畝地節省的勞動力成本為120元左右。其次是減少了農本,由於傳感設備能精確測定土壤中的肥力,化肥和有機肥的施用量減少20%—30%,農藥的施用量也減少,平均每畝每年可節約農本70—80元。第三,因為精準施肥用藥,糧食產量比常規種植高8%—10%左右,還減少了農業面源汙染。

反思:智慧農業“高大上”,卻很難“接地氣”

輕點鼠標就能種地,當然是很誘人的事。問題就在物聯網農業的成本太高。據瞭解,這家示範園內的智能化灌溉系統和土壤測定系統是中科院和揚州大學農學院聯合研製的,平均每畝地的物聯網設備成本需8000元左右,預計可使用10—15年。如果以15年計算,每年每畝的成本為530多元,不算太多,問題是首次投入太多,一般農民顯然不具備這個條件。“當然,由於物聯網傳感設備面世不久,價格比較高;大規模生產後價格就能降下一大截。”孫志明坦陳,對於缺水地區和勞動力成本較高的地區,物聯網種糧是有推廣前景的,而在當下我省農村,勞動力成本還不是太高,多數地區灌溉用水也不緊張,用物聯網技術種糧還不具備推廣價值。

“不管怎麼說,物聯網技術肯定是現代農業的一個方向。”,物聯網技術對實現糧食作物精耕細作,包括遠程病蟲害診斷、遠程精準施肥、精準灌溉、精準施藥、智能測產的作用是無可置疑的,但一次性投入成本太高確實是“攔路虎”,因此不妨先在高附加值種植和養殖領域試驗,不能因政績衝動而盲目在大田作物種植上推廣。他說,近年來他參觀過多個物聯網農業試驗區,比如南京市高淳區有一個用物聯網技術養螃蟹的試驗區。傳統的螃蟹養殖是很費勞動力的,水體裡是不是缺氧了,鹼性是不是不夠了,全靠人力觀察和測定,一不小心還會出錯,導致減產。使用物聯網技術後,蟹農可以利用手機終端實現遠程增氧、智能投餵,並能實現遠程預警,既大大節省勞動力,還能提高螃蟹產量。省內很多種植高檔花卉苗木的智能大棚,也因使用物聯網技術而實現產量增長、效益提高。總之,使用物聯網技術要講究投入產出比。

反思:智慧農業“高大上”,卻很難“接地氣”

“除了成本較高,農業物聯網運用還存在應用規模小、分散、應用技術不成體系的問題。”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楊永華說,目前國內有很多高校和科研機構從事農業物聯網技術研究,但存在各自為戰的問題;其次,農業物聯網設備主要產自高校院所的實驗室,概念性產品多,實際產業化率不高,加上產品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導致傳感器的可靠性、穩定性、精準度等性能指標往往不能滿足應用需求;此外,物聯網產品的後期維護保養服務也成問題。因此,物聯網農業的大規模推廣運用,還需要時日。除了技術有待成熟,真正讓技術走向市場,也有一個過程。

無錫愷易物聯網利用現代化農業模式和服務模式,推動智慧農業發展和普及。為解決傳統農業給農戶帶來的不便,追求讓農戶以最少的投入獲得優質的高產出和高效益,無錫愷易先後研發出了智能大棚種植系統、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智慧農旅綜合管理系統、農業ERP系統、高標準農田建設方案等一系列智慧農業解決方案,針對不同區域種植特點為農戶提供合理化方案,手把手教授農民,使得農民掌握先進的種植技術,成為智慧農業發展的第一受益人,農民的身份也從傳統農民變為職業農民,讓產業富民精準扶貧落到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