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師勝傑先生因病逝世,如何評價他一生的成就?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師勝傑先生因病逝世,如何評價他一生的成就?

師勝傑老先生的父親師世元老老先生,屬於歷史塵埃中的人物,就算留下個名兒,還得感謝兒子。目前就是一段學評戲,作為評說的直接依據。至於文字記載,道聽途說的內容也是很少。

地處東北是一個原因,再者不說泛泛之輩,類乎這樣兒的舊藝人,數不勝數,記不過來...

後人看前人,沒有慫將,前輩曾經達到的藝術水準,正所謂高山仰止。水漲船高,競爭是殘酷的,真不成的早就滅了,落下的就不易,配吃這碗飯。

師世元這段學評戲,泛泛而談。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師勝傑先生因病逝世,如何評價他一生的成就?

首先從學唱的角度,學評戲,侯寶林、郭全保、張永熙、包括雙簧中經常使用的,同時代演員留下了大量的資料,水平上無論如何無法得出師世元就比別人強的結論。就說挺不錯的!

再者是“古色古香”,銜接、鋪敘、內容、結構,反應的是傳統藝術範疇下,相聲應有的風貌。

這不是時代侷限,那一代人代表真正的相聲,人家那叫相聲!誰讓相聲算傳統藝術呢,不是有桌子、有扇子,穿大褂那就叫相聲!其實上臺戴手錶、戴眼鏡、穿皮鞋,等等這些都不成為問題!細枝末節,無關緊要的。

現在的演員、觀眾一塊兒著急,必須出包袱,越擠越好,一定得可樂,樂死拉倒。也不知這人怎麼就那麼壓抑,為了樂而樂,花了錢了,不樂難受,不用人逗!

這點上和“十月裡響春雷”那會兒本質上是一樣的。

所以“可樂”,絕對不是標準!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師勝傑先生因病逝世,如何評價他一生的成就?

師勝傑的雜學唱、學評戲之類的作品,算是他最像模像樣的好作品,可以說是代表最高成就的!很不錯!但如果和其父對比,直觀的藝術風貌就不一樣。

藝術風格上,師勝傑算細膩、委婉那系列,說難聽點兒就是脂粉氣,再難聽點兒叫娘們唧唧,再難聽點兒我就不會說了!

晚年好一些,特別是不染髮以後,跟石富寬、靳佩良等人合作,說一些正兒八經的傳統節目(主要就是兩段,一大一小,都是學唱)~

“丟”,古來有之。又回到審美上,主觀感受,接受尺度,是大不相同的!

金星火了吧~

網絡對於一些事物的評價,有人說“萌”,有人說“賤”,有人說“賤萌”,這我都分不清楚...

師勝傑老先生的藝術生涯,最華彩的就是拜了相聲大師侯寶林!

採用曲藝史推理學派的分析手段,師勝傑的藝術不該是爸爸或者師父教的,薰陶、私淑會是有的,崇拜嘛!

有一個人叫於世德,綜合推斷,按說師勝傑的藝術成長,繞不開這位,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似乎提及不多,當事人也少提。這就是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當事人不說、少說、變著花樣兒說,您讓大夥兒怎麼辦~

這就是“曲藝史推理學派”,存在的道理!知人論事,背景分析,綜合評判,心理描述......這都是應用的方法手段~

就算時代的原因吧,這代人沒學過徒,傳授上就是差遠了,沒摔打,閱歷、經驗、實踐,都不成!主要靠天才、開竅兒!也能成才,也能混,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門裡出身,不好乾!有苦頭兒的~

燻過溜。

燻,耳濡目染,看的聽的也不一樣,錄音、錄像,什麼場合,僅此一次,還是業務循環,週而復始。天天演,一個節目,哪兒要準,哪兒要活,哪兒能動,哪兒不能動,這都是口傳心授,您得真趕上,真瞧見。

過,不見得一句句學,但也是極為重要,開竅兒的,有天才,能自己揣摩、領悟出來,但也有個多少,全不全~田立禾先生這輩子驕傲,就是真跟師父學著了!怹對機會了!很多高徒,已經成了,自己撐得住,有開拓有發展,師徒是名份,不用學、不想學、不能學、客觀不允許您學.....

溜,舊社會什麼演出強度,不成您也上臺,找寒磣去!真是擠兌出來的,從不成到成,完全臺上歷練出來的,餓出來的,打出來的,掙扎在生與死的邊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