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質增效與風險防範並重!國金證券冉雲:推動我國證券業高質量發展

提質增效與風險防範並重!國金證券冉雲:推動我國證券業高質量發展
提質增效與風險防範並重!國金證券冉雲:推動我國證券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國金證券董事長

2020年,距離中國資本市場出發的時間已經整整30年!1990年,滬深兩市交易所耀世開業,一個資本大時代的序幕從此開啟。如今,資本市場迎來“而立之年”,證券行業也走過了30年的跌宕起伏。回顧過去的三十年,既有風雨,也有彩虹;既曾“野蠻生長”,也曾“萎靡不振”。總體上,證券行業已經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成年人,正在為中國的資本市場和經濟發展貢獻越來越大的力量。

作為資本市場的參與者,近年來,證券行業圍繞經濟轉型升級,優化資金配置,擴大資金有效供給,在推動經濟平穩發展,助力企業騰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走過30年發展路,在中國經濟增速逐步換擋的背景下,共同構建一個更為活躍、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已經成為資本市場參與者的共同願望。提質增效與風險防範並重已經成為證券公司做優做強的導向。

三十而立:風雨征程謀發展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證券公司開始正式設立,主要以交易國庫券和部分公司的股票為主。上世紀90年代,隨著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正式成立,股票交易從場外轉向場內,證券公司開始進入加速發展的時期。

上世紀90年代,是證券行業的高速發展期。在這個時期,中國證監會正式成立,中國證券業的法律監管體系初步確立,中國的證券市場開始從區域市場快速擴展至全國性市場,證券公司從無到有,證券交易從單一的國庫券到擴展到標準化的股票。隨著證券行業的快速發展,此階段也出現了一些市場問題,同時也為證券行業帶來了更加規範的監管需求和更加受到重視的風險管控意識。

進入21世紀,證券行業的發展速度雖有所放緩,但變得更加規範。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為中國證券行業的發展敲了一個警鐘。儘管中國的證券行業在這次亞洲金融危機中並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但從中學到了很多經驗和教訓,這一方面令中國證券行業的發展更加規範、穩定;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證券行業應對風險和處置風險的能力。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下,中國證券業扛住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2008-2009年,中國的證券公司從107家下降至106家,但總資產從1.20萬億升值2.03萬億。

2010年至今,證券行業再次進入一個加速發展的時期。2010-2019年,證券公司數量從106家升至133家,證券公司總資產從1.97萬億升至7.26萬億。在資本市場不斷髮展壯大的同時,證券行業也再度進入一個加速發展的時期。在這個時期,金融監管的力度也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2015年,金融服務實體的再定位、《資管新規》出臺以及金融穩定委員會的設立,都意味著防範金融風險成為更加重要的任務。證券行業作為金融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也對風險的防控變得更加重視。

今年,全球經濟在百年一遇的疫情的衝擊下,出現較大程度的萎縮。一季度我國實際GDP增速下行至-6.8%,二季度小幅回升至3.2%,國內的消費、投資等分項都出現較大程度的回落。同時,疫情衝擊下,海外經濟也出現大幅萎縮,美國、歐洲和新興市場需求大幅下降,失業率明顯上升。三季度來看,中國經濟已經逐漸從疫情中恢復,歐元區、美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速也有所回升,但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比如巴西和印度等,疫情還在進一步發酵,經濟增長依然乏力。整體來看,全球需求的恢復依然較為疲軟,並面臨較高的不確定性。

儘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逐漸消退,但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中美關係的不斷變化,對券商的發展都將產生較大的長期影響。

提質增效:“四要求”促“量變”到“質變”

長期來看,中國經濟發展正在經歷由“量”到“質”的轉變,經濟結構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打造創新型社會成為當前階段的主要任務。在這個過程中,金融行業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金融行業對外開放速度不斷加快,這都對證券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全面防範金融風險,一切經營發展以“穩”為先。隨著金融開放的加快,金融市場波動可能有所加大,傳統的剛性兌付的格局正在逐步打破,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財務風險等各類風險因素正在以新的方式、新的節奏和新的監管政策相互疊加交織,風險識別、風險防範和風險處理變得更加困難。只有推動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不斷提高風險防範能力,以更高的風險防控標準持續穩健經營,才能護佑行業健康成長。

第二,迴歸金融本源,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通過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加大對企業直接融資的支持、為實體企業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務,才能有效的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提升實體企業的盈利能力,提高全社會的全要素生產率,才能營造有利於創新的金融環境,配合經濟結構調整,適應新的“低速高質”的經濟增長模式。

第三,把握改革機遇,助力企業騰飛。在金融市場的開放過程中,金融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會有新的金融服務形式出現,也會對原有的金融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企業只有充分把握證券業改革的大方向,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打造富有特色的金融服務,才能把握住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帶來的行業紅利,不斷髮展壯大。

第四,調整企業戰略,打造公司文化,培養公司人才。新時期的金融市場,對證券行業意味著新的戰略定位。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證券公司需要及時調整企業戰略進行應對。通過打造優良的企業文化,提高企業凝聚力,培養具有競爭力的人才隊伍,才能保證證券公司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發展、壯大。

風險防範:“守門人”職責不可鬆懈

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改革逐漸深入,證券行業仍處於快速發展中,但也面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例如金融市場擴大開放、互聯網金融方興未艾、業務創新日益複雜、業務佣金持續下調等。整個行業在強調提質增效的同時,加大風險防控力度也勢在必行。在中國證監會、中國證券業協會等監管部門或行業自律組織的指導下,證券行業加強了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水平。

但因為內外部經營壓力,在股東要求投資收益回報的壓力下,部分證券公司過於關注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擴大利潤空間,而忽視業務運營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風險管理工作裹足不前,甚至漏洞百出,風險管理相關經費投入較低,風險管理團隊人手不足,專業能力欠缺,部分證券從業人員主動風險管理意識不強,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不夠完善,未能與業務實現同步發展等,進而對證券行業發展造成了重大負面影響。

在一次次經驗教訓和監管部門指導中,我國證券行業逐步接受了風險管理是生命線的基本理念,意識到風險管理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同時,監管部門發佈的《證券公司全面風險管理規範》、《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自律規則給證券公司開展全面風險管理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規範,證券行業全面風險管理工作持續完善之中。

2020年以來,隨著《證券法》修訂實施,有關部門密集出臺相關配套措施,以及從金融委會議精神、銀保監會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槓桿和投機炒作行為,證監會集中曝光非法從事場外配資平臺名單和一系列行政監管措施,旨在引導資本市場參與者共同構建一個更為活躍、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7月10日,證監會修訂《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進一步強化合規、審慎經營導向,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權重,適應專業化、差異化發展需要。

一是完善對證券公司及其相關人員被採取行政監管措施、自律管理措施的扣分規則,明確對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嚴重失效等情形予以調降分類級別的依據,優化風險管理能力加分指標;本項修訂有助於促進證券公司強化資本約束,提高全面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二是從投資銀行、資產管理、機構客戶服務及交易、財富管理、盈利能力、信息技術投入等方面,優化調整業務發展狀況評價指標;這項修改體現了監管支持證券公司做優做強、差異化發展的導向。

《證券法》修訂與證券公司業務及發展直接相關,註冊制的實施進一步強調了證券公司在資本市場中承擔重要的“守門人”職責,是資本市場核查驗證、專業把關的首道防線。

正如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樣,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不存在也不可能獨善其身,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中國的改革開放一直在深化改革開放的路上,資本市場的改革將會帶來一個更加開放、活躍的資本市場。市場參與者共處一個“世界”,深度參與者在市場中不止扮演一種角色,證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供給端的“守門人”,同時也是資本市場需求端的投資者,亦是資本市場的融資人和中介機構。一個良好的市場,能夠實現良幣驅逐劣幣,帶來的將會是良性可持續循環,以及共同向好的利益觀。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所謂“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心懷求同存異之心,走差異化,多樣性的發展之路,同時,將提質增效與風險防範兩手抓,證券行業將會煥發新的時代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