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十四五”發展,這7個問題答案都在這兒!

今(25)日,中共重慶市委舉行新聞發佈會,解讀《中共重慶市委關於制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重慶“十四五”發展,這7個問題答案都在這兒!

新聞發佈會現場 鄒樂 攝


重慶如何推動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中共重慶市委常委、秘書長,市委新聞發言人王賦:


重慶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十四五”發展的重中之重來抓。在《建議》中,充分體現了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概括起來,將重點從以下5個方面發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①構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格局。服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推動重慶更好地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作為雙城經濟圈建設在重慶精準落地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動“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目前各片區、各區縣都明確了功能定位、完善了空間佈局。促進重慶都市圈與成都都市圈相向發展,推進川渝毗鄰地區功能平臺建設,帶動成渝地區空間佈局整體優化。


②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構建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加快出渝出川大通道建設,“米”字型高鐵網預計“十四五”將基本形成;提升國際航空樞紐能力,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已開工,投用後年旅客吞吐量達8000萬人次,還將規劃研究重慶新機場建設。打造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汽車、電子信息等先進製造業集群,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強經濟實力、發展活力。


③增強科技創新能力。高起點、高標準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兩江協同創新區。整合優化科技資源,吸引創新人才,激發創新活力,完善體制機制,營造鼓勵創新的生態環境。


④深化改革開放。推進更深層次改革,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推進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國企混合所有制等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提升開放平臺能級,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質量。


⑤創造高品質生活。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兩岸青山·千里林帶”等生態治理工程,探索綠色轉型發展路徑。統籌推進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抓好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重點民生工作。


重慶“十四五”發展,這7個問題答案都在這兒!

川渝聯繫更緊密 重慶火車站供圖


目前,重慶與四川共同編制了雙城經濟圈建設項目庫,建立了兩省市領導聯繫重點項目工作機制,將共同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兩省市協同推出了95個川渝通辦事項和第一批30項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改革清單,下一步還要實施兩地便捷生活行動,持續推動政策體系協同,推出更多惠及老百姓和市場主體的政策措施。


為確保雙城經濟圈建設任務紮實推進,重慶與四川建立了四級合作工作機制。


●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研究落實重點任務、重大項目等,今年已召開兩次會議;

●常務副市(省)長協調會議,定期研究協調工作;

●聯合辦公室,設在兩省市發展改革委,實行人員互派、實體運行,加強工作調度;

●交通、產業、創新、市場、資源環境、公共服務等專項合作機制,分領域推進。


一年來,這四級機制運行順暢,下一步還將不斷健全完善。


重慶如何融入新發展格局?


中共重慶市委副秘書長、研究室主任劉曉吾:


中央在戰略上布好了局,地方就要在關鍵處落好子。《建議》對如何融入新發展格局作出了專門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結合重慶實際,具體從四個方面探索有效路徑。


①全力抓好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重慶是製造業重鎮,產業的基礎非常好、非常紮實。市委提出,要以滿足國內需求為出發點來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實現供需良性互動、動態平衡。在疫情影響下,當務之急是優化產業鏈,保障供應鏈。從長遠來看,重點是推動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更好適應市場需求,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②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前段時間市委對這項工作進行集中部署推動,總的要求是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同心協力辦好合作的事,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市委圍繞融入新發展格局,提出要充分發揮好重慶的通道優勢,通過長江黃金水道把西部內陸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緊密連接起來,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把中國的西部和世界的東盟緊密連接起來,通過中歐班列等把中國和歐盟等經濟體緊密連接起來,更好地融入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④著力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重慶作為直轄市,城鄉融合發展任務很重。市委提出,要著眼於促進城鄉經濟循環,統籌抓好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這兩件大事,促進城市品質提升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一區兩群”協調發展,解決好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以城鄉融合發展開闢更大需求空間。


重慶“十四五”發展,這7個問題答案都在這兒!

俯瞰重慶 張坤琨 攝


重慶如何統籌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

未來將面對哪些具體挑戰?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董建國:


按照中央部署,“十四五”期間,重慶將從三個方面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①加速通道基礎設施建設。針對當前部分鐵路的運能飽和、部分公路還存在“斷頭路”的情況,將採取三項措施,夯實通道的“硬件”基礎。


●提升鐵路幹線運輸能力。實施一批幹線鐵路擴能改造項目,建成渝懷鐵路二線,適時啟動涪柳鐵路、渝黔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打造重慶至北部灣出海口大能力鐵路運輸通道。


●優化公路運輸網絡。加快推進渝黔、渝湘等高速公路複線建設和擴能改造,全面打通主要公路瓶頸路段,有效擴大通道輻射範圍。


●完善樞紐基礎設施。加快沙坪壩團結村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等場站擴能改造。推進萬州新田港、涪陵龍頭港等樞紐型港口進港鐵路建設,打通鐵水聯運“最後一公里”。完善物流樞紐設施,加快構建陸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體系。


重慶“十四五”發展,這7個問題答案都在這兒!

萬州新田港 重慶高速集團航發集團供圖


②提升通道物流服務效能。立足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和通關便利化、加強多式聯運銜接等關鍵環節,築牢通道的“軟件”支撐。


●提升物流運輸組織能力。加快建設重慶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促進跨區域物流信息互聯互通。完善鐵海聯運、國際鐵路聯運、跨境公路班車等運輸組織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和運營效能。


●加強與中歐班列(渝新歐)、長江航運的銜接。有效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銜接東南亞地區和中亞及歐洲地區的路橋紐帶作用,依託樞紐港口實現鐵路班列和長江航運的中轉聯運,推廣“滬渝直達快線”運營模式,減少貨物中轉時間。依託江北國際機場,提升陸空轉運水平。


●推動通關便利化。提升重慶口岸“7×24”小時通關服務保障水平,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加強與東盟國家的海關合作,鞏固中國—東盟海關檢驗檢疫合作機制。


重慶“十四五”發展,這7個問題答案都在這兒!

中歐班列 鄒樂 攝


③促進通道和區域經濟融合發展。重慶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牽頭建立了“13+1”的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即西部的12省區市、海南省,再加上廣東湛江市。上個月在重慶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對區域聯動作了協商、作了安排。


前段時間RCEP協定的正式簽署,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RCEP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是東盟國家牽頭髮起的,東盟10國加上中、日、韓、澳大利亞、新西蘭一共15個國家。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將更好發揮成渝地區和重慶的通道功能,可以在協定的實施過程中起到重要促進作用,這也是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歷史機遇。


重慶“十四五”發展,這7個問題答案都在這兒!

夜幕下寸灘港與立體重慶交相輝映 張坤琨 攝


接下來,重慶將會深化和東盟的經貿合作,切實將通道的物流優勢有效轉化為貿易優勢、產業優勢,以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打造高品質陸海聯動的經濟走廊。具體而言,主要抓好三項措施。


①促進貿易提質增量。推動川渝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開放示範區建設,構建便捷高效的貿易直通平臺。完善進口商品分銷體系,推動歐洲與東盟國家的優勢產品在渝集散、分撥、中轉、銷售、結算。


②強化通道產業合作。推進與通道沿線省區市共建一批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產業轉移合作園區。發揮重慶與東盟國家產業互補優勢,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高標準實施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


③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加快清除阻礙資源要素自由流動的市場壁壘,推動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為海內外廣大企業家來渝投資興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重慶如何加快建設

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董建國:


“十四五”期間,重慶的綜合交通建設將會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國家交通強國試點等重大戰略契機,來構建重慶的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建設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是國家對重慶的一個重要定位,這是一個總目標。主要有六項任務:


①基本形成“米”字型高鐵網。總體上將實現“五年全開工、十年全開通”,高效融入國家“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鐵路客運要實現一小時成渝雙核直連;3小時毗鄰省會互通,比如重慶毗鄰的省會城市長沙、武漢等,3小時以內到達;6小時通達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城市群。


重慶“十四五”發展,這7個問題答案都在這兒!

CR400AF“復興號”動車 鄒樂 攝


②加快構建主城都市區軌道上的“1小時”通勤圈。以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為基礎,加快實施軌道交通成網計劃,構建“兩環十射多聯線”的城際和市域市郊鐵路網絡,強化市域市郊鐵路和城市軌道的無縫銜接。


③加快建設國際航空門戶樞紐。完成江北機場T3B航站樓和第四跑道建設。與四川一起,共建世界級機場群。完成萬州、黔江機場的改擴建。優化國際客貨運航線。


④強化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功能。系統提升幹線航道的通航能力,加快長江干線朝天門至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嘉陵江利澤、烏江白馬、涪江雙江航電樞紐工程等項目建設。


⑤加快形成“三環十八射多聯絡線”高速公路網。重慶正在編制“十四五”規劃綱要,項目庫已基本形成,總的算下來“十四五”期間將會開工建設高速公路1000公里、建成120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將會達到4600公里,形成全面覆蓋重要鄉鎮、工業園區、交通樞紐節點、旅遊景區,並且密切銜接高速公路和周邊省份的“蛛網狀”國省道網絡。同時,統籌做好交通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銜接,著力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


⑥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以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樞紐、智慧航道為示範,推動傳統交通基礎設施成網提效,提升運行效率、整體效益和服務品質,進一步提高一體化、智能化水平。


重慶“十四五”發展,這7個問題答案都在這兒!

T3B航站樓效果圖 重慶機場集團供圖


在推進這六項任務的過程中,堅持兩個原則:


①堅持交通基礎設施的高質量發展。圍繞著系統化、協同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要求,著力提升綜合交通樞紐發展水平,強化各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人暢其行、貨暢其流、智慧綠色、經濟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和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形成有力支持。


②堅持體制機制創新。強化交通發展適度超前和經濟可持續的銜接平衡,創新交通項目投融資模式,構建完善的全生命週期成本核算和資源供給體系,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交通建設運營,優化政府資源、資產、資金配置,有效保障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質量發展。


重慶如何進一步推動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黨委書記、局長陳金山:


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產業形態,不僅自身有著蓬勃的發展生機,又能為實體經濟“賦能”,成為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特別是數字經濟與製造業的融合,成為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建議》就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作了專門的部署和安排,將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來抓好落實和推進。


●要進一步完善“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比如集成電路,將突出特色、抓住重點,加速IGBT等功率器件發展,推動硅基光電技術工程化、產業化應用,將重慶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功率半導體產業基地。


又如新型顯示,將積極推動Micro-LED等技術突破,將重慶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新型顯示產業基地。同時,進一步依託發揮好智能終端產業規模優勢,延伸發展各種電子元器件、模組等上下游產業鏈,構建更為完整的產業生態。


重慶“十四五”發展,這7個問題答案都在這兒!

俯瞰禮嘉智慧公園 鄒樂 攝


●要進一步深化智能製造實施。將更加廣泛推動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建設更多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全面提升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要進一步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將依託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加大標識註冊量和解析量的累積,構建起更好的工業互聯網發展生態。培育10個左右在全國有著較強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吸引更多的中小企業“上雲上平臺”。


加大5G規模組網力度,打造一批“5G+工業互聯網”的示範應用場景。加強與四川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動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示範區建設。讓工業互聯網在“十四五”時期為製造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積極推動新業態發展和新模式應用。

引導工業企業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向服務環節延伸,鼓勵服務業企業向製造環節拓展,推動網絡協同製造、設備健康管理、遠程運維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得到更大發展、實現更大規模應用。


重慶將從哪些方面

推動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


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黨委書記、局長許洪斌:


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把西部(重慶)科學城作為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支撐,專門進行了部署,明確了思路、目標、任務等要求。


下一步,重慶將從

“建平臺、興產業、聚人才、優環境、提品質”五個方面發力。


重慶“十四五”發展,這7個問題答案都在這兒!

西部(重慶)科學城效果圖 重慶高新區供圖


●打造重大創新平臺。圍繞建設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謀劃未來科技的新領域、新方向,爭取更多的國家隊佈局落地,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力爭大科學裝置、基礎科學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平臺取得突破。加快建設中科院重慶科學中心,突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業的需求,在基礎科學、產業創新、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方面建立若干個卓越研究中心、科學研究中心。


●壯大新興產業。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提升前沿技術的創新力和科技成果的轉化力,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重點打造西永微電園、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金鳳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等平臺,引導企業做大做強,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培育壯大先進製造、大健康等新興產業集群。


●集聚高層次人才隊伍。打造“人才特區”,出臺“金鳳凰”人才政策,發揮好領軍科學家的帥才作用,營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注重培育青年科技人才,直接給予新進博士項目支持,為他們提供安家落戶、居留簽證、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優質服務,解決後顧之憂。促進科學城與大學城互動發展,讓高校學生在“大學城求學、科學城創業”。


●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持續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擴大高校院所在機構設置、人才招聘等方面的自主權,落實“揭榜掛帥”機制,推行經費使用“包乾制”,讓科研人員集中精力潛心研究。為從事基礎研究科研人員創造更加寬鬆的環境,鼓勵他們甘坐冷板凳,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自由探索、厚積薄發。


●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加快建設科學公園、科學會堂、科學大道等城市地標,佈局建設高品質國際社區、國際學校、國際醫院,規劃建設“五快五普”城市軌道,優化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打造宜居、宜業、宜學、宜遊的現代化新城。


重慶“十四五”發展,這7個問題答案都在這兒!

重慶高新區 重慶高新區微訊供圖


此外,重慶要發揮好科學城的創新引領功能,構建高效協同的區域創新體系,形成一城引領、多園支撐、點面結合、全域推進的創新格局,推動“一區兩群”協同創新。


西部(重慶)科學城還將與兩江協同創新區、西部(成都)科學城、綿陽科技城,以“一城多園”模式共建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十四五”時期重慶製造業

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陳金山:


重慶作為製造業重鎮,“十三五”期間重慶製造業總規模得到進一步壯大、產業體系得以進一步完善,這為“十四五”時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十四五”時期,重慶製造業發展迎來新的機遇。


第一個機遇是新發展格局的加快構建,將為重慶製造業發展創造更加廣闊的空間。從國內循環看,重慶作為西部地區的直轄市,在城鎮化、工業化上潛力巨大;從國際循環看,重慶已構建起西向、南向等大通道,讓重慶製造業企業能更好對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利用好兩種資源。


第二個機遇是近幾年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的成功實踐,為“十四五”時期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下好了“先手棋”。無論是新興產業的快速壯大,還是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改造持續推進,都為製造業進一步轉型升級奠定了良好基礎。


第三個機遇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啟動建設,讓兩地製造業企業能更好開展資源整合,發揮出“1+1>2”的效益,促進成渝地區成為國家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


重慶“十四五”發展,這7個問題答案都在這兒!

重慶西部電子電路產業園內,工作人員正在生產電子電路板 齊嵐森 攝


“十四五”期間,重慶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①迅速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和節能環保等方向,佈局一批優勢產業鏈,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規模邁上萬億級臺階。


②鞏固提升支柱產業。著力提升電子、汽車摩托車、裝備製造、消費品、材料等優勢支柱領域產業鏈水平,促進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深入實施智能化改造,提高生產效率,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③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既要發揮科研院所和高校作用,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和支撐;更要鼓勵和推動企業加強自身研發機構建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研發水平,真正實現製造業發展的動能轉換。


④培育一批優質市場主體。一方面加大招商力度,引進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和項目;另一方面著力完善企業孵化成長體系,讓重慶成為高科技企業的“生長地”。特別是要著力培育一批具有行業領軍地位的企業和卓越的企業家隊伍,讓重慶製造業企業不僅有規模,而且有高度。


⑤要著力推動區域協同發展。一方面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的戰略機遇,在產業規劃、產業鏈、產業政策上加強協同。


另一方面,深入落實重慶“一區兩群”戰略,將主城都市區的中心城區建設成為創新發展的引領區、將主城新區建設成為製造業加快發展的支撐地,將“兩群”地區建設成為綠色發展、特色發展的示範區,促進市域製造業協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