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國旗

芬蘭共和國(芬蘭語:Suomen tasavalta,瑞典語:Republiken Finland),簡稱芬蘭(芬蘭語:Suomi,瑞典語:Finland),位於歐洲北部,北歐五國之一,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國土總面積33.8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00公里,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芬蘭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和短暫,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芬蘭是聖誕老人的故鄉,最早的居民為拉普人,故芬蘭又稱拉普蘭,芬蘭人遷入後,建立了芬蘭大公國。十二世紀後半期被瑞典統治。1809年俄瑞戰爭後併入俄羅斯帝國,成為大公國。1917年12月芬蘭共和國宣佈恢復獨立,成為一個永久中立國。

芬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芬蘭是歐盟成員國之一,但人均GDP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與其鄰國瑞典相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芬蘭政府公務員清廉高效,並且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監督世界各國腐敗行為的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公佈2012年全球清廉指數報告,在176個國家和地區中,芬蘭名列第一,為最清廉國家。 2019年2月,2018年全球幸福指數出爐,芬蘭排名第一 。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國土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國徽


政體

芬蘭的政體是內閣制,自1917年12月6日宣佈獨立以來,芬蘭就一直是一個獨立的共和國。而此前芬蘭是俄羅斯帝國統治下的藩屬國。其歷史基礎是斯堪的納維亞自耕式農場主社會。芬蘭是北歐國家中唯一在此基礎上建立共和國體制的國家,並且芬蘭的總統要比其它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國王或君主有更強的政治影響力。

芬蘭實行共和制和"議會代表"民主體制,議會依照比例代表制原則以直接選舉方式產生,人民擁有政治權力並通過議會來行使。議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採取議院制,由200名議員組成,每4年改選一次。

國會內包括一個議院及其200位議員。議員以四年為一任,經過直選及比例投票制選出。共和國總統每六年選舉一次,芬蘭於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為歐盟成員國。

2006年1月至12月,芬蘭第二次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在任職期間,在提升歐盟的國際地位、增強歐盟行動的連貫性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2011年6月,聯合黨、社民黨、左翼聯盟、綠色聯盟、瑞典族人民黨、基督教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

憲法

1919年7月17日頒佈生效。憲法規定,國家立法權由議會和共和國總統共同行使;總統是國家元首,擁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統帥三軍等實權,每六年選舉一次。1999年芬議會通過新憲法,名稱由《政府組織法》改為《憲法》。新憲法加強了議會和政府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減了總統部分權力。


歷屆總統


芬蘭總統,是芬蘭共和國的國家元首。根據芬蘭憲法,芬蘭共和國總統由公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任期六年,可連任一次。


1、 卡羅·尤霍·斯托爾貝里(Kaarlo Juho Ståhlberg )1919年7月27日—1925年3月1日 民族進步黨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1865年1月28日-1952年9月22日),芬蘭法學家和學者,他是芬蘭憲法的設計師,在1919年芬蘭憲法的起草發揮了核心作用。他是芬蘭獨立後第一任芬蘭總統(1919 - 1925)和一個民族主義自由派.

2、 勞裡·克里斯蒂安·雷蘭德(Lauri Kristian Relander )1925年3月1日—1931年3月1日 農業聯盟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雷蘭德出生於俄羅斯帝國芬蘭大公國的庫爾基約基(Kurkijoki),是農學家埃瓦爾德·克里斯蒂安·雷蘭德和格特魯德·瑪麗亞·奧爾索尼(Gertrud Maria Olsoni)的兒子。原名為克里斯蒂安·拉爾斯,在芬蘭學校期間改名為勞裡。1901年隨父親進入赫爾辛基大學學習農學,並獲得了他的第一個哲學學士學位,1905年獲得他的第二個——農學學士學位(第二年)。同年他於西格妮·瑪麗亞·厄斯特曼(Signe Maria Österman,1886 - 1962)結為夫婦。他們有兩個孩子,瑪雅麗莎(Maja-Lisa,1907 - 1990)和拉格納(Ragnar ,1910 - 1970)。


1907年雷蘭德獲得了農業化學和農業經濟學碩士學位,1908年到1917年作為一個研究員在一個國家農業實驗機構工作,1914年獲得博士學位。在這個時期他同樣活躍在農業聯盟的政治上。1910年他被選進議會,任職到1913年,1917年到1920年再次當選議員。1917年,他成為農業聯盟領袖之一。


芬蘭獨立後,他的政治生涯很順利。1919年當選為議會議長,1920年他被任命為維普里省的省長。1925年雷蘭德被提名為農業聯盟的候選人參加總統選舉,他當時只有41歲,他的提名是一種意外,是進一步保障農業聯盟在總統選舉中的優勢。他在第三輪投票中以172票對109票擊敗民族進步黨候選人里斯託·呂蒂,當選為總統。


作為總統,雷蘭德由於年輕,政治經驗不足,其支持率逐步降低。甚至因為不斷的國事訪問和旅行,而招致了批評,導致綽稱他為"旅行拉塞"(Reissu-Lasse)。在他的任期內的政府內閣往往很脆弱、短暫。雖然雷蘭德不能被認為是一位強有力的總統,但他仍做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事情:他讓社會民主黨組成少數派政府(1926 - 27),任命芬蘭的第一位女性內閣部長蜜娜·西蘭派(社會福利部長助理),兩次解散議會(1929年的公務員的工資糾紛和1930年的國會取締共產黨,這需要一個憲法修正案,並獲得三分之二的議員支持),還支持極右翼的拉普阿運動,直到它開始綁架各種政治對手。


1931年雷蘭德卸任後,1931年至1942年擔任芬蘭一個火災保險公司(Suomen maalaisten paloapuyhdistys)總經理,1942年死於心臟衰竭。


3、佩爾·埃溫德·斯溫胡武德(Pehr Evind Svinhufvud )1931年3月1日—1937年3月1日 民族聯合黨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通常被稱為P. E. Svinhufvud,1861年12月15日-1944年2月29日),出生於塞克斯麥基,芬蘭獨立後第一位國家元首,先為總理,後任總統。在芬蘭內戰時期(1918)和30年年代早期,他任芬蘭政府首腦,鎮壓芬蘭共產黨,維持一個右翼政權。


1894年斯溫胡武德進入芬蘭議會,當時芬蘭仍為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1914-1917年由於反俄羅斯被放逐到西伯利亞。1917年3月俄國爆發革命後回到芬蘭,當年11月27日就任總理和參議院議長。1918年芬蘭內戰時他領導獲勝的"白色"政府擺脫了俄國的統治而獨立。由於親德,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他即辭職,加入保守的民族聯合黨。1930年7月至1931年2月任總理,1931年3月至1937年2月任總統。他協助右翼的拉普阿運動鎮壓芬蘭共產黨,所有的共產黨議會成員都被逮捕,但反對把芬蘭變成反民主的獨裁國家。1944年去世。


4、屈厄斯蒂·卡利奧(Kyösti Kallio )1937年3月1日—1940年12月19日 農業聯盟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屈厄斯蒂·卡利奧(芬蘭語:Kyösti Kallio,1873年4月10日上維耶斯卡 - 1940年12月19日赫爾辛基),芬蘭政治家,芬蘭耕地聯盟成員,曾任芬蘭總統及四任芬蘭總理。


5、里斯託·呂蒂(Risto Heikki Ryti )1940年12月19日—1944年8月4日 民族進步黨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里斯託·海基·呂蒂(芬蘭語:Risto Heikki Ryti,1889年2月3日胡伊蒂寧 - 1956年10月25日赫爾辛基),芬蘭政治家,芬蘭民族進步黨成員,曾任芬蘭總理和芬蘭總統。1941年6月25日帶領芬蘭對蘇聯宣戰並站在德國一方加入蘇德戰爭,引發繼續戰爭。納粹德國於1944年大勢已去後辭去總統職位。

2004年芬蘭廣播公司將里斯託·呂蒂選為最偉大的100名芬蘭人第二名,僅次於卡爾·古斯塔夫·埃米爾·曼納海姆。

6、 卡爾·古斯塔夫·埃米爾·曼納海姆(Carl Gustaf Emil Mannerheim )1944年8月4日—1946年3月8日 無黨籍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卡爾·古斯塔夫·埃米爾·曼納海姆(1867年6月4日–1951年1月28日),芬蘭近現代軍事、政治人物 。

曼納海姆早年在沙俄軍隊中服役,1917年回到芬蘭 。1918年於芬蘭內戰擔任芬蘭軍事委員會主席兼自衛軍總司令(白軍領袖),1918至1919年任芬蘭攝政兼最高統帥 。1931年至1939年出任芬蘭國防委員會主席,在任內修建了"曼納海姆防線" 。1933年獲陸軍元帥稱號。1939年起作為芬軍總司令 ,指揮抵禦蘇聯侵略的"冬季戰爭",保證了芬蘭的獨立。1942年晉升為芬蘭元帥,為芬蘭軍事歷史上級別最高的軍人。1944年8月當選為芬蘭第6任總統總統(1944至1946年) 。1951年在瑞士洛桑逝世,終年84歲。

曼納海姆被大多數芬蘭人視為民族英雄。2005年,《赫爾辛基新聞》將曼納海姆列為"芬蘭最偉大的人"。

7、尤霍·庫斯蒂·巴錫基維(Juho Kusti Paasikivi )1946年3月8日—1956年3月1日 民族聯合黨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他研究法律和歷史,曾在赫爾辛基大學任教。後來轉入金融、銀行和保險部門。他是個現實主義者,認為小國不能長期反對國家,因而為保持保持芬蘭在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而奮鬥,1907年進入內閣,次年為財政部長。當俄國對芬蘭推行俄國化政策的時候,他退出了內閣。

1918年芬蘭獨立,他出任總理。推行親德政策,1920年與蘇聯簽訂塔爾圖和約,後來成為傑出的銀行家和商人,1936年-1939年出任駐瑞典公使,在1938年—1939年的危機時期,他主張接受蘇聯的要求,努力使蘇芬戰爭(1939年—1940年)很快結束。簽署了割讓十分之一領土的的條約。1940年3月-1941年11月,出任駐蘇聯公使。1941年—1944年蘇芬再次進行戰爭時,他與蘇聯官員仍然保持接觸,並在蘇聯即將戰勝納粹德國時出任總理(1944年—1946年),認真執行媾和條件。1946年3月至1956年2月,他任芬蘭共和國總統。1955年收回在1944年租給蘇聯作為海軍基地的波卡拉。


8、烏爾霍·卡勒瓦·吉科寧(Urho Kaleva Kekkonen )1956年3月1日—1982年1月27日 農業聯盟/中間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烏爾霍·卡勒瓦·吉科寧(Urho Kaleva Kekkonen,1900年9月3日—1986年8月31日),芬蘭總統(1956一1981)。1950一1956年5次出任內閣總理。是所謂蘇聯半控制時期芬蘭化的代表人物。

9、毛諾·亨裡克·科伊維斯托(Mauno Henrik Koivisto )1982年1月27日—1994年3月1日 社會民主黨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科伊維斯托·毛諾·亨裡克,1923年生於圖爾庫,畢業於圖爾庫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

1966—1967年、1972年,任芬蘭財政部長;

1968—1970年,任芬蘭總理;

1970—1977年,任芬蘭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

1979—1981年,再任芬蘭總理;

1982—1994年,任芬蘭總統。

10、 馬爾蒂·阿赫蒂薩裡(Martti Ahtisaari )1994年3月1日—2000年3月1日 社會民主黨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馬爾蒂·阿赫蒂薩裡(Martti Oiva Kalevi Ahtisaari),社民黨人,芬蘭前總統。

1994年3月在任芬蘭總統,2000年3月1日去職。2005年11月11日被任命為聯合國科索沃問題談判特使。因為他的卓越貢獻,時常被視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2008年獲得日本法政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1] 。

2008年獲得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頒發的2008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其頒獎詞是:"因其在過去30多年來,橫跨幾大州,為解決國際間爭端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2020年3月21日,馬爾蒂夫人埃娃·阿赫蒂薩裡被確診為新冠肺炎;3月24日,馬爾蒂·阿赫蒂薩裡被診斷為新冠肺炎

11、 塔裡婭·卡里娜·哈洛寧(Tarja Kaarina Halonen )2000年3月1日—2012年3月1日 社會民主黨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前任芬蘭總統。女,1943年生。法學碩士,社民黨人,議員。1970年起任芬工會中央聯盟法律事務顧問,1974至75年任總理秘書,1977至96年任赫爾辛基市議會議員。1979年當選國會議員,曾任議會社會事務委員會主席和大委員會主席。1987至90年任社會衛生部長,1990至91年任司法部長。1995年4月出任外長,2000年1月當選總統,3月就任。70年代曾來華旅遊。1995年9月率團參加北京世婦會,1996年4月陪同芬總統訪華。1997年出席香港迴歸儀式。1998年9月應邀正式訪華。愛好繪畫。有一個孩子。

12、 紹利·尼尼斯托(Sauli Väinämö Niinistö )2012年3月1日—今 民族聯合黨

趣歷史|芬蘭歷屆總統(1919-2020)

紹利·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1948年8月24日- ),法學碩士。他是是芬蘭民族聯合黨領導人、歐洲民主聯盟主席,芬蘭政界最具經驗的政治家之一。1987年當選國家議員,曾經擔任民族聯合黨主席、司法部長、財政部長、副總理、歐洲民主聯盟主席、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董事會主席、歐洲投資銀行副行長等職務。2007年至2011年擔任議長。

現任芬蘭總統。

PS:以上內容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