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的中国地铁

穷,就要减少消费,因为资源有限。——王福重

民主共和国,傲岸立东方。1971年,中国第一条地铁线路正式开通试营,随着电铃的一声奏响,微风与激流在四周涌动。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们来来往往。地铁上挤满了乘客,继续缓缓地向下一站驶去。

中国著名经济学博士王福重先生对于地铁曾这样说道:“中国地铁票太便宜,所以拥挤,票价应该涨十倍”。

拥挤的中国地铁

杠杆调价,减少拥挤

针对地铁拥挤这一现象,王福重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依靠价格杠杆调控地铁票价”。所谓价格杠杆,这是指以价格来调节国民经济的一种手段。作为一名经济学者,王福重始终认为市场是调节经济最好的手段。

按王福重所说,地铁的票价应该随着客流量的出行而合理调价。“地铁是私人物品,并不是像大家说的公有的,因为这个东西是可以收费的。”在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收费的物品可以算是私人物品。

另外王福重还提到,地铁的票价可以错峰调价。

“中国地铁票太便宜,所以拥挤,票价应该涨十倍。我们可以用错峰涨价的方式来避免拥挤,早上五点到七点左右这个时间段,人流量小,地铁票价可以低一点。上班高峰期的时候,地铁票价就应该给它涨起来。这个就是价格机制的作用。”

拥挤的中国地铁

中国地铁票价:按里程收费,十分便宜

地铁如今已成为大城市中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地铁系统属于公共物品。中国地铁票价的制定原则,基本是按照行程距离收费或者分段计票价。

到目前为止,国内已建成地铁的城市共有三十一个,按照里程长度来说,其中以上海最长,天津最短。

综合各个城市不同的计价方法看来,南京与武汉的票价最实惠,而广州和深圳作为一线城市,票价相对来说贵了一些。不过总的来说,中国地铁的票价可谓十分便宜。

中国地铁票价之便宜,其中的一大原因是由于政府补贴性质,这是政府税收为民众提供的城市建设必要物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受惠最大的当是中国百姓。

拥挤的中国地铁

地铁拥挤的根本原因——畸形的社会发展理念

如若真按王福重所说,将地铁票价提高十倍,错峰涨价,如此作为之后,便能从根本上解决根本问题吗?笔者认为,非也非也!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了一种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地方差别的客观现状。最终这种差别便直接表现在人们财富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异上。

为了减少这种差异,不少年轻人纷纷去到大城市谋求发展,力求更好的出路。如此一来,大城市的人流势必增多。而地铁作为廉价便捷的出行方式,无疑是最佳选择。

缩小差别,并不单单是指物质方面的平均主义,政府应努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高各城市农村与边缘地区的社会生产能力。

社会生产,首先需要投入人力,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才能决定人们的去留方向。中小城市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大城市的交通压力才能得到缓解。只是一味地错峰涨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铁拥挤的问题。

拥挤的中国地铁

背井离乡,一心要到大城市里去

到海外去、到大城市里去成了年轻人的梦想,不少“深漂”“北漂”一族日益增加。在人们看来,大城市意味着赚钱多,大城市意味着能发展,在大城市工作的人们不知不觉被贴上了“体面”的标签。

以往通过读书改换门庭的观念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大批农民工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打工,人头涌动,亦成为大城市中靓丽的一道风景线。这亦是大城市内人口剧增的根本原因。

地铁票价涨价,这可能会解决一时的拥挤现象,然而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交通拥挤的原因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地铁拥挤表现出来的人口剧增现象,只是中国片面发展的一个投影。

拥挤的中国地铁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固然,这些人们为大城市的发展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些人原本所在的家乡,依然是贫穷与落后。

事实上,正因小城市本地人一味往大城市出走的原因,导致当今中国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与文化差别越发巨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受到了直接影响。

为什么国家政府不能鼓励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做建设呢?中国幅员辽阔,沃野千里,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论各处都有发展的空间和余地。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盘大棋,根据各个地方不同的特色及水平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给予政策优惠等各方面有利的经济条件,从根本上调整发展理念,人们回到家乡各司其职,大城市的交通压力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拥挤的中国地铁

因为便宜,所有人多拥挤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亦是国内城市中最早修建地铁的城市。英国伦敦市长早几年曾在中国体验北京地铁,最深刻的感受只有两个字:拥挤。尤其是上下班的高峰期时段,车厢内外皆是一片人山人海。

拥挤的中国地铁

地铁新线路开发地越来越多,市政府制定低票价理念的初衷,其中一方面主要是为了鼓励人们绿色出行,减少地面私家车的数量,缓解交通压力,对空气污染亦是一项有效的减缓措施,无奈事与愿违。

如今坐地铁的人数与日俱增,每当出行高峰期,地铁上便是拥挤不堪。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票价太便宜所致,然而究其根本,真正的问题还是因为社会的发展理念。

拥挤的中国地铁

高铁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近几年来高铁城市不断拓建,各城市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城市内交通堵塞及空气污染的问题得到了更完善的解决。地下铁道交通的发展与完善,是一座城市进入国际大都市现代化交通的标志之一。

地铁的建成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亦是解决大都市交通紧张状况最理想的交通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剧增与交通拥挤的问题日益明显,就此而言,地铁的投资与建设势在必行。

地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解决了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的矛盾问题,有效促进了城市合理布局的形成与规划。综合以上种种,不得不说,地铁实在是一项惠国惠民的投资措施。

拥挤的中国地铁

政府主导,强力控价

其实地铁最早建成之初,是由负责建设的集团所运营管理,而若集团想要依靠售票实现营利目的,地铁所售票价必须达到现今的几十倍不止。且国家考虑到集团之间往往利益至上的局限性,因此政府的投融资本就必须处在主导地位。

地铁作为地下最为庞大的封闭体系,人流密集,每日来往其中的客流量巨大,周边商铺和便利店等商业入驻与广告发展,亦是地铁运营时期主要的收入来源,成为其中直接获利的部分,这些收入与地铁票价皆是息息相关。

拥挤的中国地铁

部分城市地铁市政交通 “一卡通”的问题,亦是非常有讲究的。卡内押金的费用,以及电脑系统内预付费用的性质,亦是由政府市政部门直接掌握的一部分。

基此种种,地铁运营年收益回报及利润极大,在此种种有利的基础上,使得中国地铁票价十分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