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的孤獨感

偶然拍到兩張圖片,拍攝時間和拍攝地點均不同,可在我看來都透出一種淡淡的孤獨感。孤獨感就是這樣與眾不同,即使再濃烈,呈現出來也還是淡淡的。

鏡頭下的孤獨感

第一張是一顆古榕樹,有上百年的歷史,拍攝時天氣不好,不如今天陽光明媚,所以即使照片在不加任何濾鏡的情況下依然呈現出一種古樸感。一百多年,尋常人家早已經歷幾代人,周圍的建築也一次又一次地翻新,甚至圍著他的植物也不過近幾年才生根發芽,而他早已矗立百年。

在天氣的影響下,樹枝和樹葉構成一種水墨畫式的景象,好似在宣紙上暈染開來,枝葉盡頭淡淡的墨跡,葉子是用僅存的墨汁點上去的,分佈於各自的位置,完成了最後的步驟。

因為拍攝位置的原因,並沒有拍到樹的全景,只是他的主幹部分,或許全景會變得索然無味也未可知。在圖片中他好像一位老者,歷盡風霜,看慣歲月更替時代變遷,卻依舊堅守在那裡,不離不棄。這是樹的孤獨,可樹豈有那麼豐富地情感,不過是人的孤獨感的投射。

鏡頭下的孤獨感

第二張是窗外的夕陽,還未近黃昏的夕陽。夕陽下是道路與跑道,人們或走路或跑步,三五成群,好不熱鬧。可熱鬧是他們的,與我並無半分關係。

我為何不走出去,與他們走到一起?原來我和他們都不相識,出於禮貌,也不好打擾他們的樂事。我也不是沒有朋友,可大家都很忙,為學業為生活奔波,喊他們去散步豈不是耽擱他們的正事?

我並不孤獨,此處便有四位好友,藍天,白雲,夕陽,還有偶然吹來的微風。我只是偶爾孤獨,在喧鬧的人群中,在無人的街道口,在消息欄沒有一條消息的時候。

在我的拍攝視角下,大多數都是景物,很少有行人,更沒有自己。添加了人,景物就變得只是陪襯,變得彷彿任何事物都可將其替代,失去了這處景物的獨特感,而那不是我想拍的。

難道是因為景物的無法複製,景物的無法移動,只能在原地等待才顯得格外孤獨嗎?那麼人呢?這個世界那麼大,好多地方都沒去過,好多事物還沒有嘗試,就這樣說孤獨會不會太過於膚淺?太過於為賦新詞強說愁?人生又有多少次主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