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孫子兵法》:行軍篇上

兵聖說:凡是觀察敵情(要注意):通過山路會依靠山谷(林木茂盛便於隱蔽),面向南方的高地(向陽、視野開闊),敵人在高處不可仰攻,這是山地作戰的原則。渡水駐紮一定要和水邊拉開距離(一可引敵渡水來追,二則進退都有空間);如果敵人渡河來追,不要迎擊在水裡,等他一半(一部分)入水一半沒入水再攻擊,有利;如果想打,不要在水邊迎戰(敵在地我在岸會被逼上絕路);(在水邊也要)面向南方找高地駐紮,這樣就不會迎接水流(被人“灌溉”,參考關羽水淹七軍),這是在水上(近水)用兵的原則。通過鹽鹼沼澤地,不要停留;如果交戰在鹽鹼沼澤地,必須靠近水草和背靠樹林(鹽鹼沼澤地不生作物,靠近水草有水源,背靠樹林有依靠),這是鹽鹼沼澤地的行軍原則。平原駐軍選擇地勢平坦之地(但也不能太平坦,以免四面受敵),要右面和背後高,前低後高(平原作戰基本原則),這是平原作戰的原則。這四種用兵的的好處,就是黃帝勝過四帝的原因。

但凡駐軍選擇高處而不選擇低處,選擇向陽乾燥而不選擇陰暗潮溼,(生活)條件好供給充足,軍隊不會生病,才能勝利。丘陵堤壩行軍(駐紮),一定要在(佔領)向陽面,右方(側翼)背靠它。這是用兵有利,以地形作為輔助的方法。

上游下雨了,水沫飄過來,要想渡水,等水勢穩定再說。

但凡遇到兩山之間的溝裡有水的、四面峭壁(四面山壁似井)的、林木縱橫(或指山石縱橫阻礙)的、地勢低窪泥濘的、兩山之間狹窄山谷的,必須趕緊走,別靠近。我們遠離,讓敵人接近;我們面對它(六種險地),讓敵人背對它。

行軍在險阻之地(不好走的地方,險惡而有障礙)、沼澤低窪之地、蘆葦之地、山林之地、草木叢密之地,必須謹慎反覆搜索,這是(容易)有伏兵和細作的地方。

敵人離的近可很鎮靜,是依仗了險要的地勢;敵人離的遠還要挑戰,是想誘敵(我)深入;他們(敵人)之所以處於有利地勢,是因為有優勢(有他的道理和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