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姓氏最早出現於什麼時候?有具體的證據嗎?

解密歷史的細節


我是潘多拉效應,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愛新覺羅,羅馬字轉寫為Aisin Gioro(穆麟德式轉寫),歷史上清朝皇室姓氏。“愛新”是滿語“黃金”的意思。作為姓氏,發源地在寧古塔舊城東門外三里。“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是根據遠祖部族支系遠近劃分的。意思即為愛新部族遠支。

16世紀80年代,愛新覺羅氏還只是一個人數很少的家族,包括努爾哈赤的六祖以及他們22個兒子所組成的家庭。自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到末代皇帝溥儀清朝滅亡止,後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經歷了11代12位皇帝。在這近3個世紀中,後金、清朝的皇帝,擁有眾多的后妃,他們的子孫也擁有遠超過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國崇尚多子多孫的古老傳統習俗,因而愛新覺羅家族子孫繁衍十分迅速。現如今,姓愛新覺羅的人已經高達30~40萬。

當今清皇室後裔有的對皇族後裔的身份避而不談,例如大書法家啟功,也有的人對皇族後裔的身份為榮,例如女畫家愛新覺羅·毓崌。

愛新覺羅是清朝國姓,但是在滿文資料中很少使用這個名稱,如《滿文老檔》和《滿洲實錄》中,愛新覺羅一共只出現過三次。文獻上,對於其姓氏的起源的各種說法,經常自相沖突,學者一般相信,這個姓氏是由清朝皇室創造,用來塑造其地位。[2]

愛新覺羅,是清朝皇室姓氏。滿語“愛新”為金的意思。常見說法稱“覺羅”為姓的意思,但實際上滿語中“姓氏”一詞原文為hala(漢語哈喇、哈拉),gioro為首領之意。滿能;洲姓氏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於血緣宗親關係的族名(穆昆)。愛新覺羅一姓中,覺羅為姓,愛新是族名,兩者的關係類似漢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關係(張姓與桐城張氏,翁姓與常熟翁氏等)。除愛新覺羅外,覺羅這一姓氏還有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通顏覺羅等分支,都源於同一始祖。因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該族遂成望族,以全稱相稱,“愛新”遂變為姓氏的一部分。如同那拉氏有葉赫那拉、烏拉那拉、輝發那拉等分支(葉赫、烏拉均為地名),瓜爾佳氏有蘇完尼瓜爾佳、安圖瓜爾佳等分支一樣。

清朝統治者將愛新覺羅氏分為宗室和覺羅,以示血緣遠近區別,同時將一些有功之臣賜姓為覺羅,如覺羅納木泰(原姓舒穆祿)、覺羅吳拜(原姓瓜爾佳)等。清朝滅亡以後宗室多改漢姓,有金、廖、肇、關、趙、朱,而愛新覺羅就改成了金,也有一些人改姓肇(趙)或廖姓。覺羅一詞在女真語裡是“遠方”的意思,後來,就演變成了遠支,與宗室(uksun)區分開來,比如滿語裡外祖父(goro mafa)外祖母(goro mama)外孫(goro omolo),覺羅其實就是遠支的意思。覺羅後來發展成為一個姓gioro。

愛新覺羅氏族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上文也有說法說來自滿語的“遠支”。但其來源與歷史上的漢人政權無關。有敘述說是來源自宋趙氏,但此說法為謬誤。趙字按照反切為“治小切”,為澄母字,中古漢語讀音為d或 t ,而覺羅在滿語讀gioro,輔音為g,與之無關。且清代時候的漢語“覺羅”讀音和“趙”已相去甚遠,不可能攀上關係。更何況若欲攀關係,早就自改姓為“趙”,而不會弄一個讀音相去甚遠的滿語讀音。


西風悍馬


“愛新”是滿語“黃金”的意思。作為姓氏,發源地在寧古塔舊城東門外三里。“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是根據遠祖部族支系遠近劃分的。意思即為愛新部族遠支。滿洲姓氏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於血緣宗親關係的族名(穆昆)。

愛新覺羅一姓中,覺羅為姓,愛新是族名,兩者的關係類似漢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關係(張姓與桐城張氏,翁姓與常熟翁氏等)。除愛新覺羅外,覺羅這一姓氏還有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通顏覺羅等分支,都源於同一始祖。

因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該族遂成望族,以全稱相稱,“愛新”遂變為姓氏的一部分。如同那拉氏有葉赫那拉、烏拉那拉、輝發那拉等分支(葉赫、烏拉均為地名),瓜爾佳氏有蘇完尼瓜爾佳、安圖瓜爾佳等分支一樣。

擴展資料:

傳統滿學都把“愛新覺羅”作為“覺羅氏”之一進行研究,認為先有覺羅氏,然後從覺羅氏中分出各個不同的小姓,即所謂愛新覺羅氏、伊爾根覺羅氏、西林覺羅氏等等。

如啟琮先生的所謂“交魯說”,實際上即是證的“覺羅”,而並非“愛新覺羅”,其原因就是在前提上認為“覺羅氏”為一個整體。

而目前的研究認為,滿洲姓氏中,諸覺羅姓氏之間似乎沒有明顯的血緣關係,特別是愛新覺羅氏和伊爾根覺羅氏,從入關之前便經常通婚,這顯然違背”同姓”的認知。所以,對於“覺羅氏”的整體構建便出現了疑問,愛新覺羅氏就很難作為覺羅氏之去進行考證。

《福陵覺爾察氏譜書》 的發現,又給愛新覺羅氏的來源提出了新的說法。此譜書作為民間諾書,稱覺爾察氏源自愛新覺羅氏,其譜內所記述的譜系和來源,與清代《玉煤》和學術界的想法大相徑庭,目前還在研究之中。


刪我


最早的滿族顯赫的八大姓氏分別是: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絡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鈕祜祿氏。

大家看到了,根本沒有愛新覺羅氏。也就是說,愛新覺羅並不顯赫,出身也畢竟平凡甚至卑微。


事實上,愛新覺羅氏是一個人數非常少的家庭,其實就是努爾哈赤一家子,然後上溯到曾祖父,曾祖下面的六位祖先以及後人組成的整個愛新覺羅家族,然後就別無分號了。

只因為後來成為清朝皇家姓氏,才尊貴了起來,人數也漸漸多了起來。

按照努爾哈赤的自述,愛新覺羅氏是從其曾祖父福滿才誕生的新姓氏,在此之前是覺羅氏的分支,“愛新”一般被認為是滿語“黃金”的意思。

這也是為什麼愛新覺羅後人在改漢姓的時候很多使用了“金”作為姓氏。

覺羅姓氏發源於寧古塔舊城附近的覺羅古城,位於今天黑龍江省海林市西南。

寧古塔舊城東門外三里,有一處古城,便被清朝皇室視作努爾哈赤先祖的故居。

關於“覺羅氏”的由來,有很多說法。

首先清初的張溍彥的說法是:“交羅,滿音趙姓也”,並且進一步認為,覺羅乃是宋朝皇室後裔。


這也是為什麼愛新覺羅家族除了改姓金,還有很多改姓趙的原因。

但根據這位老哥身處的年代,我們不禁懷疑他是在為滿清皇族入關後為了緩和滿漢矛盾而服務的,其實就連他自己都認為自己的這個說法並不可考。

俄羅斯人類學專家史祿國則沒那麼給面子,認為“覺羅”發音類似“覺克託”,含義是“乞丐”,說明覺羅氏先祖是一貧如洗的苦命人。

還有說法稱“覺羅”在滿語中有“遠方”的意思,暗含覺羅家族來自遠方,也可以理解為某個東北政權貴族的遠支。既然是遠支了,估計也沒沾到什麼光。

總之無論如何解釋,覺羅氏都不是啥顯赫的大家族。

所以給“覺羅”前面加上“愛新”很可能就是出自努爾哈赤老先生本人的手筆,和他的先祖們沒有半毛錢關係。因為連清朝皇家自己記載努爾哈赤先祖的時候都是模稜兩可,一筆糊塗賬。


連後來的乾隆皇帝都在自己寫的《盛京賦》說“愛新”是“徽稱”,啥叫徽稱?就是褒揚讚美的意思,弘曆也認為“覺羅”才是他們家族最早的姓氏。

所以“愛新覺羅”和滿族的伊爾根覺羅、西林覺羅氏等等早年其實都是一家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