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纵横 | 一座城市的“取法乎上”

上海,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长三角的核心城市。这里,正在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成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极核城市,这里,正以开放创新为新时代发展的最大变量和最强动能,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大循环的门户枢纽。


一周纵横 | 一座城市的“取法乎上”


跨越一千多公里,成都与上海,两座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再次走到一起。


11月23日至25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率队专程来到上海。3天的时间里,考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地调研科研机构和企业、与专家学者召开座谈……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十四五”开局的背景下,成都此番再赴上海,目标相当明确——锚定标杆,就是为了“站全球之高,谋时代之远。”


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在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对于当下的成都来说,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已成为谋划工作的总目标总方向。充分学习借鉴上海的先进经验,注重针对性、可行性、实操性,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突破,这正是成都的“取法乎上”。


借鉴G60科创走廊营建经验,以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聚焦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着力构建策源牵引、弹性适应的动能体系;与上海交大签署系列合作协议,建立“研发在高校、转化在城市”的协同合作、互利共赢模式……一次考察,带来的不仅是互动交流,更是经验的总结互通,合作平台的搭建,为的是携手而进,共同发展。成效斐然的“取经之旅”,更投射出成都在新一轮发展中的关键选择。


行远自迩,踔厉奋发。从深圳到上海,从三亚到杭州……历数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的一次次考察,是学习、是对标,也是博取众长,追赶超越的必然路径。坚持向世界先进城市学习、与全球优秀企业合作,通过学习先进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城市发展的短板,再通过创新而不是单纯模仿去实现自己的进步以致赶超——成都始终站在本土的视角上进行审视和行动,既不忽视自身的长处、脱离本身的特色发展,也不急于超越现有阶段,而是稳扎稳打、实事求是,做到精准落地、细致推广、力求实效。


以产业功能区探索“人城产”融合、着力构建“只有更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重大战略,在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扩大开放、不断提升极核城市的辐射力和动力源的驱动力……一系列行动下的成都流变,靠的是打开视野,拓宽眼界,更是这座城市在竞争紧迫感中的创新不断,奔跑不止。


今年前9月,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量及增速均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12年蝉联“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新经济活力指数跻身全国前三……于成都,城市的进击是渐进的、是可感的、也是持续的,这是一个构筑比较竞争优势,努力实现后发赶超的过程,更是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争先进位的过程。这个过程未有穷期,因为市民对“巴适安逸和美”生活的向往永远存在,必须把“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贯穿始终。


一周纵横 | 一座城市的“取法乎上”


新时代是奋斗创业的激情时代。展望未来,实现“十四五”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关键要靠一大批城市为国家崛起强担当,为民族复兴作贡献。剑指一流、起而行之,不断汲取、不断更新、不断超越,于成都,这是一种眼界和胸怀,是一种站位和格局,是一座阔步走向世界的城市与时俱进的品格使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