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丨平潭:讓兩岸交流之路更平坦

近年來,實驗區注重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加快構建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先行區,圍繞“應通盡通”,積極探索兩岸經貿合作暢通、行業標準共通新路徑,加強兩岸人文社會交流,不斷開創兩岸融合發展新局面。

經貿合作暢通 推動兩岸共同市場先行區

日前,在平潭金井港口岸,從高雄駛來滿載臺灣農漁產品的“臺北快輪”穩穩地停靠在岸,工作人員正有序對貨物進行檢驗,一片忙碌的景象。2019年,實驗區先後開闢至高雄貨運、客運通道,形成“海峽號”“麗娜輪”“臺北快輪”三船齊開、客貨並行,在大陸率先實現至臺灣本島北、中、南海上航線“全覆蓋”,形成嵐臺海上客運直航天天有航次、臺北臺中高雄農漁產品週週有航班的熱絡景象。“得益於航線加密,雖然在疫情期間,但業績還是比同期翻了一倍。”福建中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茲鈿說。

兩岸應通盡通、平潭先通,平潭對臺海運航線已成為兩岸物流貿易的黃金通道。2019年6月,兩岸(平潭)農漁產品交易平臺正式上線,打造了臺灣農漁產品“登陸”的新通道。今年4月,兩岸農漁交易平臺率先運行省國際貿易單一窗口4.0版智能通關服務,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兩岸(平潭)農漁產品交易平臺技術部負責人遊曉明表示,目前平臺還上線了全國首個銀行直聯兩岸電商平臺跨境人民幣服務,突破了原有“線上選購、線下付款”的瓶頸。

平臺的技術不斷成熟,也為兩岸農漁產品交易帶來新的成績。據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兩岸農漁產品進出口總量40251.9噸,同比增長29.87%,貨值5.6億元,同比增長55.44%。

行業標準共通 便利臺胞在嵐就業創業

實驗區以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先行區為目標,在全國率先開展兩岸標準比對工作,構建覆蓋採信臺灣職業資格、企業資質、行業標準、商品檢驗的等效認證和監管體系,打破了臺胞、臺企、臺貨進入大陸的隱形壁壘,社會融合持續深化。啟動建設臺胞社區;設立全國首個“一站式”臺胞臺企服務中心;全國首創向臺胞發放“金融信用證書”……像這樣亮眼的舉措,近年來在平潭不斷推陳出新。

得益於平潭積極探索臺灣職業資格採信新路,臺灣教師何女士在平潭獲得育嬰員(三級)職業資格認證後,圓了在大陸開拓學前教育市場的夢想。去年底,何女士創辦的平潭初幼格安保教園,是實驗區首家全臺資早教機構,為0至3歲的幼兒提供“日託+早教”服務。截至目前,實驗區已完成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全部134項(268小項)職業資格比對與直接採信工作,實現直接採信臺灣職業資格95小項,發放採信證書572本,平潭的臺灣人才就業率位居全省第一。

近年來,實驗區還率先在旅遊、建築、規劃、醫療、教育、交通、環保、農業等8個領域採認臺灣企業資質和行業標準,陸續出臺各領域的細化實施辦法。其中,在建築、規劃、環保領域,實行臺灣企業備案准入制度,臺企經備案後即可使用臺灣業績、資質在平潭承攬業務。目前,臺灣已有62家建築企業、7家環保企業在平潭備案,承攬或參與近40個公共工程項目。10家臺資旅行社,6家臺資專科醫院及個體診所,3家臺資學前教育機構在實驗區註冊落地。

加強人文交流 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11月1日下午,第三屆兩岸國學論壇暨“中華文化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基地”揭牌儀式在平潭兩岸國學中心圓滿閉幕。兩岸國學名師、專家齊聚嵐島,共同探討國學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兩岸國學中心負責人遊文娟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是一項長期性事業,需要更多有識之士和同道中人廣泛參與,共同推動建設兩岸心靈契合的‘共同精神家園’”。

兩岸一家親,動力在基層。作為兩岸交流發展的“試驗田”,自2017年起,平潭深耕基層治理融合,著力促成嵐臺基層交流,邀請兩岸社區工作者從“經驗交流”“人員互訪”到“社區結對”“資源共享”,融入平潭社區治理工作中。上樓村、臺康社區、東門社區等都是兩岸居民和諧共生的縮影。全國人大代表、東門社區黨委書記薛玉鳳表示,近年來社區以“兩岸一家親”為治理理念,讓社區居民幸福感不斷提升,也讓臺灣同胞不斷有參與感,共同參與家園建設。

如今,越來越多的臺胞活躍在平潭的基層社區治理中,這股“颱風”漸進,也讓平潭“臺味”越濃,實驗區正逐步走出一條兩岸基層交流新路子。“兩岸的交流不僅僅在於經貿、文化上,更重要的是兩岸基層心連心、根連根的交流。”全國人大代表、東門社區黨委書記薛玉鳳表示,未來將通過持續不斷的基層交流,讓兩岸同胞“走走更加親”。

  • 出品:平潭綜合實驗區融媒體中心
  • 記者:孫夢玲
  • 責編:葉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