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書,奇藝的人2

末學恩師:金童子注

現在我先來說一說我對《道德經》的理解。 道德經據傳是老子過函谷關時,關令尹喜留住老子,請他著書立說,於是,老子寫下了名垂千古的不朽著作《道德經》。有書載:“老子西出函谷關,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抱朴子雲:“老子西遊,遇關令尹喜於散關{有人說是函谷關},為喜著道德經一卷,謂之老子”; 又有集解列仙傳曰:“關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內學星宿,服精華,隱德行仁,時人莫知。老子西遊,喜先見其氣,知真人當過,候物色而夡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與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臣勝實,莫知其所終”;又有列仙傳曰:“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老子在函谷關有多久,如何寫的,我們不得而知。尹喜當時是一個官員,但他也是一個修道者,後來道教尊為尹祖,或尹真人。當然還有更富傳奇色彩的說法,說尹喜遠觀“紫氣東來”知道有聖人經過,所以才留老子傳下五千言。 由此來看,尹喜不是一般的平常人,不但修道,而且道行很高深。 老子修道那時應當是名滿天下,孔夫子都慕名去拜見他。孔子見老子後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孔子道:“見之!”弟子問。“老子何樣?”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可見名聲之大。 老子在尹喜那兒,作為同樣修道的尹喜來說,肯定有很多的問題要請教老子,老子也一一回答這些問題,在我看來,《道德經》應是與《論語》一樣,是尹喜根據老子對提出的一系列修道中的問題的回答。所以《道德經》也可以叫做“函谷對”。 以其修道的層次和水平來說,老子無疑是頂級的導師,尹喜呢至少是研究生的水平吧? 所以,老子回答的這些問題,都是高級的理論問題,不會是修道入門的那些淺顯的問題。 修道者或修練者都知道,任何修煉都有一個基礎和入門的開頭,也就是常說的“築基”,如丹道的“百日築基”然後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說法很多,如“聖胎”說、如“得見嬰兒”說、如“丹爐”說,“九龍歸海”說,等等。 入門築基的方法千差萬別不說,以後的修練也是各有各法。有的不得其法,長期無進展,更有的“走火入魔”,不但不強壯身體,反而由此而傷身害命。 下面,我就我個人的體會,用對話的形式來逐章闡述《道德經》。 我今年已六十有六,歲月如流水,不知老之已至矣!但由於修練之功,身體依然健朗,仍擔任較為繁重的工作,並沒有退休。身體健康,又是從事自己喜歡的事,其實工作也是一種樂趣。幾十年的修練,也出過“神通”,也出過偏差,見證過因果,得到過福報但現在歸於平淡。 修仙道路歪理太多,並充滿危險,很多歷史上著名的修仙的人有的壽命不高,他們的信眾說是成仙了,我認為不是,而是在探索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是值得紀念和尊敬的!我現在已歸於平淡,真氣不再湧動,但並沒有成仙,仍在向前探索,探索或許成功,能達化境,也可能失敗,後果不得而知。所以想將幾十年心得寫出來,供有緣人參考。共分三大部分,其一,道德經修練註解,其二:我的修練之路,其三:修練之法。藉助終南山吧這塊寶地,完成這個心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