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收藏】案例分析怎麼答? | 教育學類(三)

案例分析一直是大家比較頭疼的題型,而且往往所佔分值比例很高,有些地區佔到20-30分。

為了解決這個備考障礙,老師特分類梳理了案例分析題,將從案例類型常考知識點例題解析三個方面,帶大家攻克案例分析。

教育學板塊的案例分析可分為以下幾類:

1. 教學行為類

2. 學習方式類

3. 師生關係類

4. 評價改革類

5. 教師發展類

6. 課程管理類

本篇講解——師生關係類

師生關係類

常考知識點

(1)關注每一位學生(善於發現每位學生身上的優點)。

(2)注重師生互動、平等對話(多用於教學案例)

(3)尊重、寬容、接納與傾聽(多用於教育案例,無條件接納學生)

(4)對學生充滿師愛(多用於教育案例,關愛學生、人格尊重、真誠的期待)。

(5)教師要有個性與人格魅力(可概括為:尊師愛生、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心理相容)。


【建議收藏】案例分析怎麼答? | 教育學類(三)


例題解析

例題1

你知道哪個字能代表神的衣服嗎?在遇到李佳祺前,我也不知道。那是在上完第一次課簽名時,佳祺將她的名字寫成了“李佳褀”。於是我就提醒她說:“佳祺,你的那個‘祺’字應該是一點,而不是兩點。”她抬頭納悶地看著我,我只好解釋說:“一點的衣’旁一般都是與神有關,如神、福、祿等,你的祺’就是吉祥、福氣的意思,而兩點的‘衣’字旁的與衣服有關,如棉襖、被子。”我剛說到這兒,佳祺馬上說:“老師,我剛才寫的那個字,就是指神穿衣服了?”我一聽,欣喜地笑著說:“你真聰明!”心裡感嘆道,多奇妙的思維啊!

(1)以上教學情境中,教師運用了什麼教學方法?

(2)試分析以上教學情境體現了什麼樣的師生關係。

解析點撥

(1)該教師運用了談話法。談話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要求和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活動對所提問題得出結論,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方法。

(2)案例體現了尊重、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學生雖然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在人格上與教師是平等的。教師的責任是幫助學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終是要促成學生能夠不再依賴教師,學會學習,學會判斷,學會選擇。

例題2

單元檢測後,照例是一節講評課。上課不到十分鐘,王謹同學又在翻來覆去弄卷書本,我用嚴厲的目光看著他,他稍有收斂。過了一會他又在下面翻找著什麼,我只得來一個“殺一儆百”了

“王謹”我大聲喝道:“你在幹什麼?”

他臉突然漲紅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聽!”

我聽了氣不打一處來,“你……”竟一時語塞,但考慮到教學任務還沒有完成,於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竭力平復自己內心的憤懣。

“你,既然不想聽,那就請到我的辦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輕鬆地說。

他可能考慮到當時的態度,也有些後悔,於是走向辦公室,儘管極不情願。

當學生不願聽時,怎麼辦?這時如何協調好師生之間的關係?


【建議收藏】案例分析怎麼答? | 教育學類(三)


解析點撥

當學生不願聽時,教師不應該強迫他聽,而應該採取民主的態度,心平氣和與學生平等溝通,瞭解情況,並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做好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引導者。

(1)良好的師生關係,應是民主平等的。課堂上提倡教學民主非常重要,師生之間的“換位思考”是協調師生關係的關鍵。

我們在教學時應該敞開心扉,以平等的心態去9/16

和學生交流,只有走進他們,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給其所需,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他們喜聞樂見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採取適合學生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的教學方法,才是學生最為欣賞的。學生不願意聽就不能強行他去聽。

(2)教師要善於自我調節情緒。教育工作是塑造完美個性的工作,教師的職業是用心靈去澆灌心靈的職業,它決定了教師在遇事時要能夠很好地調節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給自己的學生以積極的影響,使之成為健康、開朗、活潑的孩子。案例中老師沒有能夠合理地調節自身的情緒,對學生的錯¨大聲呵斥,不利於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

(3)教師應該維護學生的受教育權。我國《教育法》明確規定:受教育者享有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的權利,案例中教師讓違反紀律的學生“去辦公室休息”,顯然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

例題3

材料一:張老師在教學成績上有顯著的成績,但是學生們都不喜歡他。張老師在言語中總是表現出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在上課的時候,也總是“恰到好處”的,把正好沒有聽懂的學生們挑起來回答問題。然後帶著勝利者的面孔直視學生。學生們都是非常小心的上他的課。

材料二:她是剛從大學畢業的老師,經常給學生講故事很幽默,對學生也是很溫柔。有一天她帶學生去農田教學生實踐課。她先給學生做了示範,然後對學生說:“你們先自己做,我去看看我的土豆怎麼樣了”。老師說完就向農田外走。不一會,老師的聲音從遠處傳來:“你們怎麼可以怎樣,我是付了錢的……”同學們驚呆了。他們沒有想到一向溫柔的老師竟然說出如此粗魯的話。一名學生回家後哭了,她再也不相信老師的話了,從那以後,她為了報復老師,也開始變得很粗魯。

材料三:某某老師深得學生敬愛,學生了解老師的為人,深深地瞭解老師對善與惡,美與醜等等的看法。

(1)請分別對三個材料中教師的形象進行描述。

(2)請結合材料中的師生關係,論述一下應該建立怎樣的新型的師生關係。


【建議收藏】案例分析怎麼答? | 教育學類(三)


解析點撥

(1)材料一中張老師的做法體現了傳統師生關係中的“師道尊嚴”,師生之間是對立的關係,教師不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張老師知識豐富,但過於高傲,而良好的師生關係應是朋友式的、友好幫助的關係;材料二中的老師沒有做到“身教”,為人師表,影響了學生的認知,誤導學生;材料三中的教師整體素質和人格發展均較好,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體現了新型師生關係中的心理相容特點。

(2)材料一中張老師如果想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不僅要把學生當作教育的對象,又要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同時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要熱愛學生,要對學生充滿愛心,不能挖苦、諷刺學生、粗暴對待學生;第三要發揚教育民主,教師不能以“權威”自居,要營造一個民主的教育氛圍,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最後,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質。

材料二中的老師要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就要高度自覺、自我監控,要具有“身教重於言教”的教育理念。這是因為教師的言行舉止、品德才能、治學態度等方面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材料三中體現了心理相容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心理情感總是伴隨著認識、態度、情緒、言行等的相互體驗,在此基礎上形成親密或排斥的心理狀態,不同的情緒反應對學生課堂上參與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起著重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