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郭子儀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莫xxxx


“飛鳥盡,良弓藏”。在古代歷史上,有太多的武將軍功赫赫,卻被君主所猜忌而不能保全性命。戰神白起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直搗楚都郢城;長平之戰坑殺趙軍45萬,大傷趙國元氣。而在前257年,秦昭襄王以抗命不遵為由,將白起賜死高郵;明朝的開國武將幾乎全部遭到清洗。而在歷史上卻有這麼一位名將,他在國家危亂之際力挽狂瀾,對王室有再造之功。而功勳顯赫的他卻幾經沉浮,以八十五歲高齡完美謝幕,死後贈太師、配享皇家廟廷,身後備極哀榮。他就是唐朝的中興名將、七朝元老郭子儀。



唐朝在武則天當政時期開創了武舉考試,以此來選拔武將。郭子儀就通過武舉考試加入軍官行列的。他從從九品下的基層軍官做起,至754年已官拜從三品的九原郡太守,這時郭子儀已經快六十歲了。

郭子儀的真正受到重用是在安史之亂髮生後。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正在為母親守孝的郭子儀被朝廷緊急啟用。他被任命為朔方節度副大使統帥朔方軍討逆安祿山。不久收復靜邊軍、雲中,殺叛將周萬頃、大敗叛將高秀巖,累軍功加封御史大夫。

郭子儀與李光弼在趙郡擊破史思明後,回師常山。在嘉山一帶,與尾隨而來的史思明部展開決戰。是役,叛軍四萬餘人被斬,繳獲戰馬數萬匹。史思明率殘部逃往博陵。

正在此時,潼關失守,唐玄宗李隆基攜楊貴妃一行倉惶逃往蜀郡,結果在馬嵬驛發生兵變,楊國忠被憤怒的將士誅殺,楊貴妃被逼自盡。

兵變之後,玄宗與太子李亨分道揚鑣,玄宗入蜀,李亨北行。不久,李亨在靈武稱帝,玄宗做了太上皇。


756年八月,郭子儀和李光弼赴靈武,唐肅宗李亨任命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宰相兼朔方節度使。在次年的安邑之戰中,郭子儀的兒子郭旰戰死。

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殺死後,唐肅宗李亨準備組織反攻,郭子儀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副元帥。收復長安後,郭子儀乘勝收復洛陽等多地,因功加司徒,拜代國公。

不久,唐肅宗以郭子儀、李光弼皆為元勳,不宜統屬為由,不再在軍中設立元帥,而以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

由於魚朝恩對郭子儀心懷嫉妒,適值唐軍相州新敗,魚朝恩就在肅宗耳邊吹風,把相州之敗的責任一古腦推到郭子儀身上。郭子儀被解除兵權。

760年,在群臣的要求下,肅宗起用郭子儀出征,但最終又被魚朝恩從中作梗。後來,洛陽再度失陷,郭子儀又披掛上陣。


唐肅宗李亨死後,代宗李豫繼位。郭子儀又被宦官程元振構陷,失去軍權,去給肅宗修建皇陵去了。後來代宗欲起用郭子儀東征,又被魚朝恩和程元振給攪黃了。

直到763年,吐蕃進犯,而長安周邊卻幾乎沒有防禦兵力,代宗這才起用老將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駐防咸陽。後郭子儀聽聞長安危急,緊急趕往長安,此時代宗一行已出逃。十五日後,長安被收復,郭子儀又被任命為長安留守。代宗回京後滿腹感慨,自責重用郭子儀太晚了,又贈了郭子儀一塊免死券,還把郭子儀的畫像置於凌煙閣上。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郭子儀最後一次為國再立功勳是抵禦吐蕃。吐蕃數次入侵,均被郭子儀平定,此時郭子儀大約已七十歲左右,還為國征戰在沙場上,令人欽佩。

781年,八十五歲高齡的郭子儀安然辭世,諡“忠武”。忠心可鑑,英武一世。這個諡號精確地概括了老英雄郭子儀的一生。郭子儀一生寵辱不驚,受寵時,恃寵不驕;失意時,不忘初心,忠心依舊。當時代宗任命他為尚書令時,他謙虛低調,懇辭不受;而在他幾度失去兵權時,他也沒有因怨生恨,報國之心依舊如故。對於屢次打擊他甚至挖了他的祖墳的魚朝恩,郭子儀還在皇帝面前為其開脫,稱系自己帶兵不嚴,士兵挖了百姓的墳,百姓便同樣報復他。這也是他的自保之舉。可見,郭子儀不但是位英勇的武將,還是位睿智的智者。正是憑藉這高超的情商,老英雄屹立七朝不倒,完美謝幕。


歲月是一條河流


唐朝大將郭子儀能征善戰,號稱“中興名將”,在“安史之亂”爆發時期,力挽狂瀾,收復兩京之地,迎接聖駕還京,立下卓著功勳。

唐肅宗曾當面表揚郭子儀:“國家再造,卿之功也!”以軍功冊封郭子儀為汾陽王,任職中書令,賜一座豪宅——汾陽王府。《唐語林》記載:“所居宅內諸院,往來乘車馬,僮客於大門出入,各不相識。”

可見郭子儀的王府極為豪華。汾陽王府有多大?院子裡行走要乘坐馬車,僕人、門客在大門進進出出,居然彼此不認識。郭子儀權勢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某一日,郭子儀打算出門,看到有個泥瓦匠正在砌牆,他隨口說了一句:你好好修築,讓這牆更牢固一些。

泥瓦匠心直口快,對郭子儀說:數十年來,許多達官顯貴人家的牆都是我給砌的,只看到房屋的主人不斷更換,牆卻依然健在,大人儘管放心,我砌的牆,至今還從未倒塌過。

郭子儀聽了這些話,幡然醒悟,自己功高震主,遲早會遭到皇帝的猜忌,大臣的嫉妒,遂奏請朝廷,告老回家,辭去了所有的職務,獲得了皇帝的恩准。

郭子儀退休後,命家人把自家四門大開,朝廷官員、平民百姓可以自由出入,就如同農貿集市一樣。

郭家子弟不理解,一再勸阻,郭子儀就對他們說:“咱們家上上下下一千多口,不可能都和我們一條心,一旦哪一天有人心生怨恨,捏造事實誣陷我,郭家人就會大禍臨頭。如今我們家四門大開,是向世人表明,我坦坦蕩蕩,沒有不敢公開的秘密,如此一來,就不會有人說三道四,造謠生事了。”

郭子儀的擔憂不無道理,其位高權重,皇帝唐肅宗早就對他心生猜忌,當年郭子儀大敗安慶緒,軍中聲望極高,完全可以勝任兵馬大元帥,但皇帝就是不設置元帥一職。

不僅如此,唐肅宗還派寵信的太監魚朝恩到軍中擔任觀軍容宣慰使,目的就是監督郭子儀。唐代宗即位的時候,覺得功臣名將不好駕馭,乾脆削奪了郭子儀的兵權,派他去皇陵負責修建寢殿工程。

郭子儀深知,一堵牆可以保持數十年不倒,甚至數百年不倒,而一個位高權重的高官對權力不放手,想保持一輩子不倒,幾乎是不可能的,對自己來說,急流勇退才是明智之舉。

郭子儀退休後,不僅自保富貴,也澤及子孫後代,享受功臣後裔的特殊待遇,兩年後高壽而終,享年八十五歲。後來的後來,果如泥瓦匠所說的那樣,郭氏後人沒有保住汾陽王府,大宅院變成了一座寺廟,更換了新主人。

唐朝末年,詩人張籍路過郭子儀的舊宅院,感慨良多:“汾陽舊宅今為寺,猶有當年歌舞樓。四十年來車馬散,古槐深巷暮蟬愁。”

高蓋主主不疑,做人當學郭子儀,這件小事證明他就是個成了精的老狐狸!


漢周讀書


郭子儀是數千年封建王朝中極少數,對王朝有定鼎之功後得以善終的大將。安史之亂後,郭子儀歷經三朝,大曆14年,被尊為“尚父”,晉位太尉、中書令,郭子儀85歲去世後,追贈太師,諡號忠武。個人善終,家族也得以保全富貴。



郭子儀是唐朝中期平定安史之亂的最重要功臣。他參與指揮了攻克河北之戰,收復兩京之戰,鄴城之戰等多場重大戰役。歷經八年,平定安史之亂,使大唐天下重新恢復了完整。平定安史之亂後,他又擊退吐蕃,收復長安,單騎退回紇,再敗吐蕃,平定河東。史書稱讚郭子儀為“再造王室,勳高一代”。


更難得的是,郭子儀是歷史上極少數的文武雙全之人,歷史上軍事才華橫溢的軍事天才比比皆是,但能夠功高蓋主後,得以善終的寥寥無幾。郭子儀不但軍事才華橫溢,而且政治才華也極高,更是極會做人,情商爆表,史書評價他“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疾,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郭子儀也稱成為人臣的巔峰和模範了。


鳶飛九天2018


八朝原老郭子儀出身官宦世家,其父郭敬之歷任渭州、吉州、綏州、壽州等四州刺史,他早年武舉出身,一生戎馬,參與指揮了攻克河北,收復兩京,鄴城之戰等多場重大戰役。歷經八年,平定安史之亂,使大唐天下重歸完整。

平定安史之亂後,他又擊退吐蕃,收復長安,單騎退回紇,再敗吐蕃,平定河東。唐肅宗曾當面表揚他:“國家再造,卿之功也!”

歷史上軍事才華橫溢的軍事天才比比皆是,但能夠功高蓋主,卻得以善終的寥寥無幾。郭子儀85歲去世後,追贈太師,諡號忠武,史書評價他“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疾,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

早年,郭子儀在武則天一朝,取得武舉狀元,後憑藉軍功,郭子儀一直升任到九原太守。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臨危受命,擔任朔方節度使,與李光弼等人率軍討伐安祿山。隨著安史之亂逐漸被平定,郭子儀的也逐步從太守,升任到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隴右、河西三鎮節度使,成為天下中掌握實權的人物。

實際此時皇帝唐肅宗就對他心生猜忌,9節度使征戰安慶緒,肅宗就怕他功高蓋主,難以駕馭而不設置元帥一職。

相州兵敗,宦官魚朝恩把所有兵敗的之責推給郭子儀,最終郭子儀被解除兵權,召回京師。郭子儀雖然遭到貶黜,但依然忠心於大唐王朝。史思明再度作亂,攻陷洛陽,朔方將領相繼被殺,軍隊混亂不堪,唐肅宗無奈再度啟用郭子儀,郭子儀臨危受命,不負眾望,直接誅殺作亂的幾十人,終於平定各方叛亂的將領。

代宗繼位之後,宦官程元振擔心老將難以制服,於是誣陷郭子儀。郭子儀明白自己功高震主,遲早會遭到皇帝的猜忌,大臣的嫉妒,遂奏請朝廷,告老回家,辭去了所有的職務,獲得了皇帝的恩准。

公元763年,吐蕃攻陷長安,並擁立廣武王李承宏為皇帝,由於代宗猜忌將領,導致長安一帶幾乎沒有軍隊守護,吐蕃大軍長驅直入,代宗倉皇出逃。朝廷下詔拜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收復長安,有人勸說郭子儀行“廢立之事”,“今主上東遷,社稷無主,令公身為元帥,廢立在一言耳。”子儀未應。而是團結商州將領士兵,協同殷仲卿等人成功收復長安。

代宗感恩於郭子儀的忠心,賜予郭子儀鐵券,將其畫像列於凌煙閣。

功高蓋主主不疑,做人當學郭子儀,郭子儀不僅自保富貴,也澤及子孫後代,享受功臣後裔的特殊待遇,兩年後高壽而終,享年八十五歲。


美麗青春您真痘


郭子儀,功勞很大,可以說達到了功高蓋主的地步,並且被尊為尚父,郭子儀享年八十五,得到了善終,因功高蓋主還能得到善終的,也確實難得!



郭子儀因戰功不斷,所以官位爵位屢屢升遷!

安史之亂髮生後,唐玄宗李隆基出走蜀地,之後太子李亨繼位登基,尊李隆基也是太上皇,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前去平亂,之後連續收復河北、河東等地,因功官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之後郭子儀又收復東西二京長安和洛陽,因此朝廷又因功封郭子儀為司徒,和代國公!

後來郭子儀又被封為汾陽王,之後吐蕃兵來侵犯長安,郭子儀帶兵前來,吐蕃聽到郭子儀大軍到了,便離開了長安!沒多久吐蕃又聯合回紇進兵犯唐,郭子儀對回紇進行勸說,最後聯合回紇,大敗吐蕃!



郭子儀的晚年得到善終!

後來唐代宗駕崩,唐德宗繼位後,封郭子儀為太尉,同時又為中書令,並且尊郭子儀為尚父。

郭子儀在八十五歲時因病去世,死後朝廷追贈太師,諡號忠武!這也是得到善終!



從郭子儀的官位升遷不難看出郭子儀的功勞,郭子儀對大唐,也確實做出來很多的貢獻,並且他經歷好幾個皇帝,卻能得到善終,同時得到這些皇帝的認可,也的確是件難得的事!

從郭子儀被尊為尚父,中國幾千年被尊尚父的還真沒有幾個!也不難看出郭子儀的地位和威望!


中孚鑑


關於郭子儀的故事,大家都說了許多。這裡只說一下他平定唐代宗時期的幾場叛亂。

唐代宗時期,大將固僕懷恩因為受到朝廷的懷疑,心懷不滿,就聯合吐蕃發動叛亂。

突然的變故,讓大唐促不及應,連京師長安都丟了。經過幾次苦戰,唐朝奪回了長安。不久,固僕懷恩又糾吐蕃,回紇合計總兵力十萬人入犯。朝廷震動之餘,又派郭子儀擔任統率,駐兵奉天(今陝西乾縣)防禦。

由於唐軍防守反擊得力,叛兵沒有撈到好處,就退兵了。

不甘心的固僕懷恩又聯合回紇,吐蕃,吐谷渾,党項等幾個少數民族的軍隊達數十萬。又來進犯。唐朝又派郭子儀統兵抗擊。固僕懷恩病死後,吐蕃名將尚結贊指揮十萬騎兵到達奉天。遭到唐軍名將渾臧的二百騎兵的攻擊。吐蕃損失慘重,尚結贊惱羞成怒,怒攻奉天200餘次。不見勝負。此時天降大雨,對平地紮營的吐蕃軍隊無疑是一場災難。他們就一邊撤退一邊搶劫。唐軍出城追擊,大獲全勝。

吐蕃在半路上碰到了回紇部隊,他們又走到一起。再來攻打奉天。郭子儀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說服了回紇。回紇本來就同郭子儀一起戰鬥過,平定"安史之亂",立有大功的。他們聽說郭子儀還在,就要求郭子儀親自去回紇大營面談。結果郭子儀一個人去了。回紇首領藥葛羅伯等人一看,驚訝不己。立即道歉,並表示一起攻打吐蕃。雙方結盟,郭子儀送了3000匹彩絹給他們,大家都非常高興,吐蕃一聽這消息,馬上就逃跑了。

郭子儀功名顯赫,壽高八十五歲。傳說他誕辰之日,七子八婿及朝廷祝壽之臣,把笏板放滿一床。故稱"滿床笏"。可見他的為人為臣之道,深得上下尊崇。

病逝之後,唐德宗旨令群臣弔唁。諡號".忠武"。一代忠臣,名至實歸。





劉一千五


郭子儀出身官宦世家,其父郭敬之歷任渭州、吉州、綏州、壽州等四州刺史,郭子儀早年武舉出身,一生戎馬,最大的功績就是平定安史之亂,兩復長安

史書稱他“再造王室,勳高一代”,更難能可貴的,是功高蓋主卻不驕不躁,正是這種處事原則保證了他能在險惡的政治鬥爭中全身而退。郭子儀的兒子郭曖

“醉打金枝”的故事更是流傳甚廣。

簡單說兩件事來說明郭子儀的為人

公元763年,吐蕃攻陷長安,並擁立廣武王李承宏為皇帝,朝廷下詔拜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收復長安,當時代宗皇帝早已出逃,有人勸說郭子儀行“廢立之事”,“今主上東遷,社稷無主,令公身為元帥,廢立在一言耳。”子儀未應。當時兵權在握就等於天下在手,而郭子儀卻能淡然處之。

《新唐書·郭子儀傳》還記載了另外一件事,更能說明郭子儀的胸懷。

郭子儀帶兵抵禦吐蕃的時候,魚朝恩指使人挖掘其父墳墓,當時很多人都怕郭子儀被逼反,但是當郭子儀聽說此事後卻說“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殘人之墓,人今發先臣墓,此天譴,非人患也。”竟將祖墳被刨一事歸為天譴。這等胸懷豈是常人所有。

所以郭子儀能在八十五歲高齡善終,並且獲得了武將最高的諡號“忠武”,配饗代宗廟廷,陪葬建陵,德宗廢朝五日,命群臣弔唁,又親自送葬,並違反禮制,將他的墳墓加高一丈。


一點點歷史


郭子儀在爾虞我詐的亂世中,算得上一股清流。


作為唐中期的中興之臣,郭子儀做到了“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出生於關中地區的郭子儀有著英俊的外表和魁梧的身材,這似乎註定了郭子儀能夠成為唐朝一代名將。這個憑藉武舉登上歷史舞臺的郭子儀,在安史之亂前一直在位朝廷鎮守著邊疆之地。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打著“誅滅楊國忠”的口號,興兵反叛。亂世出英雄,假如沒有安祿山,也許郭子儀也僅僅是唐中期的一個不知名的武將,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歷史的軌跡將郭子儀推向了大唐的舞臺。


曾經一手締造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也親手毀掉了自己創造的盛世。


安祿山起兵造反的速度堪稱神速,從他藩鎮之地范陽到攻下洛陽,這個300多斤的大胖子僅僅用了不到50多天,還嚇走了唐玄宗,唐玄宗的兒子李亨看著老爹這麼窩囊,索性自己跑到了靈武(現在的寧夏地區),自己當了皇帝,這就是唐肅宗。


而曾經那個締造繁華盛世的李隆基搖身一變,成為了太上皇。


安史之亂中,唐肅宗讓郭子儀和李光弼等人用了將近七年的時間,平定了安史之亂,郭子儀一戰成名,成為了挽救大唐的帝國新星,這種成就或許連他自己也不會想到,但是他確實做到了。


那知一波才平,一波又起,附近的吐蕃那個狗東西攻到了長安,新任君主唐代宗一拍屁股又跑了,而這一次的郭子儀再一次創造了神話,用4000多的兵馬居然將吐蕃軍隊給嚇跑了。


可是,事情遠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郭子儀注定要成為千古第一人。


因為吐蕃又回來了,而這一次吐蕃還帶來了隊友回鶻,還是郭子儀用了離間計,將回鶻變為了自己的盟友,聯手吊打吐蕃這個兔崽子,長安城又死灰復燃地被郭子儀給救了過來。


唐朝晚期,宦官當權。魚朝恩操縱朝堂,屢屢想要整治他,但是郭子儀仍舊夾縫中生存了下來,說他是大唐的肱股之臣,一點也不為過,在德宗繼位之後,賜郭子儀“尚父”。


建中二年,郭子儀病逝,享年85歲。


歷史總探長


歷史上郭子儀的結局到底怎樣。,

郭子儀是唐朝的中興名將,在安史之亂中,郭子儀臨危受命,擔任平叛前線總指揮,同安祿山,史思明的叛軍作戰,直到平叛結束,被朝廷封為汾陽王。據資治通鑑記載,司馬光是這樣評價郭子儀的“功高主不忌,權大眾不疑,窮侈極欲人不非”按一般規律,,在封建社會皇權家天下,皇帝最害怕的就是,將軍功高震主,可是郭子儀做到了,功高主不忌,權大眾不疑。據記載不管是在戰爭的前線 ,還是後方的軍營,郭子儀一接到朝廷召命,連衣服都不換,跟著來使就走,郭子儀的忠心耿耿,俯首帖耳終於獲得了朝廷的信任。郭子儀人品特別好。自己雖然位高權重,但他從沒有害人之心,滿朝的文武百官對郭子儀都非常尊敬。一個手握重兵的將軍能得到這樣的結局,是歷史上少有的


歲月悠悠73399941


郭子儀靠平定安史之亂立下赫赫的功勞,但是功高蓋主的他卻能夠以85歲高齡病逝。

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後來平定一場叛亂之後就被解除兵權。他做人非常小心,這是他能夠以85歲高齡善終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從不居功自傲,對子孫嚴格教育,最終沒有因功高蓋主而導致禍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