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懲罰孩子 ,比打孩子更有效

正確的懲罰孩子 ,比打孩子更有效

大部分人看到懲罰二字,腦海裡都會呈現出用體罰和打的方式去懲罰孩子,隨著時代的發展,打罵孩子已經是最常見,也是最普遍的懲罰方式,因為操作簡單,容易上手,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這種方式放到這個時代,已經不被家長所認同。

正確的懲罰孩子 ,比打孩子更有效

父母打罵孩子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帶著情緒,表面上說是教育孩子,但是更多的,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打完孩子,孩子哭了,你也消氣了,我們再回頭想想,我們懲罰孩子的目的是什麼?

為了讓他明白生活不容易?讓他好好學習?還是讓他講文明懂禮貌?那為什麼要用打罵孩子這種極端的教育方式去讓他明白呢。

正確的懲罰孩子 ,比打孩子更有效

生活是多麼的殘酷,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不能讓他們一直沉溺在童話之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沒有機會接觸生活中殘酷的地方,他們的心裡面大部分都只有好的一面,都不會理解生活的艱辛。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犯錯了,固然被父母責罰,天下沒有變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懲罰的家長。孩子有錯誤,我們不但要指責出來,還要告訴他所在什麼地方,必要時還要受到相應的懲罰,才能不免下次再出現類似的錯誤。

正確的懲罰孩子 ,比打孩子更有效

不管是無心的亦或是故意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都會犯錯。而懲罰孩子是一門學問,一味用強硬態度以及暴力的懲罰方法,並不能讓孩子真正意識到錯誤行為的後果。但懲罰的也要講究科學方式,一旦懲罰不當,不但不會對孩子起到任何的規範作用,可能還有可能讓孩子的行為得到逆向發展。

在孩子能夠聽懂道理之後,就應該通過情感和溝通解決問題。那是否需要懲罰呢?需要!懲罰可以讓孩子樹立對規則的尊重,維護規則的嚴肅性。懲罰的方式很多,個人認為最好的方法剝奪權利,根據情況,比如、取消一頓飯的權利、取消他喜歡的一件事等,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懲罰與他個人錯誤行為之間的關係,如果沒有把這個關係建立起來,懲罰就失去了意義。

正確的懲罰孩子 ,比打孩子更有效

當然教育手段,除了懲罰這種負反饋外,還有鼓勵這種正反饋。所以,懲罰只是糾正錯誤的一部分,而激勵才是激發成長的重要內容,二者結合才是真正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