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我想做个青楼女子。

如果穿越到古代,你最想成为什么人?最喜欢什么样的人?

我最喜欢的是古代青楼女子,也是最想成为青楼女子,为什么呢?在我看来,古代青楼女子大多是人格独立,多才多艺,品行忠贞的奇女子。例如李师师,陈圆圆,梁红玉,柳如是,薛涛,鱼玄机……


回到古代,我想做个青楼女子。


一说起青楼,绝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那种污秽下流,男性寻花问柳之所,这种固定印象,导致了“青楼女子“”这个名词就成为了不好的标签。但其实在古代,青楼也分三六九等,真正的青楼是一个文人喜爱的高雅场所,是一种非凡的文化传播途径,有很多的文化流传都跟青楼脱不开关系。

“青楼” 用清漆粉饰之楼,原本指豪华精致的雅舍,有时则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

一等青楼称作清吟小班,装修精致,一般是几进的四合院或小洋楼,是最高等的场所,里面的姑娘虽然是因生活贫困而流落到青楼,但享受着非常好的待遇,而且是卖艺不卖身的。


回到古代,我想做个青楼女子。


二等青楼,装修就稍微简单一点,称为茶室。

三等青楼,称之为下处,比茶室简陋一点。

四等青楼是面向工薪的,称之为土娼或小下处。

还有一种叫做暗娼,也是就“暗门子”,是熟人推荐来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在相关部门登录注册的。

一般真正意义上的青楼为一等青楼,是在相关部门里登录注册过的,里面的女子特别是头魁,在的青楼中的地位特别高,可以说就相当于富贵人家的小姐,都是卖艺不卖身的。一般独占一座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般的大家闺秀都无法相比,在那时,民间女子中,高等青楼女子是最优秀的,寻常人也是见不到的,就是哪个高门大户的公子哥,想要见上一面,还要过五关,斩六将。比如第一个环节交骑楼赛诗,你要见到你想要见到的姑娘,你首先要和其他文人雅士们一起写诗,通过评选后才能进入下一轮。第二个环节称为打茶围,围着桌子坐,品茶,作诗,卖弄学问,侃侃而谈,炫财力赏银子,待姑娘观察过之后,才能一睹芳容。所以说,在古代,青楼女子特别是花魁都是特别难见到的,你需要有财力,有文化,有情调。而高等青楼对客人的自身素质要求特别高,见到了姑娘也只能呢,和姑娘弹弹琴,对对诗,喝喝茶,聊聊人生。要知道,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青楼女子的才情和见识都不是一般女子可比,她们为了生存,所见所学拿出来都是可以和文人才子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很多文人墨客都经常去青楼度日,吟诗作对,还有很多流传下来的书写青楼女子的诗,史料《全唐诗》中记载:“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其中关于青楼女子的诗占了二十分之一。在有关和青楼女子的故事中,最著名的就是柳永,据说柳永和青楼女子的关系特别好,平常时的吃喝都是姑娘们供着他,去世了也是姑娘们凑钱把他埋了。当然他也为姑娘们写了很多词,其中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就是其中一首他为姑娘们写的词。

像高等青楼中的女子,有歌妓,舞妓,艺妓这些一般都是卖艺不卖身的,称为清倌人,地位比较高,平常时一般接待的都是达官贵人,风流才子。当然也有卖艺卖身的,称为红倌人。总之,古代青楼是一个非常高雅的地方,像现在的高档场所,都是有身份有地位有文化有钱的人才能去的。


回到古代,我想做个青楼女子。


而三四等末等的青楼,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窑子”了,里面的女子在精神和肉体上大多备受剥削和压迫,轻者受骂,重则挨打,即使身染疾病也不能幸免。没用了之后就会专卖。这种比较下等的“下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妓院了。

而我为什么喜欢青楼女子呢?

中国历史上最令人羡慕的应该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了,而才子佳人一般都发生在青楼,为什么呢?因为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大社会的影响下,古代的平常女子大多无才。而青楼女子因为要生存,所学的东西都可以和文人墨客相一较高下,她们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经历人生百态,有才有德有容,在平常女子的对比之下,尽管青楼女子的身份受人诟病,但这样的女子怎样不吸引人呢?别说男性了,我都被吸引,优秀的人都是值得被爱的对吧。所以,历史上关于青楼女子的爱情故事也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地方,比如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李师师与宋徽宗”…….虽然这些故事都带有传奇的色彩,但从侧面也表示出了青楼女子的勇敢独立。这才是我真正喜欢青楼女子的地方,她们本身不仅美丽,而且努力优秀,勇敢独立。

青楼女子还有常人所不及的风骨和气节。

有李香君矢志为侯方城守贞;忠肝义胆超越男儿,在魏逆权臣阮大铖面前公然唱出“于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

更有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柳如是自助慰劳抗清义军的民族风骨。

这些本是沦落风尘的女子,历经艰难,意志坚韧已是难得,更有超群学识,优秀过人,民族风骨,爱国气节一样也不少。试问,如何不想成为这样一种优秀的奇女子呢。


回到古代,我想做个青楼女子。


参考文献:

《青楼集》

《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