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吧竟然不是為了打遊戲的?

最近國內疫情得以控制,各地的公共娛樂場所也陸續批准營業,網吧也是在層層審批下開業了,很多家也沒電腦,但想玩遊戲的人便直接衝向網吧,恨不得來個包年。看著網吧裡連座的小夥伴們開黑的場景,我不禁會想到網吧的發展。

我們就來聊一聊,網吧這幾十年來所經歷的各個階段。很多人剛接觸電腦的時候,聽到最多的應該是 "386""486",那是電腦通常被叫做計算機。在當年,電腦可是奢侈品,網絡根本沒有普及,所以當時網吧不是以遊戲為主,很多人來網吧是為了辦公和發郵件。後來為了方便人們交流,一款名為OICQ的軟件出現了,估計很多人都不認識這軟件,OICQ就是QQ的前身,因為當年有款外國聊天軟件叫做ICQ。老馬自然就使用了固有套路,將自家的聊天軟件其名為OICQ,後來因為侵權等種種原因才改為QQ。在遊戲方面,當時網吧並沒有完全成形,甚至可以說是街機遊戲廳的演變。上網的朋友也是通過老闆手動計時來確定自己的上網時間以及費用,當你上網時間快到了的時候,屏幕不會彈出你的"餘額不足5分鐘",頂多會有大爺大媽到你旁邊催你續費或者下機,至於實名認證啥的也不存在,很多地方根本沒有。正因為如此上著上著網,突然來個家長,在孩子頭上一頓暴扣,這種事屢見不鮮。(在下有幸經歷過)


網吧竟然不是為了打遊戲的?

網吧竟然不是為了打遊戲的?


網吧和遊戲的發展往往是相輔相成的,2001年盛大推出了熱血傳奇,這下可是讓網吧的玩家迎來了高潮。因為平時在網吧玩得最多的就是局域網聯機遊戲,傳奇作為中國第一波網遊,能讓全國的玩家一起砍怪升級拉幫結派,火遍全國是必然的。網吧老闆為了趁這波熱度賺更多錢,必須要擴充機器,但擴充容易管理難。20年前的網吧並沒有如今這些成熟的體系。上面提到了收費全靠老闆手動計時,人少的時候還好管理,人一旦多了,專門僱一堆網管把不續費的人給踹走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正好這次出了一款美萍軟件的計費系統,能夠精確計時,這是網吧邁向正規化的一大步。可事物的發展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網吧和遊戲在2002年藍極速網吧事件中迎來了重創這件事,這本是家庭教育和網吧安全措施不規範的問題卻被很多媒體添油加醋,將網絡遊戲描述成了吃人犯罪的惡魔。早在2000年就有過電子遊戲,是瞄準孩子的電子海洛因這種帶節奏文章,藍極速網吧案件一出,更是打擊了國內遊戲的發展。

受種種因素影響,國產遊戲並沒有蓬勃發展,所以網吧後續湧入了很多國外遊戲,比如CS奇蹟等,為了方便網吧管理以及防止電腦中毒,網吧加入了還原卡和還原精靈,通俗點說就是無論你之前下了什麼東西,電腦每次重啟之後都會變為初始狀態。網遊是要時刻更新的。眾多電腦一臺臺單獨更新遊戲,工作量巨大,對於網管來說是個體力活。好在2005年期間興起了很多網絡維護公司,幫助網吧構建服務器,這樣只要更新服務器上的遊戲,整個網吧的遊戲便會跟著更新。至此,網吧已經基本成型。


2006年網吧又迎來了一波小高峰,相信很多朋友也是在這個時候擁有了自己的QQ號並開始上網,由於早些年有很多未成年人逃課上網吧,所以各地網吧實行實名制。現在看來這個實名制多數時間並沒有什麼用,因為你只需要用任意一張大人的身份證去辦個上網卡,就可以隨意出入網吧了。


網吧竟然不是為了打遊戲的?


2014年,為了防止未成年人進入,各地網吧都開始刷身份證上網。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無論哪個城市,只要你跟網管說一句"來個臨時卡,充10塊錢的"網管便從一堆身份證中抽出一張給你刷一下,除非你年齡真的太小或者查的嚴,網吧才會拒絕你。


2017年網吧開始被迫迎來轉折,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或者成年人基本上都有電腦了,網吧的網速和配置優勢其實早就消失了。網吧上網的主力軍反而是家裡沒電腦的未成年人,結果就在這一年全國各地網吧的臨時卡開始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手機驗證和刷臉認證等高科技手段,網吧再也沒有空子可以鑽,失去了未成年人這一大批客戶群體,許多網吧沒撐幾年便倒閉了。存活下來的網吧也開始走向高端化,比如網咖和電競館,看完網吧的發展和興衰史,肯定會有人說自己電腦配置多麼好多麼高,從來看不上網吧。但有很多人,就算家裡有高配電腦,也要趁閒暇之餘叫上當年的朋友,去網吧一起來個連坐,一邊聽著當年的流行音樂,一邊玩著曾經的遊戲。不是說以前的流行歌好聽,也不是老遊戲好玩,我們享受的並不是這些事物的本身,而是因為懷念以前想通過這種方式重新體驗一把當年的感覺。如今就算有在高配的電腦玩的話,再高的遊戲也找不回曾經那種純粹的快樂。你是哪個階段接觸到網吧呢?可以在評論區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