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是怎麼死的?怎麼樣?

偉大的時代


曹植是猶豫而死,年僅41歲,葬在東阿魚山,今山東東阿縣城西南的黃河北岸魚山,諡“陳思王”。

曹植這一生鬱郁不得志,胸中有大才,但難以施展。

個人認為,曹植之所以失敗全因為他放浪不羈的性格所致,有人說,要成大事,可以不拘小節,但是這個小節不包含規矩和規則,破壞了規則,一旦失去機會,在建國立業這樣天大的事業上,就再也難以翻身了。

曹植小時候文采出眾,出口成章,性格坦然,不追求豪華奢侈,博得了曹操的喜歡,所以,一開始曹操是比較偏愛這個兒子的,對他寄予了殷切厚望,也有意識地去培養曹植成為接班人,但是曹植因為喜歡飲酒,常常因為酒醉耽誤大事,就漸漸讓曹操轉變了想法。

其中有兩件事讓曹操對他徹底失去了信心:

、建安22年,曹操外出,曹植喝醉了酒,藉著酒意私自駕著王室的車馬,擅自打開了王宮的大門司馬門,在王宮的禁道上駕車奔馳,一直到了金門。曹操知道後,非常生氣,直接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

二、建安24年,曹仁被關羽圍困,曹操命曹植擔任南中郎將,行徵虜將軍,帶兵解救曹仁。結果曹植卻喝的酩酊大醉,臨危不能受命,讓曹操大失所望。《三國演義》中這一段說是曹植的這次醉酒是曹丕為了奪嫡有意灌醉了曹植,但是,試想一下,一個在國家危難受命的大將,快要決戰時,不管是誰,都要遵守軍紀,整裝待發,更不要說喝酒這樣的事了,而曹植能答應和曹丕喝酒,就已經輕視了曹操委派給他的這次重任,這以後還有誰能對曹植做事放心呢,更別說曹操要把江山社稷交給他了。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曹操在選擇接班人這件事上是比較慎重的,相比於後世的晉武帝司馬炎選擇司馬衷為接班人,要高明的多了。

這以後,曹操培養的重心就放在了曹丕身上,而曹植因為喝酒誤事,從此就再也沒有被重用,而且在曹操去世後,在曹丕和曹叡執政的時代,曹植從一個過著錦衣玉食的貴族王子,變成了處處受制和打壓的對象。但這又能怪誰,誰再敢用一個嗜酒如命的酒君子呢。

所以,一個人在文學上縱有天大的才能,也代表不了他有實際軍事事物的處理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而且,一個人如果分不清大局局勢,沒有憂患意識,不守規矩,率性而為,勢必最後要被淘汰出局,曹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值得我們在現代生活中借鑑。


山青河003


平陽狐狸,回答問題

曹植,曹丕的親兄弟,「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與曹丕,曹操合稱「三曹」。後世將曹植與李白,蘇軾並稱為詩中上品。才情橫溢,鬱鬱而終。

七步成詩,才高八斗

曹操雄才大略,一生妻妾成群,有兒子 25 位。文有曹植,武有曹彰,神童曹衝,文武雙全汝曹丕。曹植與曹丕,曹彰,曹熊為一母所生。就後人質量而言,完全碾壓孫劉二家。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廣為流傳。但此詩並未見於當時史書「三國志」,而見於後世「世說新語」。雖有穿鑿駙會之嫌,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狀態。

曹植十多歲時,便能誦讀「詩經」「論語」,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後人贊其「天下才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才高八斗由此而來。

世子之爭,兄侄相疑

曹植聰明智慧,文采飛揚,很對曹操的脾氣。再加上其性格自然坦率,不追求華麗,車駕服飾也相對簡單,曹操一段時間內十分欣賞曹植,欲傳位與曹植,自此與長兄曹丕產生嫌隙。

公元 220 年曹丕廢漢獻帝,建立曹魏政權。曹植哭漢,與長兄漸行漸遠,若非其母后的強力維護,曹植可能早已一命嗚呼。後曹丕兒子曹睿即位,對這位才高八斗的叔叔更加嚴防死守,不用其才,不加重用。

多次遷徙,鬱鬱而終

魏文帝曹丕及其子魏明帝曹睿,對曹植的才能心知肚明,對其嚴加防範和限制。

曹植封陳王,死後諡號思,故後世又稱「陳思王」。但「陳王」只是曹植多次徙封之後的最後封號。曹植才情橫溢,有報國之志,但遭受猜忌限制,不得其志。公元232年,鬱鬱而終,時年四十歲。


平陽狐狸說水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