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經驗、能力、思考的邊界都是什麼

經驗的邊界

昨天載母親第二次去醫院做檢查。第一次去的時候,需要做一項檢查但是當天排不上隊,因此預約昨天做。做完這項檢查之後還要預約給醫生查看檢查結果。

昨晚回到家,聽到父親大發雷霆,說去了兩次什麼都沒查出來,還要再去一次,要是得了什麼重病,現在早都死翹翹了。

言語混雜著粗俗的詞。

試過說明情況,但是無果。

於是不再理會,專心吃飯。

吃的時候,還是一直在想,為什麼會這麼生氣,慢慢地,想明白了,父親一直都在用經驗來判斷問題的本質,也是利用經驗來解決問題,他以為,同一家醫院看了兩次沒結果早就該換一家醫院看,換做早十年,這套理論或許有用,因為那時候的醫療水平與現在還有差距,一個醫生診斷不出的病換一個醫生說不定立馬就有結果。

殊不知,現在的看診流程,基本都是檢查根據結果給出診斷結果,只要不是什麼難症,基本都是一個流程。

想到這一點,內心也就釋懷了,完全不需要和一個只會依賴經驗處理問題的人較真嘛。

有些事,靠經驗可以解決,例如農耕的人,看到火燒雲知道快下雨;有些事,例如今日頭條,抖音,趣頭條,怎麼根據經驗看?


能力的邊界


今天在聊天提到關於處理需求應該使用什麼樣的思維模型,很自然地就想到樊登的課程,發現樊登對於工具層面的書解讀的很好,很容易去按圖索驥,應用到生活中,但是對於那類強調「道」的內容,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其實也好理解,工具型的書,只要知道應用的步驟,應用的背景,基本就可以上手。但是關於更深層的內容,需要個人自己去領悟。

瞭解這個之後,對樊登提供的知識,能應用的範圍心理大概就有底了。

看看經驗、能力、思考的邊界都是什麼


思考的邊界

下午開會,運營提到,喚醒沉默用戶的方案。

他根據用戶3日流失、七日流失分別做推送方案。然後詢問我是否有其他補充。恰巧近期在追36氪產品總監的文章,文章字裡行間時不時會提到要以更高視角去看待問題。也就是說,一個功能,初級產品只注重如何實現,更高階產品應該要關注當前功能的上下左右,即業務上下游的影響,對同級功能的影響。

這應該也是衛哲提出的《需求三加一》的主要內容之一。

回到喚醒沉默用戶的例子。 當時被問道的時候,下意思問了自己,為什麼要對3日流失,7日流失做喚醒,這個緯度是怎麼思考的。

然後我發現,這些用戶已經是流失用戶了,如果要喚醒,是不是還可以進一步,在未流失之前就去做喚醒?也就是當我們發現用戶做了某些行為沒有滿足需求的時候,我們做一些手段讓用戶留存。

如果我們只關注要喚醒這件事,很容易就會陷入思維的泥潭,即對誰喚醒,怎麼喚醒。拔高我們的思維,用所謂的「上帝視角」、「閱卷者視角」去看待,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瞭解了「邊界」這個詞,對很多不確定的事心裡自然有了「譜」,我是這麼思考的。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