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大國崛起》,有時候文字比配音更能讓人記憶猶新

相信每個男孩子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有英雄主義情結,武俠小說中的各路好漢,又或是相繼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登場的歷史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你我喜歡的角色。從世界文明的角度看,特定歷史階段的英雄豪傑們,在風雲變幻的大國崛起進程中或許終將被歷史定格。然而對他們的敬仰之情,或許早已融入各個民族的獨家記憶。

重讀《大國崛起》,有時候文字比配音更能讓人記憶猶新

喬峰三兄弟

以下為《大國崛起》紀錄片配音文字稿,有時候文字比配音更能讓人記憶猶新。

(文末有紀錄片視頻鏈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成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著名的《三國演義》的開場白。放眼世界,滌盪歷史,近現代五百年,世界相繼演繹大國崛起的故事。從恩裡克王子航海到美國稱霸世界,統一民族國家和文化歸屬成就了九大國的世界性演出。

葡萄牙 西班牙 —— 地理大發現

重讀《大國崛起》,有時候文字比配音更能讓人記憶猶新

伊比利亞半島創造了十五,十六世紀的世界輝煌,葡萄牙和西班牙演繹海上霸主。

香料貿易成了葡萄牙人航海貿易的驅動力。恩裡克王子,建立了世界第一所航海學校。這位一生具有雄才大略的王子,組建了探險的三角帆船,充實了航海學知識,使其成為一門真正意義上的科學。

羅卡角,風暴角,好望角……偉大的詩人卡蒙斯創作《葡萄牙人之歌》,鼓舞勇士們勇闖大海。憑著愛冒險的天性,對財富的渴望,以及強大的宗教熱情,葡萄牙人跨過了大西洋。近一個世紀,歐洲其他國家還在各忙各的,葡萄牙人已領先了世界。

光復國土戰爭結束以後,西班牙伊莎貝爾女王開始放眼世界,也開始了海洋探索。女王用王冠上的珠寶資助哥倫布向西航行,國家意志和航海家願望終於結合到了一起。巴哈馬群島,既不是印度,也不是中國,儘管如此,哥倫布至死都認為自己到達了印度。

未來世界的發現權,到底是葡萄牙還是西班牙呢?

整個地球的地圖已握在手,海上貿易和美洲掠奪不斷。伊比利亞半島創造了神話傳說,現實也像神話一樣,見首不見尾。貿易積累的力量沒有用來發展工商業,都用於宗教信仰了,流水般湧入的財富也像潮水一樣,慢慢溜走了。

荷蘭 資本的力量 海上第一強國

重讀《大國崛起》,有時候文字比配音更能讓人記憶猶新

小國大業,荷蘭發展起源於鯡魚。為了生計,與其他民族發生戰爭,那是常有的事。事情還得從荷蘭人發明一刀取出魚腸子的方法說起,藉助鯡魚,荷蘭人開始了商業貿易。

鹿特丹,曾經的世界第一大港,水利設施,排澇工程,創造了航海貿易的條件。荷蘭人發明了造價更低廉的船隻,為了獲得儘可能多的利潤,荷蘭人去掉了船上的火炮,夾板很小,內倉很大。慢慢地,荷蘭成了海上馬車伕的稱號。有一次,押運貨物,不巧到了北極圈,八個月的嚴寒,水手死傷大半。但荷蘭商人絲毫未動船上的貨物,包括可以救命的食物,藥品。就這樣,荷蘭人用商人的誠信贏得了世界市場。

市民們從貴族手中買到了城市的自治權,卻只顧賺錢,頭腦中沒有國家這個概念。為了反對西班牙的統治,葡萄牙獨立戰爭爆發。荷蘭人需要的是保護他們安全,讓自己可以安心貿易賺取利潤的環境。荷蘭連省國家建立,建立了由商人階級執政的共和國,但非常鬆散。

經濟組織應運而生,荷蘭東印度公司建立。資本流轉開始了,世界上第一所股票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拔地而起。十年不給股東派發紅利,卻依舊有大批的投資者。資本力量開始發掘,建立銀行,這就直接進入了現代金融的核心。現代商品經濟制度建立,貿易額佔到了全世界的一半,勢力遍及全世界。他們用八年的時間,超過70噸的黃金建造了新的市政大廳。

我們阿姆斯特丹人,揚帆遠航,利潤指引我們跨海越洋,為了愛財之心,我們走遍世界上所有海港。

英國 1688 光榮革命 工業時代到來

重讀《大國崛起》,有時候文字比配音更能讓人記憶猶新

西班牙無敵艦隊稱霸海上半個多世紀,英格蘭人卻對他發起挑戰,這是為什麼呢?當時的世界,贏得海洋比陸地更為重要。戰爭中,英國以弱勝強。今天,環球劇院,莎翁的戲劇依舊是唯一的選擇。

伊麗莎白一世,以開明的政治,昌盛繁榮的文化,來振興國家。貴族和國王之間以約定俗成的權利義務下的國家,沒有了發展的活力。約翰王戰敗,大憲章簽訂,法律之下,國王沒有了特權。契約和法治的根本精神逐漸融入了民族的血液,後世的法制國家建立有了基奠。

查理一世在魯本斯的上帝畫作眼睛裡被推上斷頭臺,革命卻從一個專制的國王手裡開始,從另一個專制的國王手裡結束。十字路口的英國人,沒有采取暴力革命。光榮革命誕生了,依法治國,君主立憲確立。

所謂的一個的國家的崛起,其實是它內部力量的外沿。使英格蘭崛起的,是政治法律的誕生的同時,沒有延誤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

工程自然科學工業化的發展率先在英國興起,穩定的社會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崇尚自然科學,人文精神並重發展,牛頓成了自然科學奠基人。水晶宮,議會大廈,等等一切的輝煌都是日不落帝國的榮耀。世界近代史上,維多利亞時代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19世紀中後葉,帝國夕陽迫近了。隔海相望的美洲,太陽已經冉冉升起。

法國 激情歲月 大革命

重讀《大國崛起》,有時候文字比配音更能讓人記憶猶新

路易十六從睡夢中驚醒,巴士底監獄被攻佔,由國王路易十四創建的專制王權帝國由此毀滅。同康熙帝一樣,同樣是幼年稱帝,雄才大略,掌握著半個多世紀的專制王權,創造了君主專制時代 國家的輝煌。

國王與民眾之間矛盾逐漸加深,民眾在以自己的思維設計著國家。1789年8月26日,人權和公民權宣言誕生。人人生而平等,且始終如此,財產權神聖不可侵犯。從巴黎傳出的自由與平等博愛的思想,昭示著資產階級民主意識的覺醒。

拿破崙,戴高樂,新舊時代的領袖,從法蘭西帝國到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實現了他們真正意義上的光榮與偉大。

依靠啟蒙運動的思想,法國從國家的命運波折中探索建立了發展國家的工業體系。先賢祠,法國對思想與文化的尊崇的精神聖地,也許冥冥中正是這種思想,才使得法國崛起發展。

一個懂得尊重偉大思想的民族,才能誕生偉大的思想。一個擁有偉大思想的國家,才能擁有不斷前行的力量。

德國 帝國春秋 統一的力量

重讀《大國崛起》,有時候文字比配音更能讓人記憶猶新

馬克思曾說,德國,要麼拷問世界,要麼拷打世界。從古典音樂到世界大戰,德意志土地上充滿了傳奇。

拿破崙征服了德國,搶走了和平女神。屈辱降臨,喚醒了德國心中潛藏已久的國家意識。哲學家,音樂家,詩人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探索著國家的未來。和平女神面對著分裂的國家,無能為力。

俾斯麥,普魯士首相,以鐵血的王朝戰爭統一了德國大大小小的三百多個邦國。德國以國家的力量發展著國家的經濟,相對和平穩定的政治局面,為國家的發展贏得了政治機遇。

重視教育的德國,積累的國家後發力量是無限的強大。德國統一國家的方式決定了它不可避免的走向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為首的納粹犯下了滔天罪行,德國在二戰後又走向了分裂。

勃蘭特,二戰中反納粹的英勇鬥士,跪倒在幾百萬猶太人的英靈前。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意志。勇於承擔歷史責任的德國回到了世界的懷抱。歷經兩代人的努力,經歷過重創的的德國重新崛起,回到了世界大國的舞臺。

1871 日本 巖倉使節出訪歐美

重讀《大國崛起》,有時候文字比配音更能讓人記憶猶新

第一個擺脫西方大國殖民統治的亞洲國家,大西洋彼岸的東方島國,日本,至今在世界政治經濟舞臺發揮著巨大的影響。

橫須賀,東京灣入口,日本近代史的開端。當美國黑船敲開日本國門的時候,日本人幾乎是以歡迎的態度接納了佩裡將軍。17世紀,日本興起蘭學。鴉片戰爭中,大清帝國大敗於英國,給了日本統治者一個清晰的信號。澀澤榮一,儒家文化薰陶下的傳統日本人,出訪比利時時,固有的重農抑商觀念開始轉變。當他回到日本的時候,日本剛剛經歷了明治維新,14歲的天皇,面臨的是一個內憂外患的國家。

明治維新開始了,推動國家變革的《五條誓文》頒佈。澀澤榮一回到了明治政府財政部門,參政議政,明治政府貨幣改革,發行公債等一系列的政策,他都參與其中。1871年,100多人岩倉使節團從橫濱港出發,出訪歐美。在德國,這個歐洲後發國家,一直向世界強者學習的日本,選擇了用國家力量推動國家發展的方式開始了經濟發展。

自稱東洋俾斯麥的大九保利通,明治政府的高官,拿來了歐洲各國的發展模式。發展經濟的同時,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悄悄改變。國家在曲折中發展,大久保利通遇刺,把難題交給了繼任者伊藤博文。西風東進中,改革矛盾突出,日本民眾開始思考自己的國家命運。

日本選擇了與西洋列強為伍,改革促發展變成了戰爭促發展,軍國主義膨脹,擴張勢力開始了。盧溝橋事變,偷襲珍珠港,一次又一次,侵略者野心越來越大。當蘑菇頭升起的一瞬間, 夢破滅了。

二次大戰後,國家內驅力,軟實力保留下來,和平憲法框架下,政局穩定,國家迅速發展。對於日本,大國之路,坎坷曲折,不可忽略的是那學習的精神力量和和平安寧的國家。

俄國 沙皇改革 強國之路命途多舛

重讀《大國崛起》,有時候文字比配音更能讓人記憶猶新

彼得一世改革,建立陸軍,派遣留學生,一系列政治經濟出臺。作為國家的最高元首,他隱姓埋名,到歐洲做了學徒工。生活上,他勤儉節約,八塊錢一雙的鞋子,手上有老繭。可他苛刻的要求,處理傳統與西方文明的關係上,沒能很好的取捨,引起了國民的強烈不滿失去民心,改革失敗。

15歲遠嫁俄國,葉卡捷琳娜二世成為俄國最高統治者。歐洲啟蒙運動興起,她深受影響,積極地發展民主思潮。1767年,改革推行,將歐洲法典引入俄國,可農奴制的存在阻礙了改革的前行。

改革沒有給人民帶來自由,君主本人推行的改革,它必將失敗,廢除農奴制必將危機統治者的統治基礎。

新政權風暴開始,布爾什維克蘇維埃政權建立,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蘇聯經濟恢復。社會主義建設中,引入了市場,貨幣,商品,新經濟政策起到了甦醒國家的積極作用。

歷史似乎和蘇聯開了一個玩笑,新經濟政策中興的國家被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孤立封鎖。為了打破僵局,新的鋼鐵般的領導人斯大林重工業的觀念根深蒂固。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二個五年計劃,等等等等,軍事大國由此建立。計劃經濟體制下,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下,市場失去了生機與活力。之後,工農業差距越來越大,最終,偏離航線的國家難逃解體的命運。

曲折發展中,國家的優勢依舊存在,而弊端的存在也影響著國家今天的經濟發展。

美國 世界霸主 終成世界一極

重讀《大國崛起》,有時候文字比配音更能讓人記憶猶新

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是它的開端與起源。五月花航船,懷揣夢想的人民登上了北美大陸。雖然承認英皇統治,但天高皇帝遠,13個殖民地實際上是自己控制著實際的政權。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宣言誕生,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人民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費城,制憲會議,代表們商討著國家的未來。國家的利益,主導著各個地區政治經濟的聯合。聯邦政府從歐洲搬來了現代金融制度。美國的工業革命從英國人施密特在美國開設紡紗廠開始,以科技為主導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逐漸興起。

而這時,制憲會議上懸而未決的奴隸制問題差點肢解了新興的國家。亞伯拉罕-林肯,解放了黑奴,結束了美國內戰。《宅地法》的頒佈點燃了美國人西進的夢想。歷時一個多世紀的西進運動,有著牛仔的浪漫的風情,也有著一無所有,艱難生存的無奈。正是西進運動創造了通過不懈努力實現夢想的美國精神,融入了國家發展的精神血液。

與此同時,第二次科技革命飛速興起。以電力為能源的科技革命,使得美國在大國自主創新中獨佔鰲頭,迎來了電氣時代。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是人文環境和社會思潮,以及人類文明的覺醒共同作用的結果。

羅斯福,經濟大危機中,美國的拯救者。以國家干預的形式調控著自由市場帶來的經濟弊端。美國人的記憶裡,政府以其強大的力量改變著國家的命運。

20世紀,交織著曲折與榮耀的時代,美國獨特的發展模式,對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的尊崇,使美國終成世界一極。

所謂的一個國家外部的崛起,實際上是它內部力量的一個外延。一個國家,崛起,必須要創新,那麼思想文化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也有人說,體制創新才是推動大國崛起的本質所在。

和平與發展,這是時代對大國的選擇。究竟是物質和精神,還是文化與科技,還是體制與變革,造就著大國的崛起,引發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

五百年前,人類因海洋而瞭解世界。五百年後,人類因天空而拓展了世界的廣度。

《大國崛起》紀錄片視頻鏈接

https://v.qq.com/detail/0/0qwtcakjux1wpoh.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