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天理教起義顯露了清廷外強中乾的面貌?

程老師侃史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問一個問題:攻進紫禁城需要多少人?

你看這護城河,你看這九米高的城牆,沒個十萬八萬的根本攻不進去吧。

親們太鋪張浪費了,其實,攻進紫禁城只需要一百個人就可以了。

這個數據是經過實踐證明的,因為有一年,就有一百個人拿著大刀衝進了紫禁城。

那是皇帝還在的時候,皇帝是打倒和坤,嘉慶吃飽的嘉慶。

嘉慶先生吃和坤的福利吃了很多年,老底子終於吃光了,北京城也沒有北京城的樣子。吃不飽飯的老百姓越來越多。沒飯吃,就找天下最大的米飯班主皇帝要說法啦。

帶頭的是一個叫林清的江湖大哥。

這位仁兄還是體制內的人。父親是官府的文書。據說小時候讀書不行,父親把他送到藥鋪當夥計,從此就學了一點赤腳醫生的招數,這個很關鍵啊,好多江湖大哥就是靠醫術搞創業,比如大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張角哥倆。

後來,這位林清四處跑江湖,要過飯,打過工,當過皇家包工頭,發過財,也落過魄,最終加入了民間門道會榮華會,這名字也夠接地氣的,不玩虛的,不講情懷,咱就是奔著榮華去的。

林清這個人天生就是黑道大哥,能說會道,又有點文化,為人也大方,有點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氣勢,很快就在幫派中站穩了腳跟,甚至把原大哥擠下臺,自己當了老大。

接下來,林清大哥開始了兼併潮。把附近數個教都合併了。會員也越來越多。

最終,林清自創宗教:天理教。

林清大哥收會員,入會都要交根基錢。林清保證以後大家發達了,這個錢會十倍百倍的返還。這簡直就是人肉版互聯網金融嘛。

漸漸地,林清發達了,但是,林清是一個有追求的人,是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他有一個偉大的理想,就是改朝換代,把滿清趕回東北。

會員多了之後,林清就開始策劃了,制定了一個計劃,分三路發難,山西、山東、河南以及京城同時舉事,收復這三大根基地,不愁大事不成。

時間定在嘉慶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午時,根據夜觀天象,預測這一天將有彗星掃過紫微垣。親們知道,紫微垣代表著皇帝。彗星掃紫微,那就是皇帝要仆街啊。

經過串聯、謀劃,這一天終於到了。各地紛紛起事,地方上的起事還很順利,一下就佔了數座縣城。由此可見,滿清統治的失控程度讓人髮指。

天理教旗開得勝,滿清官員也嚇了一跳,真以為又是一個李自成橫空出世了,而且河南這一邊的帶頭人也自稱李自成轉世。但很快,滿清官員鬆了一口氣。

這些起義軍佔領縣城之後,沒有開倉散糧,然後招兵買馬,反而衝進了錢鋪當鋪,搶起錢來。錢搶到手,立馬一轟而散。

原來是打劫,嚇死寶寶了。

個別不搶的,也坐在縣城不想動。這就是坐以待斃啦。

像張角李自成這樣人,能夠做大做強,就是遵循了滾雪球式的複製發展模式,打一個地方,發糧食招士兵,再到下一個地方去,人就會越來越多。

這種佔了一個縣城,就想當土皇帝的,那離入土就不滿了。

林清還眼巴巴的在北京指望兩路的兄弟匯合一起攻紫禁城呢。

為了攻打紫禁城,林清發展了一些關鍵會員,比如宮裡的太監,甚至還有一位四品官員:曹綸。

這位老曹祖輩都是給大清國當官的,是絕對的官二代,可是因為家裡沒錢。當官家裡沒錢,這天理不容啊,索性加入林清的天理教,搞革命算俅。

地方的兄弟不來,吉時也到了,那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林清正式向紫禁城發動了攻擊。

多少兵馬呢?

二百人!

沒錯,二百人。

也不是天理教沒人,實在是沒兵器。人,中國到處都是,但兵器屬管制刀具,地方查得嚴,只能東邊村子裡打兩把,西邊打兩把,總共就只有百來把大刀。

林清不在意,兵不貴多貴精嘛。他認為,只要衝進皇宮,然後我往紫禁城的太和殿一坐,皇帝一看,老窩被端了,還不得往東北跑啊。

於是,按計劃,這二百人出發了,人人扎著白色的頭巾,上面寫著“同心合我,永不分離”,這個我理解,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可有的上面還寫著“四季平安”。這真的是搞革命嗎?

大家化裝成小商小販,籃子裡藏著刀具,朝紫禁城出發了。走到路上,一半人就跑了。

攔都攔不住啊。

剩下的都是對革命有堅定信心的。大家兵分兩路,一路攻打西華門,一路攻打東華門。

我們先說東華門。

這一路出事了。堵車了,在去東華門的路上,碰到了往宮裡運煤的。大家擠到了一塊。運煤的挺橫,皇差嘛,竟然對天理教的革命者橫加斥責。天理教的人火了,一拔刀。

老子是來革皇帝命的,你丫一運煤的,敢跟我搶道,分得清孰輕孰重嘛。

運煤的一看,你這個事大,我們讓著點你咧。

當下驚聲逃竄。這一喊,全世界都知道有人要造反了。守東華門的人一看不對勁,馬上關門。

這一鬧,結果只擠進去了幾個人。沒擠去的一看沒自己的戲了,拍拍屁股回家躲了起來。

這說明,辦大事的人千萬別跟人置氣啊。

攻打西華門要幸運得多,在內應太監的接應下,數十人成功殺進西華門,還登上了城樓舉起了白旗。

這又暴露了起義軍的知識短板,要知道西華門外是舉行閱兵的地方,西華門內的廂房放的就是兵器,完全可以武裝幾千人。要是有幾千人,那局勢又不同了。

西華門的人衝進來後,直奔太和殿而去,也就是故宮裡規格最高的大殿,想去坐坐裡面的龍椅,結果,他們連路都不認識。還是逮住一個正在值班的文官,打聽了道路,知道從西華門到太和殿,得去隆宗門。

可是,隆宗門已經關了,哪怎麼辦?放箭啊。

這些農民起義軍亂箭齊發,現在隆宗門的匾額還有一個箭頭,極有可能就是他們射的。

射箭也射不開大門啊,又搞了兩根木頭去撞木。故宮的門都是加固的,豈是隨便可以撞開的,撞了一會,大家放棄了。

掉頭,不進金鑾殿了。去養心殿!

養心殿是什麼地方呢?是皇帝辦公的地方。皇帝嘉慶不在,他老人家在熱河。但攻到養心殿,把人家的辦公室佔了,也是一個偉大的勝利。

去養心殿的門也關著,大家就開始翻牆,當時旁邊還有大樹,大家就著這個樹翻過了牆。

這個時候,清兵終於來了。王子旻寧帶著火槍隊殺了過來,一看有人翻牆,旻寧拿著鳥槍就放倒兩個。

大家一看,這有技術代差。打不過,風緊扯乎。

這一來,清兵終於站穩腳跟,從最初的慌亂中回過神來。而這位旻寧也因此被嘉慶看中,旻寧就是下一界的道光皇帝。後來,因為翻牆的事,還把故宮牆邊的大樹給砍了,現在大家去故宮,鮮見到大樹,這就是原因之一。

數十名起義軍開始四處躲避,反正故宮大,哪裡都可以藏,斷斷續續戰鬥了數天,甚至還有人突圍出去。

但這次奇葩的起義算是正式失敗了。

接下來,龍頭大哥林清被捕,凌遲處死。

勇氣可嘉,技術蠻荒了點。但兩百人就能進攻清朝皇宮,你說清朝有沒有問題?


腦洞歷史觀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員 嶽忠豪

天理教原名龍華會,屬白蓮教的一支,並在白蓮教起義被剿滅之後,繼續秘密傳教。嘉慶十七年(1812年),天理教首領李文成與林清約定,翌年,直隸、山東、河南同時起事,攻佔北京城。嘉慶十八年九月初,李文成在河南滑縣籌備起義時被官府探知,並被捉拿入獄,起義軍被迫倉促舉事,一時間河南、山東起義蔓延,清廷隨後派兵鎮壓。與此同時,林清不知起義提前,趁嘉慶皇帝木蘭秋彌,疏於防備之際,按原計劃於九月十五日,在買通的太監策應下,七十餘人進攻紫禁城,部分教眾攻入皇宮後,旋即被鎮壓。各地教眾也在官兵的圍剿下相繼失敗,此事稱為天理教起義,又因發生於1813年癸酉年,故又稱“癸酉之變”。

林清

之所以說起義顯露了清朝外強中乾的面貌是因為,天理教起義的規模並不算大,但事件的特殊性給全國上下帶來的震撼卻世所罕見,連嘉慶皇帝都說“(天理教事件)較諸川陝教匪(白蓮教起義),似小而實大”:

首先,嘉慶特頒罪己詔,下詔整頓朝綱。天理教教眾是一支太平盛世中意在政變的隊伍,一支幾十人的隊伍竟然最終攻進了皇權的象徵地——皇宮,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清政府的無能,讓人有了“世道中衰”之感,清朝統治的合法性也因之蒙塵。為了扳回全國人民的信任,嘉慶特頒罪己詔,反思事變,“朕雖未能仰紹愛民之實政,亦無害民之虐事,突遭此變,實不可解。”並認為大難來臨,全因官員“因循怠玩”之風,並要求群臣匡正作風,盡忠為國,“諸臣若自甘卑鄙,則當掛冠致仕,了此殘生,切勿尸祿保位,益增朕罪。”反思可謂沉痛。隨即,頒諭當日嘉慶就在權力高層進行調整,斥退了部分大學士和尚書,力圖刷新吏治,振作朝綱。

嘉慶

其次,綿寧顯露的才能使其鎖定皇位。攻入皇宮的教眾之所以能被平定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皇子綿寧(道光帝)的處驚不亂,“大內平定,實皇次子之力也。”嘉慶對綿寧大為讚賞,並封其為“智親王”,號所御槍曰“威烈”,中外矚目,人們也普遍認為嘉慶已經將皇位期許於他。後來的歷史也證明道光從這次事件中頗為得益。

道光

還有,促使士人議政風氣的轉變。清朝前期禁止士人對政治作過多關注,許多讀書人也是終日埋頭於考據的片言碎語之中。而此事的發生不由得讓讀書人大為關注和反思,得出的結論也與嘉慶極為一致,吏治衰頹,對民眾缺乏教化是社會弊病的主因,進而普遍要求刷新政治,進攬人才。清朝下詔要求民間積極進言,兩次殿試策論都是有關天理教事件的反思,也可謂革新政治的表現。

人們普遍認為清朝在嘉慶道光時期陷入衰敗,即所謂“嘉道中衰”。天理教事件只是在盛世的表面撕開了一個口子,讓人們窺見了這種中衰。統治者意圖振作,卻限於大勢未能奏效,世界演變的洪流、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也將在二十年後的鴉片戰爭中得以一一展開。

鴉片戰爭

參考文獻:

張瑞龍:《天理教事件與清中葉的政治學術與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鄭凱旋:《癸酉之變:天理教攻襲紫禁城事件始末》,《蘭臺世界》,2017年第6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