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於園外。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假山東南部的明道堂是園林的主建築,此外還有五百名賢祠、看山樓、翠玲瓏館、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築與之襯映。
滄浪亭歷次重修時均有題匾書聯,但年久至今,部分匾額楹聯舊物已遺失。1978年以後,管理部門對已散佚的匾額楹聯依據歷史資料和園林景觀延請名家補書。現陳列展示匾額15塊,楹聯14副,屏門2塊。面水軒匾 ...
滄浪亭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始建於北宋慶曆四年(1044)。集賢院校理蘇舜欽在汴京遭貶謫,翌年流寓吳中,見孫氏棄地約六十尋,以四萬錢買入。蘇舜欽在北碕築亭,命名滄浪亭。蘇舜欽鍾愛此亭,常駕舟遊玩,寫下《滄浪亭記》,詞《水調歌頭·滄浪亭》,《初晴遊滄浪亭》等詩。歐陽修、歸有光等大家也作有滄浪亭的遊記。滄浪亭從茲名聲大噪。
人稱“千古滄浪水一涯,滄浪亭者,水之亭園也”。滄浪亭主要景區以山林為核心,四周環列建築,亭及依山起伏的長廊又利用園外的水畫,通過復廊上的漏窗滲透作用,溝通園內、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體。園中山上石徑盤旋,古樹蔥蘢,箬竹被覆,藤蘿蔓掛,野卉叢生,樸素自然,景色蒼潤如真山野林。
園內以山石為主景,山上古木參天,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滄浪亭外臨清池,曲欄迴廊,古樹蒼蒼,壘疊湖石。人稱“千古滄浪水一涯,滄浪亭者,水之亭園也”。
蘇州園林是江南園林的代表,與北方園林的顯著不同就在於它的精巧和雅緻。而北方園林更多地表現出的是恢宏的氣勢和富麗的面貌。這其中造園用地的限制和隨勢制宜的思想促成了江南園林特徵的形成。
中國的園林歷來就是文人寄託精神情感的載體,從建園之初的場地的選擇,到建築的佈局分割和景點的設置,無不和文人所求的畫理有關,即文人的山水畫。山水畫經過隋唐的發展,到了我國的宋代,繪畫的理論和作畫的用筆方法已經成熟,由於宋人在審美上崇尚天趣和自然,因此宋代的山水畫達到我國古代山水畫的一個新的水平。
滄浪亭的美景和其中蘊涵的文化令書友們流連忘返,書友們置身園林美景,享受傳統文化的意蘊雅緻,心情愉悅。
如果你從園外看,通過這些漏窗,你會看到園內的景色,感受到士大夫文人生活的清悠與閒適,此謂“景中有景”;而從園內透過漏窗往外看,可以在市井的嘈雜中感受到水面的寧靜,可謂“景外有景”。
有人這樣形容,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古木森鬱的滄浪亭,長廊庭院,粉牆花窗,竹影之下秋風徐來。那婆娑的身影、翠綠的林子,靜靜地綻放出城市山林的絲竹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