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政釘”,Ding出掌上辦公新效能-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雲辦公”“雲復工”“雲招商”火了。

疫情發生以來,掌上辦公成為剛需,在浙江133萬公職人員的眼中,政務釘釘平臺“浙政釘”成為他們在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中的“神器”。

“浙政釘”數字駕駛艙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浙政釘”使用量猛增,其中日均視頻會議量同比增長176%,日均語音電話同比增長346%,日均Ding消息同比增長91.6%。

以政府數字化轉型帶動各領域數字化轉型,作為我省打造“掌上辦公之省”的重要載體,“浙政釘”的火熱凸顯出我省近年來在數字化轉型中取得的豐碩成果。省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減少聚集的客觀要求下,‘浙政釘’有力提升了全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效率,‘掌上辦公之省’初見成效。”

提升工作效能

“在‘浙政釘’上

找人辦事太方便了”

“Ding!”3月31日中午,溫嶺市檢察院檢察官邱佩虹收到一條出差在外的領導發來的Ding消息,“早上開庭的案子麻煩編寫一則信息。”

看著手機上這條顯示“待辦”的事項,她立刻回到電腦前開始工作。不到1個小時,將信息通過“浙政釘”發給領導後,她熟練地把這條事項的狀態修改成為“已完成”。

在邱佩虹的“浙政釘”後臺,任務列表上今年以來的數百條“已完成”狀態事項一目瞭然。據她介紹,用“浙政釘”進行任務管理已成為身邊公務人員的辦公常態。

作為我省打造“掌上辦公之省”的重要抓手,“浙政釘”已覆蓋全省133萬公職人員,其中日活躍用戶93萬。通過“浙政釘”,全省27萬餘各級組織已組建38萬餘個工作群,在線提升辦公效率和工作效能。

“在‘浙政釘’上找人辦事太方便了。”2月初,杭州市機動車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劉錕和同事們一道去火車東站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和火車東站管委會的工作人員、執勤的公安幹警素不相識,劉錕和他的同事們在“浙政釘”上找到了“政務通訊錄”功能,“只要輸入姓名,就可以迅速在組織內找到對應人員的聯繫方式,接下來就可以加好友、打電話、發送材料,高效對接工作。”劉錕說。

今年2月初,浙江只用一天就在“浙政釘”上搭建了防控組織體系,原本分屬省、市、縣、鄉四級的11497人被歸入這個臨時組織,並可以相互查詢和溝通。

阿里巴巴副總裁、政務釘釘事業部負責人葉軍表示,“浙政釘”在釘釘的基礎上,做了專門的優化,對在其中流轉的各項數據提供比釘釘更高強度的加密保護,同時設計了通用標準,統一數據口徑,快速協同處理政務。類似政務通訊錄這樣的功能,實現了政府跨地域、跨層級溝通和扁平化管理。據統計,通過政務通訊錄,公職人員的溝通效率提高了52%。

正是基於高效的協同,“浙政釘”成為抗擊疫情期間不見面審批的重要工具。在衢州,新上線的“政企通”綜合服務平臺已成為“企業找政府”的首選。“不只是‘政企通’,‘浙裡辦’、支付寶、微信公號等平臺提交的申請,各部門工作人員都在‘浙政釘’上24小時移動審批。”衢州市營商辦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文陽介紹,截至目前,衢州全市已通過“浙政釘”在“政企通”平臺發佈惠企政策877條,兌現資金1.1億元。

特殊時期的便利,背後是政府數字化轉型的深厚積累。自2016年起,浙江就開始使用“浙政釘”掌上辦公。多年來,全省各地鑽研出了多種個性化使用方法。如餘杭區政府利用“浙政釘”視頻電話進行全球招聘網上面試;衢州市政務會議刷臉簽到;麗水市公安局用“浙政釘”視頻實現華人華僑辦證預審“零次跑”;三門縣公安局利用“浙政釘”搭建黨建平臺等。

“政務釘釘推動了社會組織方式的變革,無疑為跨層級跨部門跨領域快捷高效溝通、精準應對危機,提供了可行的手段。”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丙宣說。

拓寬溝通渠道

“更加靈活和便捷的溝通方式”

“這張CT影像和新冠相似度只有0.50%,基本排除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4月初,諸暨市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陳培峰把一份肺部CT上傳到手機上的“新冠智能診斷”系統,不到20秒,這張CT影像與新冠肺炎的相似度就由人工智能自動識別出來。

2月26日,諸暨市人民醫院在“浙政釘”群組內試用“新冠智能診斷系統”,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系統能夠輔助一線影像科醫生快速完成疑似新冠患者的影像診斷。“人工智能給出的判斷和我們臨床醫生一致,對我們下診斷很有幫助。”陳培峰說,目前諸暨所有公立醫院的工作人員都已註冊“浙政釘”,可以隨時使用“浙政釘”的各項功能。

據介紹,疫情發生以來,“浙政釘”一共上架了24個和疫情相關的應用,涵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各個領域。同時,“浙政釘”自帶的視頻會議等功能,使得“雲招商”“雲簽約”等新型招商形式在我省各地蔚然成風。

3月初,一場“雲洽會”在餘杭開發區開啟。會議現場,招商工作人員詳細介紹最新的招商政策信息;屏幕另一頭,來自全國的數十位企業代表與項目負責人認真傾聽並隨時提問。

“疫情發生前,幾乎所有的招商會議都在線下進行,受到場地、人員、時間等條件限制。如今通過‘浙政釘’的視頻會議等形式,不僅讓大家在非接觸的情況下順利完成推介與招商,也讓工作人員和客商都能體驗到更加靈活和便捷的溝通方式。”杭州市餘杭區數據資源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餘杭區已通過“浙政釘”舉辦20餘場“雲招商”“雲推介”。參會人員最多時,有上百位企業代表在線參加,吸引1.5萬人觀看視頻。

“無接觸”的客觀需求,讓工作人員對“浙政釘”的使用更加熟練和人性化。2月初,紹興市越城區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杜小燕每天都上街檢查沿街店鋪是否關閉,每到一處,都要將檢查結果錄入“浙政釘”上的“掌上執法”系統。

“如果直接填寫‘暫停營業’,系統後臺會默認長久關閉,這樣可能影響後續恢復營業。”杜小燕說,在諮詢使用執法系統較多的同事後,執法人員專門在系統後臺增設了“備註”欄,只要在其中填寫“因疫情防控未營業”,就不會影響店鋪恢復營業。

“運用執法系統自帶的查詢功能,還能查找企業的聯繫方式和具體地址,對我們加強對企業的執法特別有幫助。”杜小燕介紹,之前她們大多使用搜索引擎查詢信息,有時候會不準確,“‘浙政釘’上的信息準確率很高,現在我們執法全程一隻手機都能搞定。”

隨著“浙政釘”在疫情防控期間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政務釘釘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在甘肅,去年10月上線的“隴政釘”今年起在省級層面被高規格、大規模應用,截至3月底,在疫情防控中通過“隴政釘”共召開視頻會議7.9萬餘場,總會議時長約5.6萬小時。河南、海南等地也緊鑼密鼓開展政務釘釘籌建工作。

加強聯動協同

“推進更高層次的流程再造和數據共享”

去年以來,一條《“浙政釘”十大花式用法》的帖子在浙江的公職人員間流傳。帖子裡,“三服務”小管家、機關內部協同辦事系統、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業務系統以及經濟運行監測等已在“浙政釘”上線的重大數字化轉型項目,引起全省公職人員的廣泛好評。

“我省圍繞經濟調節、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五大職能開發的21個數字化轉型重大項目,目前基本都能在‘浙政釘’找到入口。”省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強大齊全功能的背後,在於數據的積累、用戶體系的構建。

浙江是全國最早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省份之一。從2014年浙江開始建設“四張清單一張網”,到2016年開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不斷深化數據治理和數據共享,在全國率先搭建全省統一的公共數據平臺。去年以來,該平臺日均調用數據311萬次,日均新歸集數據2484萬條。截至2019年底,全省公共數據平臺已歸集數據207億條。

大數據的深厚積累為“浙政釘”上部門間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打下了堅實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依託政務中臺,各地各部門可以自己開發項目在‘浙政釘’上使用,為改革創新提供技術支撐。”在張丙宣眼中,“浙政釘”如同為政務人員開設的“超市”,當他們進入其中,就能找到需要的應用。

“政務超市”的打造離不開技術、數據、業務的深度融合。我省將阿里巴巴服務企業中積累的“中臺”理念率先運用到政務領域——通過“中臺”,各級政務組織在數字化轉型中開發出的諸多系統可以標準化、模塊化的形式接入“浙政釘”,協助各級政務組織優化服務流程、推進數據共享,同時在公共數據平臺上實現部門數據的虛擬隔離,並在遵守數據治理規則的前提下實現傳輸與共享。

和公務人員相比,群眾的觀感更直接。在“浙政釘”上,有一個“好差評”應用。通過該應用,各級部門都可以查看群眾對政務服務事項的評價。

去年年底,寧波一位市民在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辦理醫保業務時,因為工作人員辦事不熟練、態度不佳,給這次辦事打了“差評”。街道負責人立刻收到了“浙政釘”系統發來的差評通知,當天就安排工作人員上門道歉並得到了辦事群眾的諒解。

據介紹,全省的政務服務辦件評價數據都統一匯聚到“好差評”數據庫,並在“浙政釘”上顯示。這些數據在未來將成為評判服務績效的重要依據,對每個辦事機構、服務事項、辦理人員的服務質量進行精準畫像。

“浙政釘”廣泛應用的同時,更深層次的系統性變革也在發生。“‘浙政釘’這樣的政務協同平臺將倒逼公務人員在決策和執行中,加強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不斷打通‘數據孤島’,推進更高層次的流程再造和數據共享。”張丙宣認為,“在不遠的將來,‘浙政釘’將更符合公務人員特點和改革需求,不斷提升面向公眾的便捷服務能力、精細化的社會治理能力以及科學化的決策能力。”

客戶端在應用市場的熱度越來越高,產品的更新迭代永不止步。葉軍表示,今年政務釘釘2.0版本即將上線,新版本將大幅提升數據傳輸效率,強化數據共享,優化部門協同,進一步提升公職人員的辦公效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