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教育不應該是空洞的口號,而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認同


愛國教育不應該是空洞的口號,而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認同

最近網上炸開了鍋,主要也就兩個問題:一個是小小留學生回國的事,另一個就是某留學生言論不當的事,這兩個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涉及到愛國主義教育的問題。

愛國教育,應該是我們天經地義必須接受的教育。愛國對於我們而言,也是個天經地義的詞,是否愛國,是衡量我們基本道德的一個底線。試想一個人連自己的祖國都不愛,他還能愛什麼?

愛國教育不應該是空洞的口號,而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認同


我們對於愛國教育的強調與普及,與近代歷史密切相關。近代以來的歷史,稱得上是一部始終處於弱勢的屈辱史。所以有必要通過愛國教育,來增加對國家的愛與信念,讓我們增加認同感和自豪感!

愛國教育不應該是空洞的口號,而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認同


我們國家的愛國教育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主要是:喊愛國口號、背誦愛國句子、學習愛國文章,宣誓要用自己的生命與熱血保衛國家,時刻記住“我是X國人”等等這些。從最近發生的事情來看我們的愛國教育,也許還需要繼續努力。

我們的鄰居日本在有些地方就值得我們借鑑。日本的愛國教育大概分為三個階段:

愛國教育不應該是空洞的口號,而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認同


一、用力過猛的愛國教育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崛起始於明治維新。這之後一路高歌猛進相繼打敗了滿清和沙俄,國內的愛國熱情無比高漲。後來日本從愛國教育發展成了軍國主義,變成了到處侵略,結果就是在1945年吃了美國兩個原子彈以後宣佈投降。這一階段的愛國教育可謂用力過猛導致出現軍國主義,從而使日本變成了一堆廢墟。

愛國教育不應該是空洞的口號,而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認同


二、失去方向的愛國教育

眾所周知日本戰敗以後被美國佔領,駐日盟軍總部不僅監督日本修訂了和平憲法,還對於日本的教育制度進行了徹底改造:通過對於“人性·人格·個性的尊重”、“徹底的民主主義”、“建設和平的文化國家”等教育理念,希望徹底瓦解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從根本上消滅日本人國家主義意識。

這樣日本的愛國教育就變成了抽象教育了。這一時期日本人對升國旗、唱國歌這種最基本的愛國教育都成了非議,為這個事日本國內分為支持派和反對派吵了幾十年。

愛國教育不應該是空洞的口號,而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認同


三、愛國教育就是愛的教育

儘管日本失去形式上的“愛國教育”,但實質上的“愛國教育”是存在的。從實際效果來看,顯然是比較成功的。

愛國教育不應該是空洞的口號,而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認同


日本小學生會組織去超市參觀,孩子們知道了食品的進貨渠道、食品的品質保鮮規定、過期食品處理方式等等,這樣讓孩子們知道了他們吃的食品是安全的。

日本的學校還會組織學生去參觀垃圾處理站並自己手工處理垃圾。日本小學生的午飯也是自己做的,每天回家要做家務,幫助有困難的人、愛自己身邊的人、愛父母等等實踐活動。

愛國教育不應該是空洞的口號,而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認同


總之,就是日本的愛國教育是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家裡所購買的食品是安全的、自己家裡所飲用的水是放心的。還有正確的扔垃圾,所保護的不僅僅是地球,更重要的,是保護了自己所擁有的整潔的居住環境。日本的愛國教育實際上是在培養愛的能力、愛這個國家的一切並親身去體驗、去發自內心的認同!

以上就是日本的愛國教育,沒有空號只有實踐、認同、以及從小培養愛的能力。

愛國教育不應該是空洞的口號,而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認同


我想說天天喊口號去進行愛國教育,還不如先去愛惜自己和身邊的家人,然後去愛自己所居住的社區、愛身邊的一草一木,最後才有可能擴展到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愛國教育的本質是發自心裡的愛和行動,不是來自嘴上的口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