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如何自我認同?智慧父母:孩子,值得愛與被愛的是真實的你

“愛”這個字眼,對於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們來說,或許是朦朧的好感、或許是加快的心跳聲,也或許是充滿了不確定的某種未知感情。

很多孩子總是會在青春期的時候,在前進的旅途中迷失自我,漸漸不確定自己是否是值得被愛的,又或者,自己是否有能力去愛別人?

前一段時間,有一則新聞在被爆出之後,瞬間引發大眾的關注:北大學生牟某在校擔任學生會部長的職位,平日裡,他總是溫文爾雅、彬彬有禮,在旁人眼中,他是自帶光芒的存在。

而在他的女友包某眼中,就更是如此。可是,隨著他們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長,牟某的本性也就開始慢慢顯露出來:他不允許包某和別人接觸、要求包某時刻按照他的指令做事、將一顆愛他的心慢慢變成了一臺服從他命令的機器。

就這樣,不堪重負的包某最終選擇了自殺,在被發現後送進ICU搶救,卻最終徒勞無功。可是把她逼死的那個人呢,卻連一絲愧疚、一個道歉都沒有。到底是什麼,讓一個本來自信開朗、出類拔萃的女孩淪落至此?

青春期如何自我認同?智慧父母:孩子,值得愛與被愛的是真實的你

生命流走最直接的原因,肯定是來自男方的無限打壓和持續踐踏。但是在更深層次的背後,隱藏著女孩沒有做到自我認同這一關鍵性因素。

因此,我想各位家長都應該明白,青春期對於每個孩子而言是多麼的重要,它很有可能成為決定孩子今後人生的岔路口。

俗話說“一失足成千古恨”。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認清最真實的自我,並且告訴他:“真實的你,值得愛與被愛。”

看到這裡,我想很多家長可能都已經意識到“自我認同度低”這件事情將會給孩子帶來多麼嚴重的負面影響。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哪些表現的孩子更容易產生無法進行自我認同的情況呢?

青春期如何自我認同?智慧父母:孩子,值得愛與被愛的是真實的你

孩子無法進行自我認同的表現

第一種,遇到困難就退縮,沒有直面的勇氣

很多時候,也許家長會因為擔心孩子而不願意給他挑戰困難、超越自我的機會。殊不知,這種出自好心的阻攔,反而很有可能成為導致孩子沒有自信去迎接挑戰的最直接原因。

俾斯麥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沒有障礙,人還有什麼可做的呢?”

是啊,如果說我們的人生是大海,我們就像海洋上航行的一艘船,那麼困難和挫折就是暴風襲來時候的層層浪花,想法設法地阻礙我們前行。只要我們能夠堅定自己航行的信念、不被驚濤駭浪嚇倒,就一定能夠駛向成功的彼岸。

青春期如何自我認同?智慧父母:孩子,值得愛與被愛的是真實的你

第二種,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可能有些人在與他人交往和相處的過程中,常常會感覺到“對方沒有給我安全感”。

但其實,安全感是來源於自己內心最深處的事物,也只能是由我們自己給予自己的,其他任何人都無法替代。

因此,當孩子常常因為意識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而難過的時候,往往是自己最缺乏安全感、自我認同度最低的時刻。

一般情況下,當家長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與呵護、或者身邊的人總是否定孩子的價值時,比較容易導致其產生類似的心理。

以上兩種都是非常常見的“自我認同度低”的表現,除此之外也有許多其它的特徵,這都需要爸爸媽媽們根據自己寶寶的情況來加以判斷。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為家長,我們能用哪些方法來幫助孩子增強自我認同感吧。

青春期如何自我認同?智慧父母:孩子,值得愛與被愛的是真實的你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呢?

首先,平日裡多鼓勵孩子、關心孩子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表揚,更不是批評,而是鼓勵。”對於孩子做的正確的事情,爸爸媽媽們可以適當地讚揚孩子,但是最終目的是使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更能明辨是非。

對於孩子行為不當的方面,我們也不要著急給予指責,而是應該與孩子一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再幫助他一同改正。

此外,我們還應當告訴孩子:“優秀並不是被愛的原因,而是被愛的結果。”優秀的人能夠得到愛,恰恰是因為旁人的愛造就了他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明白自己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同時,爸爸媽媽們也應多給予孩子一些關心,才會讓寶寶意識到,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從而也就會有自信和勇氣去給予他人愛,不是嗎?

青春期如何自我認同?智慧父母:孩子,值得愛與被愛的是真實的你

其次,鼓勵孩子去和具有樂群氣質的人交朋友

所謂的樂群氣質,常常顯現於一個人的童年早期。在科學文獻中,樂群的基本特徵是合作、友好、體貼和樂於助人。

不僅如此,樂群的人也往往能夠更好地控制不良情緒,以免給身邊的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如果孩子能夠多和此類朋友交往的話,往往能夠提高自我認同程度,提升自信心,意識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在孩子已經逐漸變得樂觀開朗、積極向上之後,家長甚至可以鼓勵孩子自己也成為一個具有樂群氣質的人。這樣一來,孩子也能夠交到更多的好朋友,這樣豈不是更好嗎?

青春期如何自我認同?智慧父母:孩子,值得愛與被愛的是真實的你

最後,傾聽孩子的心聲、為其傳遞正確的愛情觀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會面臨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對於感情模糊的、朦朧的認知。作為家長,我們最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是不管不問、直到東窗事發才後悔莫及。

身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時也是影響孩子終生的存在,我想,爸爸媽媽們是最有資格、最有能力走進孩子內心的那個人。

當孩子有心事之後,做父母的可以選擇認真聆聽,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大驚小怪,而是要沉著冷靜地將正確的愛情觀傳遞給孩子。

只有看到自己最親近的人能夠理解自己、願意傾聽自己,孩子才有可能會不誤入“自我認同度低”的誤區、保護好自己最純潔的感情。

在看完了這篇文章之後,各位家長應該都不必再為了孩子的青春期而擔憂、焦慮了吧。只要爸爸媽媽們願意為了孩子改善自己的育兒方式、積極主動地幫助孩子走過這段最重要的時期,我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夠如願以償地成長為自己最美好的模樣。因為,真實的、認同自我的每一個人,都值得愛與被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