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受到孩子的“隱形攻擊”,難過之餘更應該慶幸,至少···

一,父母的難言之苦:覺得哪裡不對勁,卻又說不出

家長們有沒有遇到過如下情景:

  • 情景一 你正在上班,老師打過來電話或者發微信,說孩子把一份家長簽字的xx單忘家裡了,學校要統一上交,得麻煩你送過來一下;
  • 情景二 你忙的不可開交,讓哥哥幫著照顧弟弟,哥哥也答應的好好的。可是,弟弟總是哇哇大哭,你過去一問,好像都是弟弟的錯,完全怪不著哥哥;
  • 情景三 週末孩子要去游泳館,被你一口否決了,因為你早就規劃好了要全家一起去某地遊玩放鬆。在遊玩的過程中,孩子一會這不舒服,一會那不舒服;一下找不到這個,一下又弄丟了那個;總之各種狀況,一家人不但沒玩好,反而更累了。

……

發生一次兩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是若經常遭遇類似情景,家長們的普遍感受就不一樣了:讓人窩火、不舒服,隱隱覺得哪裡不太對,卻又覺得孩子也挺無辜,好像也沒有錯,只能鬱悶又無奈。

父母受到孩子的“隱形攻擊”,難過之餘更應該慶幸,至少···

其實,家長們的模糊感覺是對的,因為,他們很可能受到了孩子的“隱形攻擊”。

“隱形攻擊”一詞是由二戰期間一位軍隊精神病學家發明的,最初是用以描述那些表面上能遵循命令,但內心想的是敵對的士兵,是他們在憤恨之下具有目的性和對抗性的一種行為方式,屬於一種心理障礙疾病。

隱形攻擊如今的廣泛意義,就如它的字面意思一樣:

  • 表面上看來,通常是溫和無害的,不同於顯性攻擊那樣強烈、可見、即時,以威脅、尖叫或物理打擊的形式表現出來,產生破壞或摧毀作用;
  • 實質上卻是,通過拖延、躲避、故意或者無意激怒等非直接的方式,行攻擊之實,給你製造麻煩,讓你窩火、煩惱、委屈,卻又無可指摘。

正如美國心理學博士蒂姆·墨菲所說:隱形攻擊者擁有一些巧妙的技巧,既能進行隱形攻擊,又可以狡猾的逃避責任。一旦你報復了,他們轉而成為被誤解的受害者。一切按照他們的預期順利進展,把怒氣發洩在你身上。他們做了精心的準備並得到預期的結果,有時連他們自己都沒有完全意識到自己是怎樣做到的,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

二,讓人心痛的事實:始作俑者,原來是父母自己!

孩子為什麼會對最愛的人——父母,進行隱形攻擊,甚至是在他們自己都意識不到的情況下?

首先,攻擊是憤怒的一種常見表達方式

憤怒是我們人類共有的一種情緒,它並不像大多數人所想的那樣是一個惡魔,而是必要存在的,且大多時候具有積極的意義。當我們感受到不滿、不公、傷害時,我們會產生憤怒情緒來回應,為自己抗爭,就會導致不同強度的攻擊。

但是,當憤怒無法表達時,會出現什麼情況?

有來路,卻被斷了去路,就只好隱藏在身心之內。

隱藏起來的憤怒如何消化?有的繼續隱藏起來;有的轉化為隱形攻擊。

在《憤怒的孩子》一書中說:表達憤怒沒問題,但手段卑劣絕對不行。但憤怒無法正常表達和發洩時,只能經過掩飾和偽裝,以一種微妙而隱蔽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就是隱形攻擊。

當父母瞭解到自己遭遇了孩子的隱形攻擊時,可能會生氣、難過或者擔心,但是再多想一步就會發現,這反而是一個好的信號:孩子還願意表達,願意發洩!雖然,這種方式令雙方並不是那麼舒服,也給父母造成了一定的煩惱甚至傷害,但是,這畢竟也是一種表達方式。

父母受到孩子的“隱形攻擊”,難過之餘更應該慶幸,至少···

最可怕的,反而是一直隱藏不表的憤怒。

因為,憤怒作為一種正常的情緒能量,即使在表達的過程中可能會方式不當,也總算是在流動。有進有出,才有可能達到一種動態平衡,孩子的身心發展就不太容易受阻。一旦這種情緒能量產生了,卻因為某些原因無法表達,發洩不出來,就會滯留在身體內,造成能量的阻塞。

“被卡住的能量”在心裡會變成什麼?會停留多長時間?會對一個人造成怎樣的影響?

三,再難受也要前進:父母應該如何應對這種隱形攻擊?

在難過之餘,家長真的應該慶幸,因為這不是最壞的結果。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一)積極面對,智慧化解。

01,接受攻擊,不回擊

當我們受到攻擊之後,一般都會想要回擊。

就如教育家蒙臺梭利所說:人性的本質就是,捍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並使其免受入侵者的侵犯。

當父母們意識到自己受了孩子的隱形攻擊之後,第一感受肯定不好受。一方面他們氣憤,因為覺得自己受到了擺佈和侮辱;另一方面,他們感覺難過,因為這個攻擊來自孩子。

父母受到孩子的“隱形攻擊”,難過之餘更應該慶幸,至少···

但是,最好的辦法是:接受,並且不回擊。因為事情已經發生,如果家長也情緒失控,可能會導致事情更糟糕,家長們反而應該感謝這個可以讓孩子發洩憤怒的機會。無論是用怎樣不愉快的方式,憤怒一旦被表達、被髮洩出來,積壓的情緒得到釋放,孩子的內心就會獲得一些平靜和平衡,後續解決問題就會容易得多。

02,找到孩子隱形攻擊你的真正原因,智慧化解。

“父母”從來不是一項容易的“職業”,門檻低,想要做好卻難,需要各方面的能力疊加。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扮演的一直都是“多重角色”:陪孩子一起玩時,你是孩子;當孩子受到傷害或攻擊時,你是守護者;當孩子求知前進時,你是指引者。

當你面對孩子的隱形攻擊時,你應該是引路人,而不能是情緒失控的孩子。

父母受到孩子的“隱形攻擊”,難過之餘更應該慶幸,至少···

最近幾天,小可媽媽偶然發現小可在藏她上班用的電動車鑰匙,害的她遲到了幾次,氣的她當時就想把小可打一頓,不過冷靜下來之後,她回想了最近孩子的表現,覺得孩子是有點不太對勁。媽媽就找機會專門和小可聊天,終於“套出”話來:原來小可很不喜歡現在的補習班。給媽媽說過好幾次,可是媽媽每次都說已經交過錢了,如果不繼續上人家也不退費,還說這個補習機構是附近最好最貴的了,又責怪小可不懂事,讓他不要再提這個事了。

結果,被禁止表達的小可就用這種方式來“報復”媽媽,來發洩自己的憤怒。媽媽明白原委之後,立刻就找補習班核實情況,損失了一部分錢,也給小可重新找了個他喜歡的補習班。現在,孩子更加信任媽媽,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攻擊行為”。

(二)自我反省,從自己開始,做出改變。

所有的行為背後,都有一定的原因和訴求。

孩子這樣做,是想告訴你什麼?孩子為何不敢光明正大的表達情緒,表達他的不同、不滿和憤怒?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可是很多父母,根本不讓孩子有表達的自由,更別說表達不滿和憤怒了。孩子當時也許無力反抗,也許會在表面上言聽計從,可是這股情緒始終是在的,當這份隱形憤怒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發生什麼?

在有關“北大吳謝宇弒母案件”的報道中,有這樣的描述:很多回憶都提起母子關係很好,吳謝宇上大學之後每天晚上都會給謝天琴打電話,彙報一下白天的細節。但這種良好關係也並非那麼美,吳謝宇的人人網上曾經貼過在他小時候謝天琴如何無理打他,打到哭還不停。其他回憶也提到吳謝宇回憶母親對其有惡言惡語。

從吳謝宇多年親人、鄰居、師長、同學的多方回憶中,拼湊出一個“全好的人”的形象:聰明、勤奮、有遠大理想、有自律的行動力、有膽識霸氣、有待人接物穩妥、有對人的溫暖可親、有親和力和幽默感。沒有任何缺點描述。

這個世上沒有完美,有陽光就必定有陰影。因為不被允許有陰影出現,表面“全好”的吳謝宇,只好把所有的陰暗都隱藏在了自己心底,最終煉化成刺向母親的利刃。

如果讓父母們選擇,你是願意孩子變成一個內心裝滿大大小小不定時炸彈,而表面完美順從的“好孩子”;還是願意要一個也許普通、也許臭犟,但是有自我,有勇氣,有熱氣的清朗少年?

父母受到孩子的“隱形攻擊”,難過之餘更應該慶幸,至少···

父母要做的就是:給孩子一些表達的空間,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只要他的話語權和表達權不再被剝奪,只有他確認表達之後,他依然安全,父母的愛依然在,他才“敢”正面表達憤怒,而不是壓抑情緒,呈現給世界一個虛假的完美。

沉默有時候並不是金,因為你看不到這沉默的背後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