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20年,员工到领导,厉害的人,不会一味待命,更懂这7个字

职场20年,员工到领导,厉害的人,不会一味待命,更懂这7个字

一、想要获得晋升,要识别职场中这7个字

饭局上,前辈陈可感慨地说起他职场20年的风风雨雨,“遇到不同领导,就有不同际遇。”

“譬如我,从新人开始,我就喜欢观察老板想给我们什么、能给我们什么。偶然一次机会,老板觉得我的公关能力不错,就让我去参加公关培训,系统学习。

现在,我从一个小透明到公关部门的老大,带团队、做培训、搞演讲,为公司打赢了好几次漂亮的公关战,带来丰厚的利润。

当初老板培养我的方法现在我也用上了。这不,我团队有几个年轻人做事还不错,我也打算培养他们。”

我说,我们公司就有很多老员工,能力不错,可也没见他们脱颖而出,得到领导的青睐。

陈可说,“我的老板曾说过:领导者和员工是一样的,都要成为更好的领导者。就像拿破仑说的‘不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要把员工都当成领导者一样培养。

就冲着他这句话,我知道这个老板就很不一样。”

其实,前辈陈可职场奋斗20年,在施展才华的同时,他把握了这7个字——“爆炸性倍增法则”

约翰·C·马克斯维尔在其书《领导力21法则》中提出了这一法则,指的是培养追随者,得到相加的效果;培养领导者,得到倍增的效果。

陈可正是知道他的领导想要培养的是“领导者”,这种倍增式效果不仅让陈可慢慢成为领导者,也让陈可去挖掘更多潜在的“领导者”,成功晋升,助推企业发展。

作为员工,有才能固然重要,但把握领导者的领导思维和方式也很重要。领导怎么培养你,决定你的晋升机会。

职场20年,员工到领导,厉害的人,不会一味待命,更懂这7个字

二、与其一味待命,不如主动寻找“培养领导者的领导者”

习惯性顺从,忽略主动寻找“培养领导者的领导者”,我们容易陷入如下3种思维误区。

误区一:领导者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

年初,朋友温雅说起她刚入职场三个月,竟然都能得到老板的重视。

“我们老板对我们每个员工都一视同仁,制度很人性化。”

不料这个月月初,朋友发来消息说,她要辞职了,正在物色好的企业。

我问,为什么?

“公司越来越多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了。我那么拼命工作,6月份年中那笔绩效竟然跟他们一样多。我不服气!难道我还要在这里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吗?”

米克·德莱尼曾说过:“任何公司或企业如果给游手好闲者与辛勤工作者一样的报酬,它们迟早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游手好闲者。”

这种看似领导者“一视同仁的重视”并不是我们职场进击的好机会,反而带来职场生涯的迷茫甚至中断。

误区二:领导派工作就是重用我

在实际岗位上,我们很经常会出现一种被老板需要的思维误区,以为老板对我们的器重,是一种“职场资本”“晋升机会”。

周群作为公司的老员工,被身边的同事笑称为“老油条”,意思是说他资历高、人脉广、老板也看中他。

但是,这个“老板身边的红人”,可一直都还是一个经理助理,晋升不上去。

周群曾质疑过自己:老板很需要我啊,不管什么事情,都是让我做。为什么我还不能晋升?

其实,这就是领导者在培养追随者,让员工产生被需要感,从而为自己服务。

但正如约翰·C·马克斯维尔所说的:优秀的领导者都是为了他们的下属而领导,为了在任期结束后,他们可以放心退出领导岗位。

一味沉浸于领导者给的“被需要感”,我们就容易陷入混乱,失去“晋升机会”。

误区三:领导者专注于我的缺点就是为我好

职场中,领导者对下属的批评,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工作质量,但过于忽略员工优点,就过犹不及了。

谈起老东家,朋友于薇还是一脸无奈。

于薇在团队中担任小组长角色,因为表达能力欠缺,即使她的写作能力极佳,在汇报工作中,依然遭到老板批评。

“我以为老板批评我,是为了我好。没想到我改进了,他还是看不到我的写作能力。如果他能注意到我的改变和我的写作能力,给予我机会,我相信我会为公司培养更多的人才。

相比较之下,我的现任老板给我很大的支持,让我发挥写作能力,带策划团队,由此我也创造了公司产品服务项目的奇迹。”

领导者专注于员工的缺点,而忽略其优点,这种看似“为员工好”的举动,实则是对员工的一种打击,很容易让员工不能发挥自身特长。

职场20年,员工到领导,厉害的人,不会一味待命,更懂这7个字

三、成熟的员工,都让自己以乘法方式成长

想要认识“爆炸性倍增法则”,成为领导者想要培养的那个“领导者”,我们不妨通过以下3种方法来让自己成长。

1.利用“鱼骨分析法”,做好职场晋升的准备

要想运用“爆炸性倍增法则”,就要学会让自己提前做好准备。

提前做好准备,当你的领导想要培养“领导者”时,你才能抓住机遇。

古语有云: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

了解一件事,最重要的是找到它出现的原因。我们可以使用“鱼骨分析法”,层层剖析,找出职场晋升的重要因素。

举个例子,唐正是一家公司的技术研发工作人员,在部门负责人岗位竞争中他落选了,让他忍不住怀疑自己,无心工作。

这时他可以用“鱼骨分析法”来分析晋升失败的原因,做好对策。

职场20年,员工到领导,厉害的人,不会一味待命,更懂这7个字

鱼骨分析法

01.理清问题,找到主要原因

  • 问题:为什么会竞岗失败?
  • 主要原因:自身因素、策略因素、环境因素、监测因素、组织要求因素、评价因素

02.分析主要因素背后的具体原因

接下来分析竞岗失败主要因素后面可能存在的具体原因。

自身因素:竞岗准备不充分,汇报口才不好;在竞岗专业考试中成绩落后;之前的业绩不够亮眼

策略因素:竞岗汇报中的内容逻辑不顺;缺乏时间规划,准备材料不充分;忽略任务优先级,过于忽视竞岗机会

环境因素:面试中突然断电,导致PPT无法播放

监测因素:缺乏短期目标;缺乏竞岗准备的进度跟踪;没有明确制定竞岗准备的时间表

组织要求因素:没有弄明白竞争岗位的职责是什么;没有弄清楚领导想招哪种人才;没去寻找这次竞岗的要求

评价因素:同事对自己的评价不高;年中职业评价中,领导评价一般;与客户对接工作没做好,收到投诉

03.标注重点,逐条破解问题

分析完每一个具体原因,唐正可以就每一个原因做出方案解决,例如:

  • 没有明确制定竞岗准备的时间表-绘制时间表格-放置在显眼位置-时间要具体到每一时段-根据轻重缓急,分配每一时段任务-完成的就划掉-否则第二天就要补回来
  • 没有弄明白竞争岗位的职责是什么-去公司官网查看相对应公告-做好重点内容笔记-问身边同事对该职位的看法-请教领导对该职位的看法-整理该岗位之前的工作范围

提高自己的晋升能力,做好准备,是学会运用“爆炸性倍增法则”的一个重要前提。

职场20年,员工到领导,厉害的人,不会一味待命,更懂这7个字

2.活用标杆管理法,成为不可替代的员工

20多年前,美国施乐公司提出了标杆管理法(Benchmarking),是说以某一个组织为基准做比较,从而超越标杆,追求卓越。

这种运用于企业管理的方法,同样可以简化适用于个人管理上。

想要老板培养“领导者”而不是“追随者”,首先你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员工。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标杆管理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01.找到一个好的标杆

什么样才是好的标杆?适合的、具体的才行。

陈旭在一家知名文化策划公司当活动执行专员,假如他设立两种标杆:

  • 长期标杆:向老板一样,年收入100万,并且开一家文化策划工作室
  • 短期标杆:向行业大咖学习,成为一名产业策划咨询师

可以看到,这个长期标杆非常困难,而短期目标则是适合的、具体的。

对于陈旭而言,选择短期标杆,可以让之后的个人管理更快上手,也更容易树立职场信心。

02.寻找你与标杆之间的差距

设立标杆之后,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找到你与标杆之间的差距。

为此,陈旭可以选择这样做:

输入差距:了解标杆成为一名产业策划咨询师做了哪些知识储备。对比分析自己具体要学习什么。

  • 专业的咨询师要对整个产业做分析出报告-我要总结多个具体案例,才能得出行业发展趋势
  • 专业的咨询师要抓住大时代下的具有经济性的方向-我要多看行业政策、行业解读,分析专家为什么要得出这样的结论

途径差距:从输入到输出,要掌握途径才能做到有效畅通,也就是要了解输入的途径有哪些。

  • 网上搜索-媒体平台搜索相关行业框架、行业概念
  • 深度学习-学习专业书籍、网络课程,参加大咖分享会,了解文化产业的相关内容
  • 亲身实践-在现阶段活动执行过程中,获得一手资料,统计数据,做阶段性总结

输出差距:一段时间后,对比分析自己做的产业分析哪里有问题,做好改进。

03.守住标杆,保持职场信心

设立标杆之后,因为目标一时难以实现,很容易就会放弃。为此,陈旭可以这样做。

模仿。学习标杆可以通过模仿开始,从易到难。比如从文化活动执行过程中积累素材。

休整。学习标杆需要一定的时间,中间可以做几次休整,让自己稍稍放松。

创新。可以着手在文化活动执行过程中改进流程,节约时间。从小处创新,拓展思维。

职场20年,员工到领导,厉害的人,不会一味待命,更懂这7个字

3.看清领导者算法,塑造个人品牌

算法,多用在计算机解题的过程,也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方法。

放在领导者身上,就是一种在管理人才、培养人才上使用的思路方法。

我们想要看清领导者在培养“领导者”还是“追随者”时,就得先弄明白领导到底是从什么方面去思考的,他想要什么,又能为员工做到哪一步。

01.固定因素的确定性

固定因素是指企业自身或者领导者自身不可摆脱的现状,譬如企业性质、企业项目方向。

这些固定因素是领导者在提拔人才时的首要考虑因素。

举个例子。

王萌大学毕业进入了一家出名的家族企业担任项目部经理助理,从事该职业5年来,她获得了大量的人脉资源、专业资源,本有机会在年底参加经理职位的竞争面试,却不料途中生变,家族企业的亲属空降,当了这个项目部经理。

王萌看不到晋升的空间,无奈只能跳槽到同行企业。

在不可抗的固定因素下,我们想要获得晋升,就得提前明白企业运作的内在因素,岗位设置的具体的固定因素干扰是什么。

02.机会因素的灵活性

晋升机会,每个职场人都渴望得到。但领导者青睐的是哪一类人才,“机会天平”的倾斜度就会越大,你成功晋升才更有把握。

比如,你的KPI总是超额完成,绩效不是5星就是4星,这可能就是你认定的晋升有力证明。

但是,在职场上想要往上走的话,除了业绩和业务能力,还要领导认可你。

业绩只能部分说明你有一定业务能力。

为什么是“部分说明”?可能刚好老板对该项目有资源的倾斜,又或许是刚好整个市场趋势火了这一块。

或许业绩暂时不好,如果得到老板的认可,在委以重任时,老板也愿意考虑你。这就是机会的灵活性。

03.个人品牌的可塑性

不管我们有没有把握住固定因素还是机会因素,我们都要有自己的可塑性,也就是让别人看到自己成长的可能性,晋升的可能性。

塑造个人品牌,是让别人想起你时,第一反应是积极的反馈,而让领导多看到你的个人品牌,容易增加你的晋升可能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

刚工作的A和B,有一个月的业务学习时间,面对新工作他们采取两种不同方式。

A:先把业务内容背熟-看前辈操作下边问边记-后半个月业务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解决问题,只用一个月就完成业务训练的全部学习

B:先了解业务内容-看前辈操作,边问边记-等第二个月上手才发现还有实际操作的特殊问题-解决问题

面对A和B这两种情况,无论是在时间控制还是内容熟练程度上A得到的评价都会更好。这种能让同事、领导看到的个人可能性就会更大。

无形中A就给自己加分了。

职场20年,员工到领导,厉害的人,不会一味待命,更懂这7个字

在职场中,如果你想要晋升,得到认可,不妨仔细想想你的领导者是怎么选人用人的。

当你正确认识“爆炸性倍增法则”这种领导方式,那么你会更了解懂职场规则,展现自己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