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60歲後,會跟子女一起住嗎?聽聽過來人說的真心話

記得早前人民藝術家楊麗萍曾被嘲諷“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就是無兒女”,楊麗萍已經60多歲,她將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藝術,至今仍舊在舞壇上閃耀著光芒。有人質疑楊麗萍的晚年沒有保障,可現在早就不是曾經那個養兒防老,多子多福的時代,有沒有生兒育女,其實對我們的晚年生活影響甚微。

人到60歲後,會跟子女一起住嗎?聽聽過來人說的真心話

有很多老人到了晚年過上退休的生活,卻仍舊要成為子女的免費保姆,幫助帶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甚至有些人為了子女的家庭而掏出自己畢生積蓄去贊助其買房買車,到了晚年卻仍舊鰥寡孤獨,孑然一身獨自生活。

而人一過六十,身體機能也會大不如從前,小毛病越來越多,需要人照料,可年輕人哪有那麼多專門的時間去護理這些老人,當今年輕人的社會壓力確實很大,一個年輕人肩膀上要扛起四個老人,一個妻子,兩個孩子,偌大的壓力之下,誰又能有所喘息?

人到60歲後,會跟子女一起住嗎?聽聽過來人說的真心話

到了晚年,也不要打擾子女的生活

子女成家立業後,脫離原本的家庭,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上情有可原,尤其在有了孩子之後,生活也變得更加緊湊。有這樣一個65歲退休的阿姨,幾年前,自己的老伴因為意外而去世,自己一人居住在農村的老屋裡。

有一雙兒女,大兒子在城裡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可為了在大城市站穩腳跟,他已經不堪重負。在老頭去世後,兒子也曾接老太共同居住,順便幫忙照顧孫子,原本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兒子孝順,老太有人陪伴,也不會覺得孤獨。

可是,兒子為了償還房貸車貸,每個月的家庭壓力已經很大,自己去了就必須幫兒媳照顧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稍有一些不如兒媳心意還要遭受白眼和說教。身邊沒有熟悉的朋友,也不能傾訴,更沒有共同話題。

人到60歲後,會跟子女一起住嗎?聽聽過來人說的真心話

相處一段時間後,老人離開了兒子家。

而另一邊遠嫁的女兒也同樣如此,每天望著一點緊巴巴的生活費過日子,房子也比較小,老人去了沒有地方住,雖然女婿不會明說,但她總能感覺到對方表情裡的不悅。

人到晚年更應該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很多老人將自己畢生的心血都灌注在孩子的身上,對他們翹首以盼寄予厚望,可當孩子的羽翼豐滿以後,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家,成為了老人心中的一個遺憾和念想。

人到60歲後,會跟子女一起住嗎?聽聽過來人說的真心話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老人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生活,獨自在家鄉與還健在的親朋好友談天說地,偶爾相約廣場跳舞打拳,玩牌遛彎喝茶,老人同樣可以脫離子女獨自生活,只要保持樂觀和向上的生活態度,合理分配好自己的退休金、養老金的花銷,雖然生活不算優渥,但最簡單而真實的快樂卻就在手心裡,可以被牢牢抓住。

子女步入社會時應該接受歷練,老人不要親力親為地幫助他們,美其名曰減輕負擔,但其實不過是一種溺愛。沒有經歷過風雨的人永遠不會成長,這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而為人父母,在孩子決定離開家的那一刻,也應該徹底放手,不要過多保護,給他成長的空間。

有些老人為了給孩子買房用盡自己畢生積蓄,到了晚年卻要看著子女的臉色過活,其實大可不必如此,不如每個月給他們一些援助,減輕子女的壓力,又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人到60歲後,會跟子女一起住嗎?聽聽過來人說的真心話

筆者情感感悟:

生命循環往復,直到我們養兒才知父母之恩,可當我們為人父母,將自己的畢生心血澆灌給自己的孩子時,又有多少人回想過自己父母如今生活怎樣?曾記得有一個公益廣告,講的是母親的一生,小時候母親牽著我們走,長大後我們越跑越快,母親便被拋下,跟不上我們的步伐。

年輕人,你又有多久沒有回頭去看看自己的父母呢?趁著歲月正好,父母身體還算健康,不妨多陪伴陪伴父母,給他們一些情感上的關懷。

人到60歲後,會跟子女一起住嗎?聽聽過來人說的真心話

而為人父母,到了晚年也不希望自己成為子女的累贅,因此更應該有所覺悟,經營好自己的小生活,保證身體健康,不要過多幹涉子女的生活,但也不能斷了聯繫。不管怎樣,都要給自己的未來留下一條後路,不要到老了反而成為子女的依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