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橋是武漢尚存原貌最好的石拱橋之一,與遠近聞名的趙州橋結構相似,始建於唐代,至今已經有一千多的文化歷史了。
然而在上世紀,隨著武漢市城市人口的膨脹,在東湖之濱,北洋橋畔建起了一個龐大的垃圾填埋場:北洋橋垃圾填埋場,後來成為武漢市區內最大的垃圾填埋場,佔地近600畝。
從地理位置看,北洋橋垃圾填埋場南鄰歡樂大道,靠東湖之濱,臨楊春湖路,與武漢火車站也不過600距離。這裡是屬於三環之內的稀缺位置,未來還有19號線從這裡經過,是難得的好位置,隨著楊春湖高鐵商務區的發展,改善環境,垃圾場生態修復是遲早的事。
北洋橋中央生態公園定位為城市級的中央公園,公園的“南北”、“東西”兩道生態與文化景觀廊道,旨在將高鐵站、商務區、公園的公共活動進行連接,加強北洋橋中央生態公園與城市街區互動,同時將科技、環保、大地藝術與生態修復設施有效結合,打造教、遊、娛於一體的新型城市公園。
最具特色的是,北洋橋生態公園採用的坡度設計。在原有的垃圾堆方上塑造地形,形成錯落的臺地與坡地,南北落差在24-26米,然後呈階梯式的覆土、植樹和改造地形,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陽臺”。
近幾年,隨著楊春湖高鐵商務區的火熱發展,楊春湖成為武漢交通樞紐的綜合服務中心,華僑城、金茂府等知名開發商也是紛紛搶駐。
未來,楊春湖商務區勢必是圍繞高鐵經濟、智慧經濟和民生經濟來發展,構建“主導產業+商務拓展+服務配套”的產業格局,定位為區域總部、科技研發、旅遊及展貿,對標上海虹橋區、廣州番禹區等新區。
從規劃我們看到,楊春湖商務區環繞北洋橋生態公園,正所謂一座城市一片林,楊春湖商務區也需要這麼一個城市公園提升宜居功能。
另外,與北洋橋齊名的和岱山、紫霞觀垃圾填埋場,也先後進入了生態修改階段,據瞭解,三大填埋場變廢為寶,未來可為大武漢新增近90萬平方米“城市綠肺”,面積相當於120多個標準足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