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看了一遍《三國演義》,發現劉備此人深不可測,陰暗的可怕,你們覺得呢?

燕園紅袖


劉備是仁者還是大奸之人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影響力之大,影響範圍之廣毋容置疑,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得知。

《三國演義》的主線就是擁劉反曹,就是這條線緊緊的扣住讀者的心,引起讀者的共鳴。

《三國演義》中涉及劉備主角的場面很多,“桃園三結義”兄弟情義薄雲天;“三顧茅廬”是禮賢下士的典範,後人無數官人效仿,其影響力無出其右;“煮酒論英雄”的“勉從虎穴暫棲身”“巧借聞雷來掩飾”更是扣人心絃;“劉備招親”為聯吳抗曹奠定基礎...

劉備是忠是奸,真不好一言以蔽之,更不能一概而論,這要從幾個角度去分析。

一,個人角度,肯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還分古人和今人。在古人眼裡,忠劉奸曹是確定的,過去的忠君思想深入人心;今人就不好說,尤其是學者,受逆向思維的影響,有的已把劉備當作大奸大惡之人看待,特別是劉備摔兒的舉動,被看作收買人心的大奸行為,而普通讀者還是和作者的觀點吻合的。

二,歷史角度,封建時代儒家思想的仁義禮智信是治國的標配,是統治人心的法寶,在劉備身上處處體現的是仁義禮智信,民貴君輕是劉備的口頭禪,假仁也好,真仁也罷,歷史需要劉備,創業需要劉備,用人需要劉備。

三,文學角度,需要正能量的主角,魏蜀吳、曹劉孫,誰是主角,誰是正義的化身,三者必有其一,曹是反體制的不合忠君思路;吳不是中原派的且與漢室無關,也不適合;舍劉其誰啊?於是乎一個禮賢下士、愛民如子、創業成功者的劉備形象就躍然紙上。

《三國演義》既然是演義,我們就不去追究歷史的真實性,《三國演義》能有如此的歷史成就,如此影響古今中外,說明讀者認同劉備的正面形象,和作者引起共鳴。至於現在的學者想顛覆《三國演義》的初衷,不論是為了標新立異,還是為了博人眼球也都無可厚非,既然你是演義,我也可以演義一番。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點也不奇怪。劉備在諸葛亮火燒新野後,曹軍大舉圍剿,劉備在棄城逃跑途中,大臣多次建議劉備棄民而逃,劉備不願。對此正面看法是劉備愛民如子,誓於百姓共存亡;反面看法可能認為劉備是大奸大惡之人,大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民,綁架黎民百姓。這種對立的立場就出現了,誰是誰非,各抒己見,莫衷一是。

其實劉備忠奸既然難辨,至少劉備是個英雄。

一,胸有大志。一個草根貧民,沒有社會背景、沒有資金、沒有資源,能立杆舉旗,既有大志,又有大膽。

二,有頭腦,眼光遠,善於捕捉機遇。當時正值亂世,亂世才能出英雄,生正逢時,機遇來了,立馬抓住。識時識事識務。

三,具有超級的整合資源的能力。桃園三結義,義薄雲天,這是劉備的第一桶金;三顧茅廬得諸葛亮是第二桶金;取代劉璋是第三桶金;聯吳抗曹是第四桶金...

四,知人識人用人。三顧茅廬,說明他識人,託孤諸葛亮說明他知人,放權諸葛亮說明他用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用對人用好人。

五,民間有句俗語,“諸葛亮計有千條,但要劉備選”,這句話說明劉備的軍事才能並不是那麼不堪,大局的掌控、大方向的把握還是精準的。

借用《紅樓夢》的一句話“假作真時真也假,無為有時有還無”對劉備的評價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局外難纏


我覺得題主有點三觀不正啊。劉備仁義掛在嘴上,不管是真心仁義,還是以此為拉攏人心的手段,都不能否認,相比其他勢力,劉備確實是做到了仁慈愛民,只這一點就應該值得老百姓愛戴和擁護了。三國各方勢力代表,後人更應該學習的就是劉備。

三國亂世,民不聊生,各路豪強你爭我奪,四處征戰。因為對方抵抗或者之前有仇怨,各方勢力屠城事件時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曹魏一方屠城事件應不低於十次,其中曹操屠徐州,司馬懿屠遼東都是很出名很殘忍的屠殺行為。孫吳一方少些,但是孫策孫權均有屠城記錄。而只有蜀漢一方,是沒有記載屠城事件的。只此對比劉備就比其他兩方更值得讚揚。

說起虛偽,曹操不遑多讓,他一生之中親自指揮加上縱容部下屠城不下八次,卻寫下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的詩句,這種場面不正是曹操經常自己製造的嗎?

在曹操攻打荊州過程中,數十萬老百姓逃亡之中都要投奔劉備,這正是劉備愛民如子的最有利證明。因此覺得劉備陰暗的人才暴露出了人性的陰暗面。


34個代表


身在不同的環境裡才會有他本能的手段和做人的方法,歷史總是在不斷改寫人類進程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