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我們每天都在溝通,為什麼還生出那麼多誤會?

《非暴力溝通》:我們每天都在溝通,為什麼還生出那麼多誤會?


《非暴力溝通》的作者馬歇爾·B·盧森堡博士擁有很多頭銜,也獲得過很多榮譽,其中最長的是“國際性締造和平組織非暴力溝通中心(CNVC)的創始人和教育服務主管”。他還獲得過2006年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他的老師是心理學大師卡爾·羅傑斯。

說實話,我本人並不喜歡這類教人如何說話、如何溝通或者如何生活的書或導師,總感覺像是在傳銷,要不就像在傳教。生活本身是很複雜也很多元的,每個人都有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權利。一個人如果好為人師到要教人們怎麼生活、怎麼說話,好像意味著我們之前都活錯了,應該按照他的方法正確生活,這總讓人聯想到中國90年代那些氣功大師。

不過,這本書倒也給了我一些啟發和思考。

比如這個問題——“溝通”是什麼?我一邊閱讀,一邊想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其實盧森堡並沒有在這本書中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就我的理解,從始至終他的書都在圍繞這個問題而展開。

《非暴力溝通》:我們每天都在溝通,為什麼還生出那麼多誤會?

“現在幾點了?”“八點十分”——這算不算溝通?當然不算,這只是一種簡單的信息傳遞,一種問答。

對話的形式有很多種,但什麼時候,我們會祭出“溝通”這麼莊重的詞彙呢?

就我對《非暴力溝通》的閱讀而言,溝通的本質就是理解,而且這種理解是對人的、內心深處的理解。這裡的理解,包括“理解自己”、“理解別人”和“幫助別人理解自己”。

理解自己

在我們的意識中,溝通應該是發生在兩個人之間的事情,一個人理解自己怎麼能叫溝通呢?

恰好相反,盧森堡認為“我”其實是最需要被理解的,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我們總想著去理解別人,總要求別人理解我們,但是這一切的基礎和前提就是你自己得先理解自己。只有實現了自己精神上的健康和自足,我們才有可能平心靜氣地理解別人、幫助別人;而且,如果連你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怎麼讓別人理解你呢?

所以,自我理解是溝通的前提,舍此,一切都是妄談。

《非暴力溝通》:我們每天都在溝通,為什麼還生出那麼多誤會?

盧森堡提醒我們,在理解自己這件事上我們最常犯的錯誤有以下幾種:

1、不要自我否定,要自我包容。

我們很多人在遭遇了困難或者搞砸了一件事後,首先做的不是去解決和彌補,而是自責:“我真蠢”、“我是個混蛋”“我是個傻×”。其一,這種自責無助於緩解危機,反而會分散我們的精力;其二,你當然知道自己並不蠢、並不混蛋,這只是一時的氣話。但長此以往,你會形成一種不知不覺的心理暗示,越來越頻繁地責怪自己,甚至將很多本不應由你承擔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當否定自己成為一種自然傾向,你就會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自己給自己套上枷鎖,套住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才華、自己的一切機會,自怨自艾地過一輩子。

你的每一個決定和行動,一定是當時的自己認為最合適、最符合情境的選擇。事後對自己的否定和指責往往是一種“事後諸葛亮”的心態。所以當你又要責備自己的時候,不妨站在作出選擇時的自己的立場上,這樣,你就更容易理解和包容自己。

當然,盧森堡還不忘提醒我們,不僅要包容那個犯錯的自己,也要能夠包容那個責怪自己的自己。不要又因為老是自我責怪而自我責怪,這話聽上去有點繞,不過意思很簡單,當出現了問題、搞砸了事情,我們先想想怎樣去處理,等到平靜下來之後再分析問題出在了哪裡。

盧森堡在書中提到了一個現象:有人之所以傾向於否定自己、對自己不滿,主要是由於他總傾向於拿自己和別人做對比。看著別人和自己做同樣的工作,卻能夠左右逢源,順風順水,這對誰來說都會很刺激情緒。作者給出的建議就是不要去和別人作比較,過好自己的日子,享受自己的幸福,生活本來如此,有得必有失,反過來也許也成立:有失也必定有得。

但是要怎樣,才能對身邊的優秀者做到視而不見呢?這一點盧森堡並沒有說。

《非暴力溝通》:我們每天都在溝通,為什麼還生出那麼多誤會?

2、不要自我命令,要善於傾聽自己的聲音。

很多人為自己的精英意識感到自豪,他們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事事都要爭第一,連聽課都要搶第一排。但這樣的人最容易忽略自己內心的感受,而只是簡單地給自己下命令:“我明天必須早起”、“我必須趕在今天上午完成這項工作”……可能自己已經很疲倦了,可能自己急需一段時間放空,但是這些人對待自己就像上司對待下屬一樣,只知道無情地、粗暴地下達命令,已經聽不見自己內心的聲音了。等到精神出現了危機、心理出現了問題,可能連自己都會猝不及防。

好的生活和壞的生活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是主觀性的,不是客觀性的。我們在奮鬥的同時也需要享受。這本來是個很簡單的道理,但現在被我們遺忘。

理解別人

好了,現在假設我們已經實現了自己內心的和諧,可以去幫助別人了。

1、關於“安慰”這件事

一個最常見的幫助別人的場景就是“安慰”。當閨蜜給你訴說她的痛苦時,你要在旁邊安慰她。

但是之後,有沒有思考過“我安慰她的這些話,緩解她的痛苦了嗎?”。

盧森堡給我們的建議很值得深思,他認為當人們訴苦的時候,通常最首先需要的往往不是安慰,而是理解。

當身邊的人在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你傾訴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她很痛苦,我有義務把他從痛苦中拯救出來”。

安慰本身是一種對痛苦的否定。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痛苦,現在痛苦是她的全部,而你卻想急於告訴她這些都是虛的、假的,這無異於在否定她自己。

那我們該怎麼做呢?盧森堡的建議是傾聽,感受她的痛苦,哪怕是沉默也是好的,只要你在用心感受,她一定會感激你。

作者還列舉了一些適得其反的安慰:

比如敷衍的安慰——“別難過了,高興一點”,這幾乎等同於廢話,而且很容易激怒那個可憐的傢伙,因為很明顯,你沒有認真地體會她的感受,你在敷衍她。

再比如“比慘式”安慰——“你這都算好的,聽聽我的經歷”,對方才是需要被關心的人,而你卻把你們的注意力轉移到你的陳年舊事上了。

《非暴力溝通》:我們每天都在溝通,為什麼還生出那麼多誤會?

2、關於應對別人的出言不遜

這本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面對出言不遜的那部分內容。

當別人對你出言不遜時,你還有沒有耐性和他溝通?

什麼是語言暴力?盧森堡認為語言暴力只是為了自我保護而發生的過激反應。詳細說來,當一個人認為自己受到侵犯的時候,出於維護自己的意願,而產生的激烈的語言行為。

這麼一說,語言暴力這種傷害行為,反而變成了一種自我防衛的行為了。

如果我們這樣看待出言不遜,可能心情會平和很多。

所以,如果你想在這個時候阻止矛盾繼續升級,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你就要提醒自己控制好情緒,不要簡單地以憤怒回應憤怒。而是透過對方的話去思考:“他到底感覺自己受到了怎樣的侵犯?他對哪一類話題比較敏感?”

你會發現,當一個人出言不遜的時候,這恰恰能夠直接暴露他心裡比較敏感的那些部分。這個時候是最有助於我們理解這個人的,只要我們不要被憤怒情緒裹挾,冷靜處置。

《非暴力溝通》:我們每天都在溝通,為什麼還生出那麼多誤會?

讓別人理解自己

求得別人的理解,這或許是溝通行為最常見的動機了。被理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不管什麼人,哪怕平時冷若冰霜、不近人情,他也渴望被理解,在這一點上,誰都無法免俗。

我們最需要被理解的時刻是什麼時候呢?是當你和別人之間發生了誤會,對方的言行讓你覺得不舒服,這個時候你需要得到別人的諒解或期待別人照顧你的感受。

這個時候我們怎樣才能和別人心平氣和的溝通,從而實現自己的目的呢?

一場正確的溝通包含兩個方面,首先你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然後你需要清楚地說出你對對方的期待。

1、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這一點形同廢話,但是很多人在溝通的時候會忽略這一點,會無形中將自己的感受隱藏在對話中。

比如“你又遲到了,你知道這會耽誤大家多少事嗎?”,你可能是想表達你很擔心他或為可能的延誤而焦慮,但在這句話中並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感受。對方可能會辯解,也可能會自責,但都與你的感受無關,因為你沒有表示出自己需要被理解的需求,你的焦慮和擔心外化成一種看似就事論事的指責了。

除此之外,在表達自己的感受時要注意不要責怪對方。責備的行為(不管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是一種施壓的行為,這會讓承受壓力的一方有一種被動的、受侵犯的感覺。

比如“你昨晚沒有來參加活動,這讓我很傷心”這句話雖然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感受,但是卻用因果聯繫構成了對對方的指責,面對指責人們的第一反應是自我維護、是申辯。這會消解別人關心你、理解你的願望。要想讓別人理解你,你就需要引導他、給他創設一個輕鬆的溝通氛圍,因為是你而不是他在尋求理解。

《非暴力溝通》:我們每天都在溝通,為什麼還生出那麼多誤會?

2、準確地向對方提出期待。

有些人在表達的時候,習慣說“你不要做……”,這種否定性的要求並無益於對方瞭解自己該怎麼做,這就是“表達不準確”。

比如,女朋友要求對方“在我心情不好的時候,你不要什麼都不做”,這隻會讓男生更惶恐,他還是不知道具體要做些什麼。我們的請求最好是正面的、具體的,可操作性很強的。當感覺跟愛人溝通比較費勁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傾向於下一個“性格不合”的定論,進而“累覺不愛”,但或許我們也可以通過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來提高溝通效率,減少溝通成本。

除了否定性期待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期待也是無效的,那就是模糊性期待。

比如,老師教訓學生“你一定要認真完成作業”,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模糊性期待。因為“認真完成作業”並不是一個明確的、具體的行為,學生當然不會知道他怎樣做才算“認真完成作業”,這隻能讓他們更加不知所措。相反,“作業應該獨立完成”“作業做完之後要和參考答案做對照”“重要的題要做筆記”這些要求更能有助於學生的學習。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最基本的印象就是:溝通是一門技術活。它並不完全依賴於人品或者性格,有時候是需要學習的,或者說,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改善人際溝通。一旦學會這門技術,我們或許可以獲得更多的幸福和更少的的麻煩。而關於此的所有知識,都可以圍繞“溝通”這個概念的辨析來展開。


注:插圖中第三幅無題,作者是Yoni Blau;第四幅“製作醬油”,作者是Azim Khan Ronni;第五幅“一隻進入日本溫泉的猴子”,作者是Kitajima Kosuke;第六幅“靈魂之窗”,作者是Hardijanto Budiman;第七幅“循序漸進”,作者是Mustafa AbdulHadi。這五張圖片網址出處:

http://art.ifeng.com/2020/0424/3499989.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